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我有一方小世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95/53236995/b_53236995.jpg)
第34章 咱也能成万元户了
不等李秋生说话,大伯母就说道:“又胡说,这寒冬腊月的,哪来的新鲜甜瓜啊?”
二姐说道:“我也听说了,今天前屋秀娟去她姨家,她姨家的表哥带着表嫂去赶集了,还买了两个呢,秀娟尝了一块,可甜了。”
大伯母呆愣一下,兀自有点不敢相信:“还真有甜瓜啊?这大冬天的,地里还能结瓜?”
大哥李春生又摆出一副万事通的架势说道:“妈,别大惊小怪的,我告诉你那甜瓜怎么来的,就是大棚里种的,就在地里用竹竿木棍,扎一个棚子,顶上用透明的塑料薄膜盖上,这样呢,棚子里就很暖和了,冬天也可以种瓜种菜。咱们这里还没有,往南边那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种大棚了。等过了年,我出去考察考察,看人家是怎么种的,分了地之后,我也弄个大棚,冬天的时候,也种点甜瓜。”
“真的?那可太好了,那咱们家也能冬天吃上新鲜蔬菜还有甜瓜了,省的天天吃白菜萝卜。”李冬霞开心的说道。
大伯母仍旧震惊不已:“你说现在这些人,怎么这么聪明?冬天都能种菜种瓜了?”
“这叫科技,你不懂。”李春生说了句,然后又对李冬霞说道:“等明年我种上大棚,甜瓜让你吃个够。”
李冬霞更高兴了,说道:“那可说好了啊,到时候,我要吃好多好多甜瓜。”
二姐冷笑一声,说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这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事呢,大哥说话,呵呵,听听就行了,别当真。”
李春生没好气的说道:“李秋霞,你什么意思啊?”
二姐说道:“我的意思就是,先别说大话,你先把这大棚建好了再说。”
李春生说道:“不就是建个大棚吗?那有什么难的?”
二姐又冷笑一声,有心想要反驳,只是她也不清楚建这大棚到底难不难。
李秋生倒是知道,但他懒得多话。
李冬霞则是无条件相信大哥李春生,说道:“大哥,我相信你,明年你赶紧把大棚盖起来,种甜瓜,再种点西瓜,还有高丽果。我最爱吃高丽果了。”
李春生受到鼓舞,重重的点点头。
李冬霞又问李秋生:“二哥,你有没有见到那卖甜瓜的啊?”
李秋生一直闷头吃香肠,闻言就说道:“看到了。”
李冬霞又问一句:“那你咋不买几个甜瓜回来啊?”
李秋生扭头看了眼李冬霞,反问一句:“给你吃啊?”
李冬霞猛点头,李秋生甚至都注意到她咽口水了。
说道:“你知道那甜瓜多少钱一斤吗?”
“多少?”李冬霞问道。
二姐说道:“我听秀娟说,那甜瓜六毛钱一斤呢,不知道真假。”
李秋生说道:“真的,是六毛钱一斤,都快赶上猪肉贵了。”
大伯母惊呼一声:“多少?六毛一斤?我滴个亲娘来,就个甜瓜,毛八分的就了不得了,竟然卖六毛钱一斤?有人买吗?”
李冬霞也吓一跳:“这么贵啊?”
大伯更是一个劲的咋舌头。
李秋生说道:“买的人还不少呢,一解放大卡的甜瓜,半天就卖完了。”
当时刘安顺他们在那卖的时候,李秋生还特意过去聊了会儿。
说实话,看着刘安顺小买卖这么火爆,他这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刘安顺这家伙,从他这里两毛五一斤进了甜瓜,没有急着卖,而是在地窖里放了两天,等到县郊大集才拿出来卖。
县郊大集上人多,尤其是有钱人多,六毛一斤都直抢。
光是这一车甜瓜,刘安顺倒手就挣了两千多块钱。
比李秋生挣的都多。
李秋生在小世界里,天天抡镢头,整整忙活了两三个月啊,都快累散架了。
人家刘安顺倒好,倒倒手,钱到手了。
李秋生心里能好受才怪。
可不好受也没办法,那么多的甜瓜,他一个人实在是卖不出去。
就靠那小推车,一车一车的往外推,顶多卖个两三车,就被人盯上了。
也就没法再进小世界了。
而且,小世界里时间过的快,那些甜瓜也放不住。
他在外面也没有地窖啥的,就只能便宜卖个刘安顺了。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没经验。
他要是知道能卖的这么火爆,肯定不会两毛五卖给刘安顺。
怎么也得四毛钱。
现在有经验了,等明年冬天再卖的时候,就不会再便宜刘安顺了。
当然,明天冬天还种不种甜瓜,那还得两说。
大伯母也一个劲的咋舌了,说道:“你说现在这些人,六毛钱一斤的甜瓜都舍得买,真是有钱了啊。”
二姐说道:“那可不,也就咱这里穷,人家别的地方,都好多万元户了。”
李冬霞瞅了眼李春生,问道:“大哥,你在这儿一直念叨什么呢?”
李春生回过神来,眼中满是兴奋的说道:“我在算一笔账呢,你们看啊,甜瓜六毛一斤,一亩地,差不多能出一千来斤甜瓜吧?”
大伯回了句:“哪有,老面兜子种好了,也就七八百斤,青皮瓜顶了天五六百斤。”
李秋生一愣,他还真不太清楚这个年代甜瓜的产量。
没想到这么低。
他在小世界里种的这些甜瓜,都是青皮瓜,一亩的产量差不多得一千五六百斤了。
产量足足是外面的三倍。
仔细一想,李秋生差不多就明白了。
现在外面的这些地,一茬又一茬,已经种了几百年了。
又没有什么化肥,全靠那点农家粪肥。
这地早就没肥力了。
种个麦子,一亩地也就才收两三百斤、三四百斤,玉米能多点,五六百斤。
甜瓜结不多,也正常。
而小世界那里呢?
那块地是河流冲积出来的,几千年都没人动过,肥力刚刚的。
他这又是头一次种,气候条件也好,自然结的就多一些。
估计后边再种的话,除非是多施肥,或者更换品种,不然产量肯定是逐年下降。
李春生又兴奋的说道:“五六百斤也不少了,一斤卖六毛钱,五六百斤,就卖三四百块钱啊,一亩地三四百块钱,咱要是种十亩地,那一年就能挣三四千啊,不出三年,咱也能成万元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