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道不兴
隔日。
国子监中,礼部的人和宫中的礼官齐聚一堂,气氛肃穆。
为首的礼部侍郎李春和,神情严肃的盯着大门的方向。
不多时,陈冲和迈着悠闲的步伐走了进来。
看见这个阵势,他顿时吓得猛地把腿往回一缩。
李春和身旁的国子监司业张敬眼睛尖,一眼就瞧见了陈冲和。
他急忙呼喊道:“陈博士,快些进来,李大人正等着你呢。”
陈冲和紧张地走到众人面前,听张监业解释方才明白,礼部和宫里的人是来代表圣上嘉奖自己的。
他在食为天内创作出才气达府之诗,引发文道异象一事,传到了景帝跟前。
景帝听闻圣庙震动,惊喜不已,连忙派人封赏,还要将此事传扬京城。
自从景帝登基以来,民间便传闻景帝得位不正,乱了礼制,致使大周文脉浮沉不显。
十几年来,一个从大学士证得大儒之位的儒生也没有,圣庙更是沉寂已久。
此事一直是景帝心里的心病。
礼部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大周文道依旧没有起色。
坦诚的讲,陈冲和是有些懵逼的。
那首《舟中晓赋》的文思,多半是源自蟹黄汤包的助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他能鬼使神差地写出那首诗,是入腹的蟹黄汤汁变化的才气,恰好让他回忆起过往的经历。
...
良久,他才从礼部侍郎李春和的声音里回过神来。
“陈博士,还不谢恩更待何时啊。”
陈冲和忙俯身谢礼,脑海里大概回过神来。
若说才气达府的诗词,在现有的儒道修士里,并不算罕见。
只是近些年景帝抑文重武,连儒生都大多数被派往随军。
边关战事吃紧,修炼唇枪舌剑,提升才气修为保护性命要紧。
诗词歌赋,策论文章的创作,不如抓紧时间参悟圣人经典。
陈冲和沉吟片刻,心忖这首诗的功劳,许兄也应当分润一半。
景帝赏了陈冲和一件五品文宝,又升任他为国子监监丞。
待礼部的人走后,国子监的官员们一拥而上,簇拥着陈冲和向他道喜。
“冲和兄,今晚鹿鸣阁是不是该你请我们沾沾你的喜气了?”
“是啊,陈监丞,往后就请多多关照啊哈哈。”
往日里与他相熟的同僚纷纷起哄着,要他宴请庆贺。
陈冲和见状,只得熄了去向许长生告知这件事的心思,转头朝众人大声说道。
“诸位,今晚鹿鸣阁陈某宴请各位,还请大家赏脸光临。”
夜里,玉带河边的鹿鸣阁上灯火通明。
朱红的大门敞开着,门楣上高悬的匾额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国子监的儒官们陈冲和的热情招呼下纷纷入座,众人皆是一袭长衫,头戴儒冠,举手投足间透着文人的儒雅与书卷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雅间里的气氛愈发热烈,众人开始高谈阔论起来。
席间,有人询问陈冲和为何这一年来文道修为突飞猛进,还创作了才气达府的诗作,这其中有什么诀窍。
陈冲和此时已经醉醺,飘然举杯大声道:“圣人说君子远庖厨,余却在食肆见到了一位真君子…”
……
远处酒楼里觥筹交错。
食为天内,许长生正准备关门打烊。
“掌柜的,还有吃食吗?”
一个老者,穿着一袭洗的泛白的青衫,面容清癯,目光炯亮仿若婴童般纯净。
许长生探出半个身子,凑到老者跟前询问道。
“老丈,你可是要用些灵膳?”
许长生微微有些怔神,看着老者的模样有些朴素清贫,心里流露出一丝不忍。
“还有些吃食你若不嫌弃,进来吧老先生。”
孙不悔一愣,旋即明白自己这副模样被眼前的青年当成落魄潦倒的老叟了。
他会心一笑,连续几天日夜的为春闱出题,竟让他感到有些饥饿。
说来也奇怪,自从证得大儒文位后,口腹之欲早就没有了。
平日里为了驱除煞气,食用的都是山珍海味,地品玉食。
这样街边的小店,他已经记不起自己上次是什么时候吃过了。
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端了上来。
纤细的面条根根分明,卧在清亮的汤中,几点葱花、猪油星子肆意地漂浮着,散发着质朴而诱人的香气。
“面来了,老先生你慢些吃,后面还有。”
入口的瞬间,味蕾被简单纯粹的味道唤醒,没有地品玉食食材的奢华,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久违的味道,让孙不悔忽的回忆起年少时求学的经历。
幼时家贫,在市井陋巷读书,一碗阳春面便是寒日里最大慰藉。
手捧书卷,饱腹之后诵读经典、思索儒道至理,彻夜不眠。
后来考上举人,风华正茂。
与儒林同窗围坐小摊,边吃着汤面,论辩天地仁义、修身治国之道,诸多画面走马灯般闪现。
不知不觉,一碗阳春面竟被他吃了个干净。
孙不悔的眼眶微微湿润,入腹的面食化作腾腾热气,不断冲刷着他的心境。
蓦然回首,心境文胆仿若经历一场灵魂洗礼,澄澈通透。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孙不悔顿时如同如梦初醒,已经一生所学的圣人经典宛若黄钟大吕,叩响了他的心神。
待最后一口面汤入腹,文宫中仿若亮起了一盏明灯。
才气奔涌,气息于周身经络流淌汇聚,竟比平日雄浑通达数倍。
周身儒衫无风自动,隐隐散发浩然威压,仿若此刻他身与儒道融会贯通。
“这碗面?!”
孙不悔的念头瞬间如同拨开乌云见月明,担任命题主官以来的诸多困惑刹那解开。
“边关之事,只是衮衮诸公面子上的问题。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朝廷选贤与能当为民富国安。”
他心里关于此次科举命题的疑惑,已经想明白了。
回过神来,孙不悔才发现自己竟将这碗面吃完了。
他摸了摸身上,突然暗觉不妙。
浑身上下,连一枚铜钱都没有。
平时他只在圣院中潜修,哪里用得上银两。
孙不悔扭头四顾,看见墙壁上挂着“食为天”三个字,顿时计从心来。
“掌柜的,结账。”
许长生闻声赶来,他当即准备解释不收钱。
下一瞬,老者的话令他颇为错愕。
“我今日出门匆忙没带钱,可否以一幅字抵饭钱?”
“以字代钱?老先生这碗面算我…”
许长生看见桌上油光发亮的碗,顿时语迟。
他又与老者对视了一眼,见其执着的眼神,怕解释伤了老者的面子,就只好答应了下来。
“既然如此,我店里正好缺一副墨宝。劳烦你替我写民以食为天吧。”
最终,在许长生注视下,孙不悔泼墨写下了“民以食为天”一行大字,挂在了“食为天”三个字的下面。
身为命题主官的孙大儒,却还没有意识到一碗普通的灵膳,为何能推动他的心境。
在他的意识里,一切不过是因缘际会,恰好他临阵顿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