资深HRD手把手教你进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管理者的素质提升

(一)寻找成长的边界,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如果要了解某个人眼里看到的世界轮廓,我们就必须提问,让他可以借由那些问题抵达自我理解的边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提出一些和我们日常对话常问的句型有些许不同的话题。如果我们用最典型的“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呢?”这个模式,你会发现彼此的对话充满了不同的风味和感觉。他们用新的方式思考旧的问题,因此他们将体验到对话本身对自己有惊人的帮助。当我们的问题问得越趋向“边际”化,我们就越容易触发被询问人进入自我探索的过程,他们会被带入一个新的境地,从而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的益处。

我们都知道聆听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想试着领会某个人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的,不论你原来的聆听技术有多好,都需要多走一步。就是抛下“自己应该真的已经了解对方在说什么”的想法,以前会说“嗯,我想我已经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可以为彼此的对话创造更多的轻松和谐的感觉,然而这恰恰是我们察觉别人对话中所有细微而重要差异的机会以及明白他们话中真正隐含意义结构的大忌所在。因此,聆听其实包含了心智层面和对话层面两个不同层面的锻炼。“我没有听懂”或者是“我从你的话里听到更多可能的诠释,但我想问哪一个才是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提问会让谈话对象保持一种强大的好奇心,从而不会让对方感觉到抽离,会有沉浸在话题里自我思考的感受。

在对话中能够提出好的评断是重要的,但是能够暂停判断直到你有足够的证据才提出,就更重要了。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可能不去评判别人,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在自己还没有觉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然而,意义构建是每个人内在的一个复杂而隐秘的部分,要看出他人的意义构建,我们必须要有意识、经过缜密思考而且放慢脚步地得出自己的评论。

管理者在了解他人心智模式的时候,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寻找主要议题:责任、矛盾、关于外在世界的观点选择和假设;

第二步,缩小选择范围;

第三步,用“最”的问题将原来的心智结构推至边际;

第四步,用新的提问方式提问相同的问题,以便走得更远。

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和了解周围人的心智模式都是有益的。认识你认为重要的人他们是如何为世界赋予意义,这固然很有意义,但是若论最有意义的莫过于认识自己的心智结构。感受他人的心智模型况且需要非一般的心力,要感知自己的心智模型就更不容易了。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个或一系列相互对立的问题,同时聆听答案来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型。这期间,我们可以明白限制自己的究竟是什么,明白什么会调动自己的反应以及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以便将自己的期望调整得更加实际可行。这是管理者寻找自我成长边际的范式。当你一层一层剥开事情的种种表象,不断探究问题的根源,最终会直至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