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论语》看怎么学,怎么教
《论语》集中记载了孔子的言行思想。自幼熟读《论语》的毛泽东,从中发现了什么好的东西呢?
1930年5月,毛泽东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反对本本主义》,里面说,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这里讲的孔夫子“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说有一次孔子来到供奉周公的太庙,遇到每件事都发问,想弄明白。有人便说:“谁说这个小子懂得礼数呢?他在太庙里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这话,回应说:“这正是礼呀。”原文的本来意思是表达孔子对周公、周礼尊敬和谨慎的态度,同时也说明他重视多见多闻、虚心请教。毛泽东的引用,主要是后面这个意思,把“每事问”当作一种工作方法,以此来说明我们每个人,要干成事情、解决难题,必须搞调查研究。
毛泽东一生都重视调查研究。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他便利用假期,约上要好的同学外出游学。所谓游学,就是不带分文,去了解社会民情,沿途靠给别人写些对联之类,弄到饭吃,有时候便住在寺庙里。参加革命后,他作的调查研究,就更多了,他写的许多调查报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产生了大影响。原中央文献研究室还编辑出版过一本《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孔子“每事问”,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要什么事情都假装懂得。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口头报告,明确反对不懂装懂,提出“不装”的要求。毛泽东引用《论语·为政》里的话解释说:“什么是不装?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夫子的学生子路,那个人很爽直,孔夫子曾对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懂得一寸就讲懂得一寸,不讲多了。”
至于孔子强调“博学于文”,要广泛地学习六艺,因而在方法上就要多见多闻,虚心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对这些说法,毛泽东都是很熟悉的,在他的著作和讲话中经常引用。
孔子和《论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显著贡献是在教育方面。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左传》记载郑国有乡校,那也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恐怕孔子是第一人。他收学生,不问贵贱,有教无类,用《论语》里孔子自己的话说,只要主动交来一束干腊肉,“吾未尝无诲焉”,即“我从没有不教诲的”。事实上,他的学生也是出身贫贱者多。
毛泽东很欣赏孔子有教无类的做法。他多次讲过,“老百姓送学生进学校,还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办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也不少,‘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可谓盛矣”。
孔子有那么多弟子,受教育程度不一,孔子的办法便是因材施教。毛泽东很赞赏这个方法。
据《论语·先进》记载,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就该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在,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听到就该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孔子说:“他们两人问的是同一个问题,而您的答复却相反,我有些糊涂,大胆来问问。”孔子回答:“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鼓励他进取。子路的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压压他,让他谨慎一些。”
这个例子很生动,孔子的不同回答也是有道理的。1944年3月,陕甘宁边区召开文化教育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专门讲道:“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方法是不行的。……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很新,其实早就有了,孔夫子就是这样教学的。同一个问题,他答复子路的跟答复冉有的就不一样。子路是急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慢一些;冉有是慢性子,对他的答复就要使他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