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遇见卢浮宫](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6/46872056/b_46872056.jpg)
2 超越博物馆的莫高窟体验
莫高窟离敦煌市区有25千米的距离。对古代莫高窟周边寺院的僧人来说,离都市近,烟火气过重,而远了又不方便化缘,二十千米左右正好。敦煌有多远?从上海坐飞机过去,都要折腾差不多一天。这样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参观体验与游览卢浮宫存在本质性不同。
试想一下,从巴黎的地铁站出来后,啃着价格和奶含量都很高的意大利冰淇淋(gelato),听着街头艺人悠扬的“免费”香颂,阳光和浪漫街景激活了我们身上每一个名为“小资”的幸福细胞,在排队进卢浮宫的那一刻,肉体和灵魂同时告诉我们:我正身处世界上最适合晒朋友圈的地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82514/2616223280152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0_3346.jpg?sign=1738866967-iSdCTyXpCvcT5MCgBClRkXZc4rotfRZ7-0-12f46a136e2a0388b79e10fe8853248c)
俯拍莫高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82514/2616223280152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1_5752.jpg?sign=1738866967-Ql9H0iqEuhz0zexkaQiVmMe3INYkb3H3-0-31fe3419b1287b76327deddf75213bfd)
孙志军摄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82514/2616223280152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1_5753.jpg?sign=1738866967-CoP7tchzP4QLyykmCFckttI7coJHrqgW-0-cadf93088bffda7b485f30e3eabc8078)
莫高窟VS上海的地铁站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另一边,与都市中人为的美丽“自然”不同,大漠戈壁的绝境让人本能地进入警觉状态,感知力也大幅度提升。偶尔光临敦煌的沙尘暴更是让人充分领教自然真正的面貌,找回敬畏之心。
进窟前,我们的视野已经被一望无际的土黄色清洁干净,暂时忘记了巨大的明星广告,告别了都市中微小的视野。在这里,不但无故人,还很可能无信号。远远望见莫高窟,没有拔地而起的巨大宫殿,洞窟群就造在鸣沙山的崖壁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像蜂巢一般。再想想城市里,只要新造的建筑里能流个水、长个草,大家便感到惊为天人,奉为打卡之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82514/2616223280152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2_3373.jpg?sign=1738866967-GBl3FHKrMk0srM3XYalwmA77xCARlgVV-0-1051bc7eac72bad6667737670d6a2f58)
▲卢浮宫,皇宫、开放式、敞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82514/2616223280152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2_3372.jpg?sign=1738866967-cYFRNLfXRmCjuyytKapBZtZgB9n6sqYD-0-fa7648f79f5f931804147d4b8a960709)
▲莫高窟,家族式、私密、无灯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82514/26162232801524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23_3383.jpg?sign=1738866967-swKNv8wwBrTRQEcd3f0P8BuRol7d9VGk-0-6eaf2ed85e43ded17ba0da68717901ec)
▲130窟有最大的飞天和菩萨,弥勒佛脸部和身体也保持了唐朝的风貌,窟顶龙纹藻井为后代重修。
在贝聿铭的“金字塔”竣工之前,当走进卢浮宫,迎接你的是达鲁楼梯(l’escalier Daru)上的胜利女神;走进莫高窟景区,迎接你的则是讲解员姐姐。我们跟着讲解员姐姐走上狭窄的楼梯与栈道,遇到别的团,就会听到耳机里传来讲解员知性的声音——让我们侧身礼让。正是这种小心翼翼的亲密感,让莫高窟与卢浮宫在参观体验上截然不同。
在莫高窟,大多数的洞窟都不大,只能容纳一个20多人的讲解团,小型窟的体量也让观览者得以尽享包场式的体验。洞窟作为建筑,给人一种私密、谦逊、家庭式的感觉。步入洞窟,便是步入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洞窟内不允许拍照,这一规定让我们免于被干扰,一切杂念都被黑暗吞噬,于是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讲解员的手电筒所指之处,伴随导览耳机中传出的轻声细语。
这几乎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艺术观看方式了,和博物馆中开放式的参观体验有很大不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类似沉浸式戏剧和庙会的差异。当然莫高窟中也有些高大的皇家窟,与路易十四的宫殿一样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在这样的窟里,你抬头基本能看到龙纹藻井,龙的象征意义肯定不用多说。
大窟集中在莫高窟一层,有96窟,130窟,61窟等。其中被参观最多的,也可能是产生最多“哇喔”的,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96窟。依山而造的弥勒坐像高35.5米,与远远就能看到的古罗马巨型遗迹不同,96窟的大佛隐藏在九层楼内,进窟后没有太多心理准备,抬头就将迎来最大的心理和视觉冲击,连见多识广的当代游客都“哇喔”不止。
武则天自诩弥勒下世,全中国广造弥勒巨像,威伏天下。
路易十四扮成太阳王,全欧洲来凡尔赛觐见,朕即国家。
96窟几乎是所有窟里最亮堂、也是参观团队最多的一个,和阿波罗画廊有种不谋而合的叙事逻辑。这些大型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肯定得看,但可能还是那些小小的窟更有趣些吧。
身处大漠的莫高窟,自然地让人沉下心来;而卢浮宫的人气、建筑与地理条件,反而决定了其观众虽络绎不绝,却很少有人能做到静心观看。这也是莫高窟和卢浮宫的一个本质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