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高岗村
这天,李洪昌兴奋地跑到大队部,说县里派人送来了正式红头文件,要在院子里立即念给大家听。
听到消息,早起的社员纷纷聚到土墙外的空地,林生、邵平、宋雯雯等知青也赶来。
一见那带着印章的文件,所有人都带着劫后余生的欣喜——熬了大半个月,苦等的批文终于抵达!
李洪昌清了清嗓子,踮着脚站在破木台子上,高声宣读:“……兹经县委研究,决定同意柳家湾乌窟洼水利项目列入县级自力更生示范工程……给予适度粮食及物资扶持……”
念到此处,掌声雷动,村里人情不自禁喊起“毛主席万岁!”
林生也仿佛松口大气:“太好了,这下秋后便可正式修渠。”
心念正喜,不料李洪昌继续往下读时,神色一僵,语气放缓:“……特此与高岗村合并立项……由柳家湾和高岗村双方统筹使用该水源,分配额度另行细化……”
此言一出,原本热烈的气氛顿时凝固。
人群里爆发出低声议论:“高岗村?那离咱这儿老远了,怎么就合并立项?”
“是咱们柳家湾苦熬十天凿出的山泉,咋莫名就要别人共享?”
李洪昌本来满脸喜色,此刻却越念越觉得不对劲:“……凡日后乌窟洼项目之收益,由两村共同使用管理,需确保公平分配……若实施扩建,需派出队伍共同劳动……”
“这怎么听着像让我们出力,高岗村来分成果?”
人群里炸开了锅。
有老社员低骂:“太欺负人了吧!那些高岗村人都不曾帮咱一把,咋能轻松分水?”
孙大柱也攥拳:“让他们来也就罢了,但他们会不会派人?万一人家口说无粮?……”
邵平在后排不自觉地挺直腰,听得一脸愤懑:“合并立项就合并呗,起码要一起干活吧?不然岂不是让我们白忙!”
林生一边攥着那份文件,看见后面还有附文写道“为推动大范围水利共享,鼓励乡村抱团发展”,可却没明确说明高岗村要如何出人出力。
心里一阵恼火:“不合情理。若真是一起上山挖渠还好,但若只派几个人来晃一圈,就要跟咱平分水利,这不失衡吗?”
李洪昌读罢,只得强颜笑:“同志们,县里既然这么批,就暂先服从。再看后续细则。”
可转头悄悄对林生低语:“这事恐怕很不妥当啊。那高岗村离这里少说十多里,还隔着两座山,人家要分水,却又说路远出不了多少劳力……”
林生咬咬唇:“是啊。比起咱柳家湾全力开工,他们若只派三五人就算入股,然后最后分大头?这太不公平……”
他瞟见周围社员们脸色皆阴沉,担心若事态发酵,会引发更大情绪波动。
“要分,就得让他们也出力啊!乌窟洼那十天,可是咱命都拼上去了!”
“对,对,要让他们派个几十号人,否则莫想白拿水!”
村民情绪激动,生怕辛苦到头换来“隔壁躺享”。
大伙儿都将目光聚焦到林生身上。
林生自知真正要理论还是得找上级,但看大队长面露难色,也知道事儿不简单。
有人提议:“干脆去县里问问,看看是不是文件传达有误!”
其他社员齐声附和:“对,问清楚再说!”
李洪昌摸头:“行,过两天我和林生进城说清。”
林生顿时点头:“好,得尽快。”
等会散后,林生和李洪昌在大队部做简短商量,打算说先邀阿福或大柱一起去县里,结果邵平忽然凑上来:“那个……我也想一块儿去看看。”
林生微讶:“你去县里?”
之前邵平对这些跑上级部门的事向来嗤之以鼻,怎会此时改口?
邵平略显不安:“你们工程我没帮上多少,现在也想尽份力。再说,我想看看县里究竟怎么想。总不能让咱吃亏啊……”
又见宋雯雯端着一叠文档进来,开口:“大队长,这些乌窟洼后续资料我已经整理完。若要去县里呈交,我也可以带着。……我能跟你们一道么?”
李洪昌顿时喜上眉梢:“好啊,这些资料最好当面给领导看,让他们明白咱柳家湾已出大力。”
林生本想带个熟悉情况的壮劳力,可见邵平、宋雯雯都主动,且他们也对工程略知一二,自己也乐得有人分担。
回头打趣了一下邵平:“你可别嫌路途奔波。”
邵平嘴一撇,却点头:“行。”
宋雯雯把资料拍了拍:“我也愿意。就怕县里不好谈。”
林生抿嘴:“咱带上大队长给的介绍信,去跟水利科或分管领导好好讲道理,总能问个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简装出发往县城。
一路颠簸两个多时辰,赶到县里办公大楼,那是个陈旧的三层楼房,门口只挂个破牌子“农业水利科”。
林生理好衣领,拎着一包厚厚资料进门。
可进去后发现,负责此事的科长竟不在,接待的年轻干部推诿:“今天没空,领导在开大会。你们留资料好了。”
林生心急,耐着性子说:“那能不能约个时间,咱当面请领导看看这批文疑点——为什么合并到高岗村?人家又不肯出力?”
对方却不耐烦地摆手:“上头决定的事我们也不清楚。县里还有别的项目要忙。你们先回去吧。”
宋雯雯见他态度生硬,还想继续解释,“同志,我们辛苦十天才……”
那年轻干部又打断:“别说了!现在领导真没空见你们。”
面上带着官僚气。
邵平原本满腔火气,更见对方这般冷漠,就要发作,被林生一把拦下。
林生强行克制,捧着资料问:“那至少把这些材料交给科长吧。还请务必转达我们的意见。”
对方不耐烦接过资料摔在桌上:“行行。回头看看。”
可那神情显然没放在心上。
无奈之下,林生、宋雯雯、邵平三人只得悻悻离开办公室,走出县大楼。
烈日下,邵平脸色铁青:“什么破领导!让咱白跑一趟?”
宋雯雯也气得不行:“好歹让咱说几句嘛……怎么就闭门不见?这也太官僚。”
林生沉默数秒,轻叹:“官场上或许更大局考虑吧。咱现阶段也没大背景,只能回去等消息。至于高岗村的问题,得想别的法子再联络他们,看他们是否愿派人共同出力。”
虽心中失望,却仍勉力保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邵平难掩不满,毕竟这种事以往都是他对别人做的。
“要是高岗村只来几个人,最后水渠建好,他们拿一大份?”
林生苦涩,但这事怨不得谁,柳家湾的乡亲们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
“只能再协商。此回县里之行不成,我们改日再来,总有机会找科长当面讲理。事关柳家湾生存,不可轻言放弃。”
三人离开县政府大楼,走在尘土飞扬的县城土路上。
街头能见到穿着灰或蓝色中山装的干部匆匆而过,也有推着独轮车的小贩吆喝白菜,还有某些贴着“农业学大寨”标语的泥墙。
人们都在为生计忙碌,并不太关心三个柳家湾乡亲的烦恼。
邵平沮丧地踢着路边石子,小声说:“原以为来县城能解决,谁知连领导面都见不着。真窝火。”
宋雯雯摇头轻叹:“确实没想到会如此敷衍……你看他们态度,怕是批文一时改不了。”
尽管自己的情绪也低落,林生还是安抚:“至少我们把意见留下,领导迟早会看到。如果真再无动静,就再来一次!大不了写信给更上层。”
三人买了点廉价干粮——几块发硬的玉米饼子和半斤咸菜,匆匆往村里赶。
途中,宋雯雯还是忍不住:“林生同志,你说这高岗村,若真只派几个人走过场……那咱的辛苦真要被分走一大半?”
越说越愤愤不平。
林生苦笑:“政策就是如此。县里想让大家抱团,但忽略现实。等以后批文正式下来,咱再做实际协商吧。如果高岗村不肯出力,咱就凭实干同他们周旋。”
邵平听后,恢复了以往的凶狠劲力:“也对。咱打工不见得把果子让给白吃闲饭的人。”
天色渐暗时,他们回到柳家湾,李洪昌迎上来一看三人神情便知结果不佳。
“果真没见到科长?”林生苦笑点头,把大概过程说了遍,众社员皆气愤唏嘘。
李洪昌听完半晌没说出话。
“只能先做好自家田里播种与乌窟洼护堤。日后再找机会跟县里详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