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才子进士 绰号“阎王”——卢象昇(明)

话说西晋时,有一武功高手,姓周名处,有毙虎屠蛟之能,周大侠手刃蛟龙之处的长桥,因其壮举而改称“蛟桥”,宋时苏轼曾手书“晋征西将军周孝公斩蛟之桥”(关于这位老兄的故事,后面还会细说,这里只稍提一下)。

在这座位于江苏宜兴的古桥旁边,矗立着两位超级英雄的祠庙,一位自然是那位“除三害”的周大侠,另一位则是周大侠的老乡——大明王朝的一位刀法无敌的进士。

他叫卢象昇,二十二岁考中进士,三十九岁壮烈殉国。

他是一介文士,却天生神力;他是科举精英,却一身武艺。和他交过手幸运没死的敌寇皆惊呼:“遇到卢廉使(廉使,官名,也称‘按察使’,类似于今天的省最高法院院长),马上就会死,千万别招惹他!”还有一些敌寇直接管他叫“卢阎王”。

卢象昇,字建斗,江苏宜兴人,书香门第,江南才子,爷爷是知县,老爸是秀才。这位卢公子天生细皮嫩肉,肤如凝脂,简直比大家闺秀还白嫩,而且身材清瘦,乍一看,就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粉嫩书生。

然而,卢公子的这幅俏模样只是糊弄人的表象,若哪位坏家伙以为他弱不禁风来欺负他,那就完蛋了,因为这卢公子白嫩清瘦的表象下,暗藏着超绝的武功!是不是特像一些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只不过那些武侠都是瞎编的,卢公子却是货真价实的无敌大侠。

卢象昇虽瘦,却不弱,他两臂有千钧之力,又酷爱习武,平日里读书练功两不误,夜读经史子集,晨习刀枪剑戟,在文武双全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在各种兵器中,卢象昇对长柄大刀情有独钟,他练功时耍弄的大刀分量惊人——一百三十六斤!如此重量级的兵刃,历史罕见,连刘铤那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巨刀也稍有不敌!不过在以后的实战中,卢象昇并不使用这柄超级大刀,因为它忒笨重了,卢象昇选择了稍轻便些的大刀,如此方显速度和激情。

除了大刀,卢象昇第二喜爱的兵器是弓箭,没事时就以射箭为游戏,用手中的羽箭和五十步之外的花朵进行亲密接触,每发必中。

好马,也是卢象昇相当痴爱的。对他来说,纵马驰骋,追风逐电,爽之又爽。卢象昇一生中养了好几匹神骏,每一匹都有昵称,其中一匹浑身紫黑,只有四蹄白如霜雪,肩上一片白毛亦如皓月,它叫“五明骥”。在日后的的一次激战中,它还救过主人一命。

虽然神力难当、刀法精熟、神射超群,但卢象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机会发挥他的这一特长,因为在这些日子里,他依旧以文职作为自己的专业。

明天启二年(1622年),二十二岁的卢象昇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进入中央财政部(户部)工作,授户部主事(类似于财政部处级干部)之职,二十七岁又调任大名知府。他所担任的这一系列职务都是坐办公室的,没一样可以挥刀斩人。

若当时的大明王朝是太平盛世,那卢象昇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发挥他的武功,但卢象昇可巧赶上了明朝最倒霉的时候——明末,阉党乱政,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国力日衰。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疯狂造反,外有后金(清朝的原始版)努尔哈赤、皇太极骚扰不断,整个大明王朝摇摇欲坠。

对老百姓来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可是对一些注定成为英雄的人来说,世道越乱就越能崭露头角。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突然南下入关,京城戒严,大明各路兵马纷纷驰援北京,卢象昇的爱国热情也被迅速点燃,他一口气招募了一万多人直奔京城。

卢象昇本以为这回可以发挥他的武功了,可他来了没多久,后金军就撤了,卢象昇的刀继续沉寂。

崇祯三年(1630年),卢象昇终于干上了和军事有关的工作,他由于护驾有力,得到升职,出任右参政兼副使(类似于副省长兼军区副司令),负责大名、广平、顺德三府(今都属河北)的军事训练。这位从没打过仗的知识分子立马迸发出了惊人的军事天才,没多久,一支全新的精锐武装在卢象昇的打造下新鲜出笼,号“天雄军”。

在传说中的北斗三十六天罡星中,有一颗威武霸气的天雄星,《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便是这天雄星的化身,而卢象昇的“天雄军”亦如“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一般所向无敌,卢象昇的武功亦不次于小说中的林教头。

崇祯四年(1631年),卢象昇由于政绩突出,再获升职,出任按察使(类似于省最高法院院长),虽然这工作是搞司法的,但朝廷规定他还要继续负责带兵。

在这些日子里,卢象昇虽然带兵带得相当成功,但他掌中的大刀却还未有斩首记录,每日挥舞起来也只是教习士兵罢了。直到崇祯六年(1633年),他的大刀终于得以威震敌寇。

这年,最爱打游击的山西流寇跑到京城郊区一带撒欢,他们占据了临城的西山,好生得意。就在他们跑出来劫掠之时,一柄寒光四射的大刀向他们劈将而来,紧接着是一连串的惨嚎,这拨流寇扔下几具尸首后又撒腿逃回西山。

流寇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跑来撒欢的地盘正是卢象昇的防区,来此一游,无异于作死。但流寇们比较执着,他们在西山休息了几天后,又跑到附近一个村去围攻一个叫董维坤的明军将领。自打上次被卢象昇砍了一顿后,流寇们憋了一肚子火,他们急需找一个不那么生猛的敌手发泄一下。

然而这一回,流寇们又哭了,他们跑进了卢象昇的埋伏圈,又被砍翻一堆。

卢象昇不仅勇武过人,还是个高智商,别忘了,他可是高学历知识分子转型的武将,平日里兵书没少看,那些抗死你不偿命的军事谋略,他一肚子都是。对于敌人来说,一个武艺超群又满腹韬略的对手是相当可怕的。

卢象昇“连斩贼魁十一人,歼其党”,并救回被流寇们掳掠的两万百姓,当地人民群众无不欢呼雀跃,终于能过上几年太平日子了。

由于卢象昇过于生猛,所以流寇们想出了一个损招。在一次激战中,他们奋勇群殴,一拨人吸引卢象昇的注意力,另一拨人在远处以长刀破坏卢象昇的马鞍。

就这样,卢象昇被流寇成功打下了马,但是流寇们哪里想得到,真正的武林高手,有马没马都一样,就像“水浒”里的豹子头林冲,马战步战全无敌。卢象昇亦如此。

只见卢象昇落马后,稳稳站立,随即大刀乱舞,流寇们吓破了胆,仓皇逃窜。

卢象昇哪里肯放过他们,只见他双腿如飞,追击如风,愣是把流寇们赶到了悬崖边上。

流寇的表现也不算太差,其中一位老兄急中生智,对着卢象昇就是一箭,这箭不偏不倚,正中卢象昇的额头!

看来这名流寇的箭法不比卢象昇差,只不过力度差点,他射中了卢象昇的脑袋,却射得不深。卢象昇,竟然还欢蹦乱跳地活着!

这名流寇颇为得意,他兴奋得再发一箭,这一箭,比上一箭牛,可谓又准又狠,不过射死的不是卢象昇,而是卢象昇的一个部下。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足以吓死活人。脑门上插着一支箭的卢象昇把大刀挥舞得更加迅猛,恰似龙吟虎啸,堪比飓风滚雷,流寇们彻底吓尿,乱滚带爬集体溜之。经此一役,流寇们心惊胆战地互相告诫:“只要遇着卢廉使,俺们就会马上死!可别招惹他!”

打这儿起,卢象昇威名大振,受到严重惊吓的流寇们南渡黄河远遁而去。

崇祯七年(1634年),卢象昇提着大刀来到了新的战场——湖北。因为一拨颇为雄壮的造反队伍流窜到湖北作案,连续攻陷郧阳(今属湖北十堰)六个县城。朝廷知道卢象昇是砍贼高手,便赶紧任命他为郧阳巡抚,让他灭火。

流窜到湖北的这拨造反队伍的老大便是马贩子出身的“闯王”高迎祥,当时李自成还没混成“闯王”呢,只是高迎祥手下的“闯将”。

“闯王”高迎祥自以为可以闯得很无敌,没想到卢象昇飞马快刀一招呼,他就一败涂地。“天雄军”连战连捷,共斩首五千六百多,高迎祥被打得有点抑郁。

郧阳一带的贼寇基本被灭得差不多了,文武双全的卢象昇又开始发挥他的行政才华,请求上头增强当地防守,减少赋税,修缮城墙,向邻近府县借些粮食给当地百姓,又招募商人来采铜铸钱……

一番忙活,曾被贼寇蹂躏得半死的郧阳很快就恢复了生机。老百姓再次激动地向卢大人发出了欢呼。

崇祯八年(1635年),卢象昇连续升职,先是担任右副都御史(类似于最高检察院副院长),后是出任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五省的军务总理(类似于军区司令,后来又增加了山西和陕西两省,变成了七省军务总理),不久又任兵部侍郎(类似于国防部副部长),还被崇祯皇帝赏赐了尚方宝剑,享有先斩后奏的大权。

此时的卢象昇真的是无限风光,然而这越风光就越忙,权越大任务就越重,而且这忙活的重任还都是极端危险的,搞不好就能随时丧命。

新官上任的卢象昇豪情万丈,他提着大刀直奔军情紧急的河南汝阳,此番他的对手依然是老朋友高迎祥。

高闯王百折不挠,他纠结了三十多万大军在河南摆开战阵,连营百里,气势极盛。

卢象昇的“天雄军”数量远不及反军,但卢象昇依旧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武发动了冲锋。

卢象昇认为城西的反军相当薄弱,便从城西下手。拥有优势兵力的反军见明军杀来,乐坏了,他们仗着人多马多,奔腾迎击。然而让他们由喜转悲的一幕发生了——卢象昇大刀一挥,“天雄军”亮出了王牌武器——强弩!

万箭如雨,反军崩溃!卢象昇挥刀追杀,反军死伤无数!

高闯王看到自己一开始还牛气哄哄的大军就那么迅速完了蛋,欲哭无泪,他一咬牙,带着“闯将”李自成一起,神速逃了。

其实在这仗开打前,“天雄军”将士们的心情也很糟糕。因为前不久,明朝的王牌猛将曹文诏(他和卢象昇一样,也是个威名赫赫武功高手,后面会专门讲述他的故事)陷入李自成大军的重围,力战而死,另外两位明军勇将艾万年和尤世威也是一个阵亡一个惨败,一连串的坏消息极大影响了“天雄军”将士们的心情,一时间,他们吓着了、抑郁了、颓废了,见着敌军也不敢前进了。

卢象昇是持有尚方宝剑的,按说他完全可以斩杀几个最消极的将领来刺激一下部队,但他没有这样做,他一贯爱兵如子,对他来说,所杀者必须是敌人,绝不会动自己人一根汗毛。

卢象昇要用自己的方式来重振士气。他以文人特有的感性对将士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到最后自己热泪奔涌。将士们终于被感动、被激励、被重新竖起了勇气和信心。然而刚要开打时,又一个恶劣情况发生了——军中的粮食吃完了!

军中一连断粮三天,将士们都饿得两眼发黑、小脸发绿,卢象昇又一次以自己的方式激励了部队——他开始绝食,不但绝食,而且滴水不进!

卢象昇此举,又把全军将士感动得泪流满面,于全军一条心,誓死灭敌寇!

卢象昇,了不起呀!一个堂堂正正的副部级高官、一个威风凛凛的七省军区总司令,能身先士卒到如此地步,谁敢不服?!谁能不敬?!

高迎祥和李自成在河南挨了胖揍后,再次发挥他们的游击特长,一路流窜到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安徽,继续兴风作浪。

卢象昇紧追不舍,来到安徽凤阳。

提刀杀贼之前,卢象昇先整一套了比较文气的——召开军事大会,向全军将领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又上书朝廷请求一定要及时供应充足的军粮,免得再出现全军饿肚子的悲催状况,最后制定了最新的剿匪计划。

搞完文的,立马玩武的。崇祯九年(1636年)春,高迎祥会和其他几路造反队伍的老大,纠集数十万大军猛攻安徽滁州,卢象昇闻讯后率军火速驰援。

明军来到滁州城东的五里桥,几位反军老大信心满满,以大军群殴卢象昇,其中一位号称“摇天动”的老大更是斗志昂扬,他依仗着胯下的宝马良驹,亲自投入战斗。

“摇天动”哪里晓得,那卢象昇平生最爱豪华坐骑,一见着骏马就两眼放光。他骑着那么一匹好马出来,纯属刺激卢象昇。

果不其然,卢象昇目标锁定“摇天动”,飞卷而至,一刀劈来,红光崩现,“摇天动”在马上摇了摇、动了动,然后栽下来,挂了……

自此,卢象昇的“宝马库”又多了一匹神骏。

在卢象昇的指挥下,“天雄军”全军冲击,反军“连营俱溃”,卢象昇猛追五十里,反军被杀了个尸积如山,连滁州城东的河水都被堵塞得不再奔流!

此乃反军多年来和明军数百次交手中最惨的一回,这全拜卢象昇所赐。

高迎祥和李自成逃跑的本事是相当厉害的,他们再次躲过了卢象昇的大刀,从安徽又流窜到河南,卢象昇才不会让高闯王那么舒坦呢,他提刀也赶到了河南。

这正是——上天追你凌霄殿,下海追你水晶宫!

在河南南阳附近的七顶山,卢象昇会和河南诸将,又把反军杀了个尸横遍野,李自成统领的精锐骑兵几乎被灭了个一干二净。

反军被卢象昇折磨得快受不了了,对明军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卢象昇继续追击,他“昼不离鞍,夜不卸甲,”囊中装着干粮,饿了就啃几口,累了就躺在马蹄旁眯一会儿。在马脖子还挂着笔墨印筒,来往公文,他就倚着马搞定。

此时的卢象昇,脑子里只想一件事,那就是全歼贼寇!

然而让人万分郁闷的是,由于负责拦截的两个明军将领实在无能,结果导致反军残余偷渡汉水逃到湖北。

更糟糕的还在后头。卢象昇从南阳追敌来到湖北南漳,和他配合作战的几个明军将领再次拖后腿,他们的部队出师不利,还发生了骚乱,士兵争先恐后地逃跑,还不能追,一追他们,他们就弯弓搭箭射自己人!

反军大喜过望,趁机反扑,明军严重受挫!

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此时的卢象昇也没了办法,只能挥刀力战。反军势大,卢象昇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这些天又疲劳过度,无奈只能撤退。

现在轮到反军紧追不舍了,卢象昇一直撤到河边,只见“水阔数丈”,奔流湍急,而卢象昇丝毫不慌,因为此时他的座驾是天下名驹——五明骥!

只见卢象昇稍一挥鞭,那五明骥便一声嘶鸣,四蹄腾空而起,竟跃过了水面(很像是《三国演义》中“的卢”宝马驮着刘备“马跃檀溪”)!

卢象昇脱离险境,但战场形势仍不太乐观,贼多兵少,其他明军将领又不干正事,河南还发生了大饥荒,导致军粮再次匮乏士兵又要挨饿,任凭卢象昇有多厉害的文韬武略,也是独木难支。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卢象昇在,那些反军尚不敢过于放肆,最多只是搞些小小的骚扰罢了。

环境如此恶劣,卢象昇依旧意志如钢信念如铁,他挥舞大刀,于襄阳继续杀贼,当他追到郧阳西面时,突然接到紧急诏令——清军趁火打劫,再次入关,京城危急,崇祯皇帝急需猛人保卫首都,于是下诏卢象昇火速进京,再赐尚方宝剑。

卢象昇一刻不敢耽搁,提刀直奔京城。反军听说卢象昇离开了,举杯欢庆,自此愈发嚣张,内外受敌的明朝无论如何也搞不定他们了。

卢象昇到达北京后,清军已经在北京附近兴高采烈地劫掠一番满载而归,京城戒严就此解除,不过卢象昇既然来了,也就别走了,崇祯升他为兵部左侍郎(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督宣府(总部在河北宣化,乃京城咽喉)、大同、山西军务。

打仗时经常饱受断粮之苦的卢象昇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他上任后大搞“屯田”,而且搞得相当漂亮——粮食大丰收,粟米储备了二十多万石,这下可不愁将士们饿肚子了。崇祯得知此事,甚是欣慰,号召边防九镇都要向卢象昇学习。不久,卢象昇再次升职,出任兵部尚书(国防部长)。

崇祯十一年(1637年),清兵再度杀来,崇祯又紧张了,他第三次赐予卢象昇尚方宝剑,还让他总督天下援兵。

此时卢象昇的老爸刚刚去世,他正披麻戴孝足蹬草鞋呢,都没来得急换衣服就以这身打扮举行誓师大会,将士们吓了一跳,还以为他要哭灵呢。

卢象昇把父丧之痛暂时选择性遗忘,开始和皇上商量对敌之策。

崇祯问下一步该咋办?卢象昇答:“臣主战!”

话音刚落,卢象昇发现皇上的脸色有些不对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皇上颇为信任的东阁大学士(有宰相之权)杨嗣昌和监军太监高起潜一直忽悠皇上与清军议和。

皇上开始和稀泥了,说:“议和这事儿吧,只是大臣们随便说说的,卢爱卿再和杨爱卿他们商量商量吧。”

卢象昇憋了一肚子火,自然和杨嗣昌、高起潜他们商量不出啥好结果,最终不欢而散。

第二天,卢象昇奔赴前线,崇祯犒军,杨嗣昌送行。杨嗣昌屏退左右,对卢象昇说不要随便开战,卢象昇恨不得拿大耳刮子抽他。

又过了一天,皇上再次奖赏了卢象昇的部队,发给他们许多战马和武器,卢象昇颇为感动,说:“果然议和只是大臣们随便说说的,看来皇上还是和我一样坚决主战的呀。”

卢象昇开始全身心投入军事部署,然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杨嗣昌和高起潜想着法捣乱,搞得卢象昇虽表面是总督天下兵马,而实际上兵马还不到两万。

兵马咋那么少呢?因为其中大部分都被交给无能的高太监了。

卢象昇忍不住了,当杨嗣昌来到军中又对议和的好处侃侃而谈时,卢象昇指着老杨的鼻尖狠批,老杨被批得满脸通红,喊道:“你,你,你要用尚方宝剑砍死我吗?!”

卢象昇道:“我现在既不能为自己的老父奔丧,又被你们这些人整得不能和敌军顺利交战,尚方宝剑要砍也是砍我!”

杨嗣昌说不过卢象昇,只能随他而去。卢象昇提着大刀,率领军容严整的部队直奔沙场。

清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卢象昇义无反顾,迎难而上。

豪情英雄去前方玩命了,废物小人则在后方继续捣蛋。以杨嗣昌为首的主和派忽悠崇祯拿掉了卢象昇兵部尚书的位子,降为侍郎,接着又把卢象昇本就很少的兵马再抽走一批,搞得卢象昇手里仅有五千弱兵,最后他们还断了卢象昇的粮草!

可怜的卢象昇被坑惨了……

卢象昇安营扎寨时,河北三府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来到军门请求见卢大人一面,他们对卢象昇说:“天下大乱十年了,您不顾自己生死冒着极大危险,以天下为先。可奸臣当道,您孤立遭嫉啊!将士们吃都吃不饱,您还不如转移到别处再召集其他部队吧。俺们三府子弟都欢迎您的到来,只要您一声呼唤,就能有十万人带着粮食投奔您!而您现在,没有任何支援,这不是等死吗?!”

听了百姓的这番肺腑之言,卢象昇哭了,他流着泪说:“感谢你们的情谊!自我和敌军作战以来数百战未曾失败,今日分到五千疲兵,大敌杀来,没有支援,一切都由朝中控制,早晚是死,我就不要连累你们了!”

卢象昇是哭着说完这番话的,百姓也是哭着听完这番话的,史料记载当时的场景是“号泣雷动”。百姓也知道,只哭没用,于是他们都从家中带来不多的粮食(他们的家里也都不富裕)送给卢象昇。

十二月十一日,卢象昇进军至钜鹿(今属河北邢台),那位和杨嗣昌沆瀣一气的监军太监高起潜率领大军离卢象昇不到五十里,卢象昇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支援一把,可这个太监压根不理。

卢象昇无奈,只能继续进军,突然遭遇了数万清兵!

卢象昇一马当先,挥刀狂冲,左劈右砍。狂风呼号,大地震颤,卢象昇足足杀了一夜!

次日清晨,清军八旗兵已把卢象昇包围了整整三层!卢象昇毫无半点惧色,继续鏖战,杀声震天,直至炮火和箭支全部用尽。

卢象昇已相当疲惫了,但他已报定了必死之心,他把掌中大刀挥舞得更加疯狂,一个又一个辫子兵他的刀下变成了死尸……

狂刀怒火,飞血连天!卢象昇连斩数十名清兵,自己身上也中了四箭三刀,终于精疲力竭、失血过多,轰然倒下。

卢象昇属下一个叫杨陆凯的将领担心清军会破坏卢象昇的尸体,便扑倒于尸身之上,清军乱箭齐射,杨陆凯背中二十四箭而死。

卢象昇全军覆没,这一年,他三十九岁。

那个败类太监高起潜听说卢象昇战死,吓跑了,回到朝中还隐瞒了卢象昇战死的情况。不过人们还是找到了卢象昇的尸体,一个士兵远远望见尸首,失声痛哭道:“这就是我们的卢公啊!”

大伙看到卢象昇身上血迹斑斑的白色孝服——他就没打算活!

百姓得知卢象昇的死,如晴天霹雳,无不悲痛欲绝,对杨嗣昌之流更是恨之入骨。

英雄殉难,而败类小人依旧他们的败类行为。

由于杨嗣昌的阻挠,卢象昇的尸体八十天后才得以下葬。第二年,卢象昇的妻子请求抚恤,败类们不肯。又过了一年,卢象昇的两个弟弟再次请求,败类们依旧不许。

直到许久后杨嗣昌倒台,才有人为卢象昇鸣不平,朝廷终于给了个说法,追赠卢象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的头衔,赐丧葬礼仪,规定子孙世袭官位。到南明福王时,又追谥卢象昇为“忠烈”,建祠祭祀。极具讽刺的意味是,清朝乾隆皇帝也对卢象昇表示了尊崇,追谥“忠肃”。

卢象昇的死已经够悲壮了,但是后头还有更悲壮的。南明灭亡后,卢象昇的弟弟卢象观誓死不降清,投水自尽,另一个弟弟卢象晋出家为僧,卢家一门先后赴难者有一百多人!

一介书生,喋血沙场,刀震天下,忠烈千秋!《明史》把卢象昇称为“不世之才”,不算夸张。卢象昇,绝对可以算得上那个时代真正的男神!

如今,在这位男神的家乡宜兴,依旧保存着他当年练功时的那柄一百三十六斤重的大刀(在宜兴通贞观路的太平天国王府),那锈迹斑斑的古铜色似乎在向今天的人们讲述着昔日英雄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