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跟着古人学处世(白话精华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

原文

秦桧当国,有士人假其书谒扬州守。守觉其伪,缴原书管押其回。桧见之,即假以官资。或问其故,曰:“有胆敢假桧书,此必非常人。若不以一官束之,则北走胡、南走越矣。”

译文

宋高宗时,宰相秦桧当权,有一个读书人仿照秦桧的笔迹写了一封信,并拿它去见扬州太守。太守发现这是一封假信,立即把信和这个人押送给秦桧。秦桧了解了这件事后,没有处罚这个书生,反而给了书生官职。有人问秦桧缘由,秦桧说:“胆敢伪造我的信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如果不给个官职套住他,万一他去投靠北方的胡人,或南方的越人,就不好了。”

冯述评

西夏用兵时,有张、李二生,欲献策于韩、范二公。耻于自媒,乃刻诗于碑,使人曳之而过。韩、范疑而不用。久之,乃走西夏,诡名张元、李昊,到处题诗。元昊闻而怪之,招致与语,大悦,奉为谋主,大为边患。奸桧此举,却胜韩、范远甚,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

有人赝作韩魏公书谒蔡君谟。君谟虽疑之,然士颇豪,与之三千,因回书遣四兵送之,并致果物于魏公。客至京,谒公谢罪。公徐曰:“君谟手段小,恐未足了公事。夏太尉在长安,可往见之。”即为发书。子弟疑谓包容已足,书可勿发。公曰:“士能为我书,又能动君谟,其才器不凡矣。”至关中,夏竟官之。[边批:手段果大。]又东坡元祐间出帅钱塘。视事之初,都商税务押到匿税人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以二巨卷,作公名衔,封至京师苏侍郎宅。公呼讯其卷中何物。味道恐蹙而前曰:“味道今秋忝冒乡荐,乡人集钱为赴省之赆以百千,就置建阳纱得二百端。因计道路所经场务尽行抽税,则至都下不存其半。窃计当今负天下重名而爱奖士类,唯内翰与侍郎耳。纵有败露,必能情贷,遂假先生名衔,缄封而来。不知先生已临镇此邦,罪实难逃。”公熟视,笑,呼掌笺吏去其旧封,换题新衔,附至东京竹竿巷,并手书子由书一纸,付之,曰:“先辈这回将上天去也无妨。”明年味道及第,来谢。二事俱长人智量者。

冯评译文

西夏侵犯宋朝时,有姓张和李的两个青年,想为韩琦和范仲淹出谋划策,又不好意思毛遂自荐,于是写了诗刻在石碑上,叙说自己的才能,然后请人拉着从韩、范的面前经过。韩、范二人认为这两个人行迹可疑而没有任用他们。后来,张、李二人跑到了西夏,分别化名为张元、李昊,并且到处题诗。西夏国主李元昊听闻此事,很是好奇,就召见他们谈话。话很投机,就视他们为谋士,由于这两个人的帮助,西夏成为北宋边境上的大患。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秦桧虽是奸臣,但他的作为远胜过韩、范二人。这就是说下下等人有时候也会有上上级的智慧呀!

北宋时期,有人假造韩琦的信去拜见蔡君谟。蔡君谟虽然发现了破绽,但觉得这个人性情豪爽,就给了他三千钱,然后写了回信,还派了四个兵送他,同时送了些水果作为给韩琦的礼物。这个人到京城见韩琦,并向韩琦请罪。韩琦慢慢地说:“君谟为人谨慎,恐怕不能帮到你。现在夏太尉在长安,你可以去拜见他。”随即为这个人写了一封信给夏太尉。韩琦的学生们觉得不怪罪这个人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写信。韩琦说:“这个人能模仿我的信,还能说动君谟,那他确实才器不凡。”后来,这个人到了关中,夏太尉果然给了他官职。再者,哲宗元祐年间,苏东坡在钱塘(杭州)任职。初上任时,都商税务官抓到一个逃税的人,他是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冒用苏东坡的名衔密封了两大卷轴,称要送到京师苏侍郎(东坡的弟弟子由)的府第。苏东坡问他卷轴里是什么东西。吴味道害怕地说:“今年秋天我有幸得到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同乡的朋友凑集了钱送给我做赠别的礼物,我就买了‘二百端’建阳薄丝,但考虑到沿路的税务官署都要抽税,我怕到京城一半都不能剩下了,所以心中暗想:当今天下名望最高、爱提携读书人的人,只有先生您和苏侍郎。即使事情败露,您也一定能宽恕我。于是假借先生送东西的名义,把丝封了起来。但不知道先生已经到这里任职,在下实在是罪责难逃。”苏东坡审视了他好长时间,随后笑着唤来管文书的人去把旧封条取下来,换上他新题的“送至东京(开封)竹竿巷”字样的箋条,还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吴味道交给弟弟苏子由,然后说:“前辈这次就算拿到上天去也无妨了。”第二年,吴味道中了进士,特地来答谢苏东坡。这两件事都是伯乐识得千里马的事例。

智囊小结

一个成功的人,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敢于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但勇敢不是鲁莽,还需要有谋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