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编](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26/51661526/b_51661526.jpg)
校注说明
宋氏女科,由唐开元时期宋广平与其夫人余氏同创,其后族人代代传承。至明代,第27世孙宋林皋(1553—?),在家族代代相授、密不外传的妇科疾病诊治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40多年的行医经验,于万历四十年(1612)撰写成《宋氏女科撮要》。至清,第36代传人宋祖玑(字觐雍,生卒年不详)集宋氏族内多位医家的临床经验,汇总整理著成《女科全书》,分为“调经”“胎前”“产后”三部分,由后人分别保存,得以流传至今的仅有“产后”。1959年,宋氏后裔宋文鼎将宋氏世代秘传的家藏至宝《产后编》手抄本献给国家。同年11月,宁波市科技协会医学会、宁波市卫生局内部刊印《宁波市中医临床经验选辑》,其中卷一《宋氏女科》即《产后编》。本次校注是《产后编》的首次公开出版。
由于条件、能力有限,手抄本未能获取,本次整理以1959年宁波市科技协会医学会、宁波市卫生局内部刊印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具体校注原则如下:
1.原书为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并加以现代标点。原书表示文字前后顺序的“左”“右”分别改为“下”“上”。
2.原书中的异体字、俗写字、古字径改。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并予以书证。原书存在“症”“证”混用现象,保留原貌不予修改。
3.对难读难认的字,注明读音,一般采取拼音和直音相结合的方法标明之,即拼音加同音汉字。如无常见的同音汉字,则仅标拼音。
4.对难于理解或生疏的字和词、成语、典故等,予以注释。只注首见者,凡重出的,不再重复出注。
5.原书引用他人论述,特别是引用古代文献,每有剪裁省略,凡不失原意者,一般不据他书改动原文;若引文与原意有悖者,则予以校勘。
6.原书不规范的药名用字径改。
7.原书目录每篇目之前有汉字序号,现根据正文内容将序号统一删除。
8.原书药物剂量中标为“两”者,根据习惯应是“一两”,“钱”字同。
9.原书旁有宋世焱所作批注,宋世焱为宋氏女科第46代传人,于2012年去世。其批注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在本书校勘记中保留。
本书受以下基金项目支持: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2022ZA164);宁波市中医药传统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甬卫发[2019]37号);宁波市卫生健康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培养专项(甬卫发[2020]95号)。
宋琳奕 宋泽军
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