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0章 临时帮工
开业仪式上的歌舞还没起调,周四海和摊贩们便哗啦啦卷向铁皮棚架围成的市场。
布鞋胶鞋皮鞋在水泥地上磨出火星,谁家筐篓撞得叮当响也顾不上,生怕那客人都到摊前了,自己这摊主还不见影儿。
这开业仪式办得那叫一个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看便知市场里的管理指定差不了。
刚高升的张警官,如今也得了个巡逻分队小队长的职务。新浆洗的藏青色警服烫得笔挺,三颗铜扣锁住微微发福的腰身。
三个联防队员影子似的缀在后头,硬塑警棍随着步伐在胯边轻晃,活像四堵移动的人形警戒线。
亏得张警官的照顾,周四海在市场规划图公示当天就圈定了心仪摊位。
虽说中央区那些自带流量的黄金铺位他不敢肖想,但隔着主通道的东侧转角位,既能蹭到中央区的人气,又不至于被挤在漩涡中心,倒正合他摆弄山货的营生。
且,张警官不仅替他预定了半个月的黄金档期,连摊位费都悄悄垫付了。
周四海实在推脱不过,只能承下这份人情,随后寻了个由头,把半人高的山货包裹送进了警官家。
油纸包紧扎的榛蘑、野山菌、风干蕨菜压得实实沉沉,顶上两挂暗红透亮的腊肉还沁着松木香。
这么一番来往,倒把两人间那层客气膜给捅破了。
以往那“半个熟人”的生分名头彻底没了,如今实打实算得上是正儿八经的熟人了。
既然是农副产品贸易市场,上头规定得明明白白,啥品类能卖、啥不能卖,早就框得死死的,任谁都甭想耍出新花样。
粗陶竹篓里堆叠着最寻常的土豆萝卜,灰扑扑的白菜棒子挨挨挤挤地铺满地面,这些蔬果占了农贸市场的大头。
稍显稀罕的当属山货,野板栗蜷缩成褐色的星星,山核桃的纹路里藏着秋阳的体温,野山菌特有的木质芬芳在晒匾上蒸腾。
再往上,果脯蜜饯在玻璃罐里漾着琥珀色的光,茯苓糕的雪白与山楂片的艳红在蒸笼雾气中若隐若现。
真正站在金字塔尖的,是那些悬在阴凉处的腊味珍品。
油润光泽的酱鸭、肌理分明的熏鹿腿、泛着玫瑰盐霜的腊排骨,在穿堂风里轻轻摇晃。
但若论真正叫人挪不开眼的,当属市场西北角那五六个绿意盎然的蔬果摊!
生菜碧如翡翠,菠菜舒展羽叶,油麦菜翻着嫩生生的波浪,紫皮茄子裹着晨露,雪藕横陈如玉雕,连供销社都难得一见的柑橘、红富士苹果,竟都带着霜色俏生生躺在篾筐里。
虽说价码比肉案还金贵,青菜动辄一块起跳,可挡不住尝鲜的馋虫作祟。
老主顾们攥着汗津津的毛票,半斤八两地往网兜里装,咬得后槽牙咯吱响也要解这口腹之欲。
周四海这头的山货豆芽摊儿倒是另有一番热闹,五毛一斤的金贵价,在青菜堆里竟显出了几分厚道。
那些攥着布口袋精打细算的主妇,在绿叶菜摊前跺了三回脚,到底被这白生生的胖豆芽勾了魂。
竹扁担刚落地,二百八十斤豆芽便似雪融般消减,晨雾未散尽,五个篾筐早被翻得底朝天。
末了,便连藏在竹蔑缝隙中的黄豆芽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给偷偷拔了去,五个竹蔑筐里里外外干干净净,连根断了的须儿都没见着。
黄豆芽掀起的抢购风潮,倒给周四海摊子上那些山货添了把旺火。
竹筐边沿挂着的果脯蜜饯最先遭了殃,年关将近,哪个当爹娘的忍得住孩子眼巴巴盯着糖渍杏干咽口水的模样?
裹着糖霜的柿饼、透如琥珀的桃脯,主妇们抓起来论把往秤盘上摞,直把守摊的周五福忙得鼻尖沁汗。
真正的大戏还得数岩村熏肉,周四海早带着周五福踩着初冬头场霜,把岩村家家户户檐下挂着的野味收了个底朝天。
此刻案板上叠着暗红油亮的肉块,松柏烟香混着花椒辛气直往人鼻孔里钻,惹得赶早市的汉子们围着不走。
不过农贸市场不比大集上能玩‘一锤子买卖’,周四海将带来的八十斤熏肉码成两座赤金小山,吊得没买着的主顾连问‘明儿可还添新货’。
摊子四角更支起野趣横生的阵仗,带青皮的野山核桃垒成塔,刺球似的板栗从篾筛里漫出来,其间错落摆着猴头菇、蕨菜干这些稀罕物。
远远望去,活脱脱把半座山林的冬日馈赠都搬到了这方寸之间,直教路过的老太太攥着布口袋挪不开步。
“哟!你这同志也到这农贸市场赶场子来啦!昨儿咱几个还嘀咕,都说你这把式人准得再露一手!
上回在凤城大集,你那山货摊子可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栗子晒得透亮,油亮亮的糖炒栗子似的,核桃个个浑圆,砸在地上能当铜豌豆使!”
“可不是,颗粒不够鼓的塞给松鼠,晒不透亮的留给山神,品相这关可比我家媳妇挑女婿还严苛!”
“甭耍贫嘴!山核桃、野榛子、杏仁,样样给我装足两斤半!回去熬成琥珀核桃,馋死胡同里那帮小猢狲!”
“得咧!秤杆保准给你翘上天去,绝不克扣半点!”
“......”
这么大一个摊子,光靠周四海一人那肯定是看顾不过来的。
周四海原盘算让媳妇来搭把手,三个崽子往二婆婆屋里一塞便是。可家里菇棚离不得人照看,旁人又信不过,这心思终究在灶膛前化作了青烟。
转头便盯上周五福,这小子进山收山货时能顶风冒雪扛回两头野猪,偏生沾着买卖二字就像踩着火炭,刚提摆摊的话茬,他那两只手便摆得能扇灭油灯。
正为此发愁时,刚停稳当的拖拉机后头冒出个黑塔似的身影。
建军这愣头青不知打哪冒出来,闷声不响抄起墙根箩筐就往车斗甩。百十斤的麻袋在他肩头晃似棉花包,七八百斤山货眨眼间在车斗里摞成小山。
末了,这小子自己也跳上了车,蹲在车斗里死活不肯挪窝,非要给周四海搭把手。
这小子倔起来的时候便是王老汉都劝不住,周四海也拿他没辙,寻思着自己确实缺人手,便半推半就地将他给带上了。
凤城大集的历练早把建军摔打成半个生意精,东门桥下练就的吆喝功夫,衬着那张憨厚黑脸格外招大娘们稀罕。
有建军在一旁搭把手,自然轻省了不少。当他说明儿还来的时候,周四海也就没有拒绝,只让他明儿中午别带干粮,自己这头来准备。
这话一出,便相当于承认了建军这个冬日里的临时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