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方与圆(袖珍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方”:方针、准则

做人要有原则

企业一定要有企业文化,否则员工就没有共识。在企业里面,“方”就叫作企业文化。

对领导来讲,“方”,就是有几个基本不能改变的原则。领导一定要有一套原则,不然,让大家猜来猜去猜不着,最后会很乱。

孔子说“三十而立”。我的理解是:一个人不到三十岁不要有原则,因为你的很多原则是错误的。但是这还不够,你还要去磨炼、去尝试,从而做到“四十不惑”,就是三十岁时定下的原则,经过十年的实践,觉得很有把握了,从此就不改变了。

所以,一个人不能太早就确定原则,但是也不能够太晚还没有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么是原则?就是一些方针、准则,是心中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民族性没有好坏,不同的民族适应其所在的不同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没有好坏的原则,既不必学也不必改——要各取所需,不要盲目学别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是在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采取各自不同的原则。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原则,因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要替自己负责。你有什么原则,它带来的结果你要负责。

做人还要留有余地

我们不可能外方内圆,因为如果这样,“圆”就没有功效了,而且“方”也被人家看出来了。孔子讲“君子可欺以其方”,为什么这些君子老是吃亏、老是上当呢?就是因为君子们太方正了,很容易被人利用。年轻人也一样,总觉得自己很有正义感,结果常常被利用。

我认为,一个人有什么原则,最好不要让别人一眼看穿。特别是在领导和部属相处之时,领导如果被部属了解的话,就会被架空,就会失去控制力。

所以,做领导的人,一定要有几分保留,每个员工也一定要有几分保留。不能完全了解你的领导,那将对自己非常不利。但是,明明完全了解对方,也要有一部分保留——装作不知道。

历史上最了解唐明皇的人就是高力士。高力士把唐明皇服侍得服服帖帖,但唐明皇并不喜欢。有一天,唐明皇对高力士讲:“我所有的事情你都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安排的,我什么都听你的,我还算皇帝吗?”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老板不喜欢完全了解他的干部。但是,老板更不喜欢不了解他的干部。中庸之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不了解他,他跟你距离很远,工作起来两个人没有默契;你完全了解他,他怕你,因为他怕最后完全被你控制住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外圆内方”。把“方”放在我们的肚子里面,自己清楚,外面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圆”。一个人如果表现出“什么都好、无所谓”,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那是他的圆,不是他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