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熟练的无能——不敢担责任
熟练的无能,是指在组织中,大家经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变得如同无能一般。“熟练的无能”是组织学习之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提出的,属于组织防卫的一种,因为其对复盘的重大影响,笔者把它单独列出来。该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呢?举个例子。
案例2-1 绩效差是因为俄罗斯矿山爆炸?
在一次企业季度业绩复盘会上,销售部门经理A说:“最近的销售做得不太好,我们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责任不在我们。因为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太少了,就是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部门削减了。没钱怎么开发新产品呢?”
财务部门经理C说:“我是削减了你们的预算,但是你知道,成本一直在上升,公司当然没有多少钱投在研发上了。”
采购部门经理D说:“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俄罗斯一座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这导致不锈钢的价格大幅上升。”
这时,A、B、C三位经理一起说:“哦,原来如此,这样说来,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
人力资源经理F说:“这样说来,我只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案例中的经理们就呈现出了一种典型的熟练的无能,他们都找到了在他们看来合理的理由,把责任推了出去。至于目标最终有没有达成,则和自己无关。
在复盘过程中,熟练的无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业绩上无能,却可以熟练地推脱责任。
一些身居要职的管理者,面对惨不忍睹的业绩,极力回避从自身找原因,总能用“公司支持不够”“下属素质太差”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甚至把自己装扮成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
第二,认知上无能,却可以熟练地加以包装。
这种形式往往以“保持中庸之道,不明确表态”的姿态,用“这是公司的决定”“这是工作的需要”等官腔回避实质问题,或鼓动别人发言,或反问别人而回避自己表态,缺乏交流的诚意和激情。
第三,专业上无能,却可以熟练地把自己装扮成专家。
他们表面上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仅知皮毛,永远提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提不出有价值的质疑,却要在复盘中维持其专家形象,不断地捍卫自己的观点。
第四,熟练地制造事端,以掩饰自己的无能。
在他们看来,公司的声誉和利益都不如他们自己的面子和私利重要。比如,他们对于下属的“不忠”行为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当下属稍有他们认为的“出墙”表现时,轻则给“小鞋”穿,重则“杀无赦”。他们害怕公司局面太平静,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往往会集中关注他们“到底行不行”这一令他们心惊胆寒的主题,于是他们又会制造事端,扰乱平静的局面,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种行为表现在复盘之外,却处处影响着复盘。
熟练的无能体现在公司的行为中,隐藏在组织的文化中。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复盘就很难发挥作用。
只有在复盘教练的引导下,让意见分歧的各方坐在一起进行彻底的会谈,要让他们亲眼目睹、亲身感受问题解决的真实的全部过程,许多误解才能被化解,许多熟练的无能行为才能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