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高仙芝战败到平定安史之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2章 72.动员

碎叶城城北,城门钟楼前的的旷野上聚拢了过万士卒。

八千骑兵列阵,每名骑兵左手小臂上绑着圆遁,手握马槊、长枪、长刀等马战武器。

一侧还有一匹无人乘坐的骏马。

城头上有些百姓前来观望。

钟楼上,一名穿着淡雅长裙的女子站在围栏边上,目光似在大军人群中寻觅着。

而她身旁略胖的女婢怀中抱着一把琴。

出征突袭移地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总不能让出征的将士要去做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安西老兵期待的。

纵然已经过去大半年,他们仍然忘不了怛罗斯城下葛逻禄胡骑的背叛,导致他们陷入苦战,损伤过半。

王正见披甲站在香案前,香炉立着三根粗大的香,案桌上摆放着祭祀的三牲。

这次出征,选择奔袭,并不是王正见领兵。

而是李宁、程千里、王忠义统领。

论起统领骑兵,程千里与王忠义是安西都护府中最出色的。

李宁学习了几个月,有长进,但仍不及,不过李宁的统筹能力对比起两位老将军不遑多让。

一个是安排军队的战略方向,一个是战斗时指挥士兵,重要性相差无异,相辅相成,才能使军队更强。

王正见上完香之后,翻身上马。

出征前鼓舞军心,提升士气是很重要的。

这能增大获胜的几率。

一支士气高涨与一支无心作战的军队能一样?

“安西的儿郎们,此番出战,讨的是移地健那逆贼,为怛罗斯城外战死的弟兄之仇。”

他的话由令兵传达。

士兵的战意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为战死的弟兄报仇……”

有人带动,自然也就有人附和。

“……”

王正见对李宁招了招手:“他们都是你带回来的,此番出战,你又为主将之一,当勉励将士们几句。”

穿越以来,李宁看清了一件事,纵然自己本领再高,其实离开了安西军,别人也不一定会卖自己面子。

王正见把机会给到自己,当然要好好把握。

至于说出风头,程千里与王忠义会不会有意见,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王忠义是援兵,事后少不了奖赏,战败就当没说。

嗯,李宁不认为这次突袭会输。

程千里就更不必愁了,都安西大都护了,王正见提携未来可期的孙女婿,有啥好嫉妒的。

功劳再多,离了安西,调任他处,指不定就当孙子了。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调任京城,在圣人身边得到重用的。

李宁回想了下,组织语言,声音洪亮道:“曾经,我以为与大食的战争结束后,我们安西都护府就太平了。”

“可是,九月初,我前去查看那些被移地健派人劫掠的村庄,看到的是被肆意屠戮的青壮,是赤身裸体的妇人,是被吊挂在树丫上的婴孩。”

“听到的是痛彻心扉的哭诉,是满腔怨恨的咒骂之语!”

“我希望主导这件事的恶徒移地健伏诛,祭奠那些战死的袍泽以及死去的无辜百姓。”

“我希望将来整个安西的百姓生活都能一片祥和之中。”

“但我一个人做不到,我希望你们能帮我,与我一同作战,奋斗,我希望,你们在对敌时不要手软,拿起武器反抗的一律格杀。”

“喏!”诸将纷纷应道,有些军士脸上充满了恨意。

被屠戮的就有他们的家人。

很快,骑马的军士躁动了起来,按耐不住了。

就连入伍不久的新兵都涌起了高昂的战意,恨自己经验不足,此战役无法追随李宁找移地健清算。

令兵把李宁的话传到了城头,城头的百姓闻之被感染、动容:“李将军,你们定要得胜归来。”

王萱的视线不知为何模糊了,或是因为从李宁口中听到那些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或是知道了自己未来丈夫的宏远目标以及那些话中的沉重。

没有女子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令人敬仰的英雄。

她拿出手帕擦了擦眼角,走到矮案前跪坐了下来,翠竹把怀中的琴摆到她身前的矮案上。

指尖在琴弦上跳动着。

激昂的琴声自钟楼传出。

身穿轻甲,手握长枪,骑在马上的杜环仔细辨别:“是何人在弹奏《秦王破阵乐》?”

李宁寻声望去,钟楼上的一道倩影映入眼中。

他收回视线,转过身面向已经急不可耐的八千骑,抽出大马士革刀,斜指天空:“出发!”

从龟兹出发,一路向东北,沿着大唐丝绸之路驿道,银山道、他地道、柳谷翻过天山,到达北庭都护府庭州。

再往金山方向走,进入回纥地带,绕过葛逻禄,抵达多逻斯水河后,再沿着“玄池”流出的多逻斯水河岸西行,直奔玄池。(注1)

……

三月二十六日,多坦岭北面,玄池南面。

距离玄池不远边上一块平坦的原野上驻扎着数千帐篷。

正直春末,水草肥美,不少牛羊、马儿或在草原上,或在水岸边撕扯青草咀嚼。

少量的胡人负责放牧。

移地健从得到大食大败,大唐占据了俱兰城以东的城池开始他就变得惶惶不安。

但作为葛逻禄已经成年,并且有自己部落的王子,他的处境并没有太差。

尤其是他那位被立为叶护的兄长亲唐的情况下。

这让他的处境比想象中要好不少。

他的父汗并没有把他送给大唐,反而把他分割出去,作为一个单独的部落。

赔款的事情瞒不了,在他看来这是必然的事情。

他的父汗甚至派人通知他这是为了稳住大唐。

给他争取足够的时间联合吐蕃、契丹八部、奚、昭武九姓。

宽大的帐篷之内,摆了宴席。

主持的是移地健,坐于上首。

吐蕃、契丹八部、奚都有派使臣前来。

昭武九姓一个没来令移地健有些恼怒。

这一看就是要对付大唐的议事,人家昭武九姓出于丝绸之路上,日子富足。

现在大唐与大食又停战了,他们敢惹大唐?你心里没点逼数?指望九个国家一条心?

人家既不像吐蕃那样强大,也不像契丹、奚远在东边,相隔数千里。

安西军出了俱兰城,不过一二百里就能到达他们国家,脑子有病才顶着被灭国的风险趟这趟浑水?

让移地健感到欣慰的是,吐蕃的使臣达扎路恭带来了南诏的使臣洪光乘。

注1:地图采用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