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探索和培育自驱力的种子
“我不能教任何人任何东西,我只能让他们思考。”
——苏格拉底
“如何培养孩子内在的自我驱动力?”
“如何让孩子自发地朝着目标去努力?”
“我的孩子对什么好像都没什么明确的兴趣,该怎么引导他呢?”
“我的孩子没有目标感,也不是很主动,如果我们不帮助制定目标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会自己找事情做……”
亲爱的家长们,上面这些问题是否也是你们隔三差五会想到的问题?它们是否让你们不禁轻拍脑门,感到苦恼?
孩子们,你们是否曾听到父母向他人咨询,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你们的父母是否曾经就这些问题与你们促膝长谈,偶尔因为期望未能实现而表示出些许失望,甚至做出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的指责?
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们,你们在工作中,或许对这几个问题持续有新的认知和见解,但同时你们是不是也需要回应和满足家长关于培养孩子自驱力的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曾经上百次地向我咨询过这些问题。反观这些问题,关于自驱力的问询大部分围绕着如何前进、如何努力、如何主动引领等关键词,这些连接起来的关键词就像一条射线,希望孩子的自驱力能够从此解开束缚,朝向他们内心向往的未来。在当今整体社会环境中,在社会竞争压力下,自驱力与期待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起,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回想一下,在孩子还没出生时,身为父母,你们对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么?或许非常简单,只是希望他能平安健康地出生,再平安、健康、快乐地长大。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初始的期待在发生变化,父母逐渐希望孩子体魄强健、学业进步、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拥有更多财富、家庭幸福,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些期待全部都是非常正常的。
我的家庭、我的父母也是如此。从小到大,我不止一次地面临生死考验,而每一次都是父母用他们强大的意志力和对我深深的爱来帮助我战胜了病魔。尽管我们一家人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父母也认同“健康地活着”就是对我最大的期望,但是他们的心理预期也没有止步于此——希望我成绩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考上好大学,等等。
不同的是,我的父母将这份期待转化成了让我去做自己的鼓励,以及在与我有关的事情上表现出的极大尊重和极强的分寸感。他们采取了一种基于信任和尊重自主性的教育方式。
他们会提供有见地的建议,但同时会让我保持对个人生活和学业等各个方面的自主决定权。他们会分享他们几十年人生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会察觉到代际之间观念上的代沟以及不断变化的世界,主动地与我沟通思想上的差异。爸爸妈妈不会傲慢地告诉我什么更正确、我该做什么,也不会苦口婆心地说“这都是为了你好”,更不会强硬地表示“要听我们的”。但是,他们会严肃地划定坚决不可触碰的行为底线,比如“黄赌毒”绝对不能沾。
我的父母将他们对我的期待融入到对我成长过程中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具体事情的处理方式中,形成了一种自由宽松的积极养育方式。这种养育方式注重同理心和包容性,努力促进孩子在情感情绪、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身份上的独立发展,帮助孩子不断地建立自信。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出于为了孩子好,有时会盲目地将自己的期待施加于孩子身上,这不仅无法激发孩子的动力,反而会带给孩子压力。真正能够促进孩子成长的期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的,它能够得到双方的认同:既能够满足父母的愿望,也能够满足孩子自身的渴望。它让父母的期待与孩子对自己的期待相互契合一致。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喻成一辆汽车,那么孩子就是掌握方向盘的人,但在“驾驶员”还不能完全独立上路之前,父母就是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保驾护航的人。光迎合父母的想法,孩子内心的愿望难以满足;但任由孩子掌控方向,父母肯定会不放心。只有父母和孩子双方达成一致,才能给孩子一种正向的激励,使孩子更有动力去采取行动,朝着双方都满意的目的地,不断前进。
现在回看本章开头提到的关于自驱力的几个问题,每位做父母的对孩子都抱有期待,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成长中的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也有自我定位,对自己也一定有所期待。然而,当探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反复强调“方向性”和“求解”的需求,父母与孩子很容易陷入双方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僵局。
实际上,找到自驱力、朝着期望的目标自发前进的过程,并不总是一个添砖加瓦、不断盖高楼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首先审视脚下的这块地基是否稳固,是否有能力承载长期的潜力发展。很多时候,映入我们眼帘的都是高楼大厦,这些可能塑造了我们的期待,然而,它们又在多大程度上蒙蔽了养育的初心?从思维的角度上来看,自驱力的发掘与培养并不总是靠加法来实现的,有时候,我们反而应该尝试减法,以找到最核心的种子,也许它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萌芽。
本章将讲述我们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主性与探索行为动机方面的经历。我希望读完故事的读者能够放松心态,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共同找寻那些推动孩子自发前进的种子,并予以爱之初心培育它们。我相信这些种子必将“野蛮生长”、茁壮成长。
妈妈的话
我们不是先知先觉的父母。
我们多半是在命运的磨砺中和自以为是所带来的挫败中成长的。
从轩溢10岁那年被确诊罹患重大疾病,不得不休学一年开始,我目睹了他在无望中的消极、停滞、颓废,甚至生无可恋的状态。他的“不想作为”恰恰与做父母的我们上蹿下跳、四处求医问药、奋力折腾、“很想作为”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我们认为正确和期待的方向发展,反而愈发不妙。
肯定是哪里错了!
孩子的状态,就像亮起的红色交通灯,强行迫使我踩下刹车,不能再照既往的惯性往前开了。
那个阶段,我如同在黑漆漆的森林里迷路了,又惊恐又慌乱,还不知所措、六神无主。我深一脚浅一脚、满脚泥泞地在原地瞎扑腾。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从抗拒到愤怒,又从悲伤到软弱,我无望无助地瘫坐在至暗的深坑里,不知在多少个漫漫长夜哭干了眼泪……
最后,让我平静下来的,是我终于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承认了自己自负、主观和愚蠢。
“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个认知,像一盏灯,照亮了暗夜里脚前的路。
为了让孩子活着,而且好好活下来,我痛定思痛,下决心学习成长,在日常生活和养育过程中认真践行“爱与尊重”。我努力营造一个让孩子真正能感受到爱,以轻松、自在、愉悦的状态去学习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以自主管理为主;父母做称职的陪伴者,以支持和引导为辅,双方一起在思想品德、学业和能力发展上共同努力,达成我们与孩子都认可的成长目标。
在经历了轩溢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见证了一个孩子从死阴的深坑中爬出来的历程后,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让孩子回归自主的天性,顺应孩子生命的独特性,是我们做父母的天职。
事实证明,自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自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