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第三件功劳(两章连发,求追读!)

糜家的小院建在金市附近,算是雒阳的商业区,距离那些王公贵族聚集的地方较为遥远。

原本这里是一处商宅,有门头对着街道,内里充当库房,前院则用来住宿。只不过后来听说刘备等人要来雒阳,为了进出方便,特意闭了门店。

一行人进了雒阳城后,只有高渊、孙乾和简雍这三人最为繁忙,而刘备与关羽、张飞、赵云、许褚这四员武将最为清闲。

关羽一般在早上和晚上这两个时间段锤炼武艺,和其余三人过过招,其余时间大都在抱着一卷兵书苦读。

刘备也无聊的很,最近也开始取来关羽身旁的兵书仔细研读,顺便打发时间。

张飞和许褚最是不爱读书,倒也脾气相近,整日厮混在一起,要么就是角抵,要么就是械斗,生生被赶出了后院,将前院搅得整日尘土飞扬。

至于赵云,则是自发承担起了中军戍卫的职责,时不时的就要四下巡视一遍。

今天一早,何进便离了府邸,入宫面见天子和他那位太后妹子去了。

闲来无事,高渊带着两个“临时手下”溜达进了后院。

随意逛了一圈,蓦然发现:

刘备正在好好学习,关羽正在好好学习。

至于许褚和张飞,方才在前院已经见到了,两个都快成土人了。

“子龙。”

高渊踱到了赵云身旁。

“先生唤我可是有事?”

高渊一脸神秘兮兮,“子龙我问你,你们这等武艺高强之人,可否能够察觉到同等高手的...气机?”

对于一个纯粹的武学门外汉而言,他也只能联想到一些武侠小说中的词语了。

“气机?”

赵云笑道:

“习武多年,自是要比常人更为耳聪目明一些,若说气机...云尚未得其要领,不敢轻易置喙。”

做人不要太谦虚...

“子龙,若是你在大街上行走,有同等高手凝望你的后背,能否察觉到?”

高渊不死心,再次出言问道。

“这...若是对方目光有若实质,或可察觉得到...”

赵云犹豫一下,没有把话说死,而后脸带疑惑,“先生今日可是遇到了什么人?不若云随于先生左右,一同出行,也好保护先生。”

“如此甚好!”

高渊兴高采烈,当即拉着赵云,叫上简雍与孙乾,一起出了院门。

倒不是今日就需要赵云出手,来助他完成计划。

这几日来,他一直在雒阳内外寻找某个人的踪迹,也就是之前就定好,准备送给刘备的第三份功勋。

这个人就是原本历史上的五子良将之一,徐晃。

要说徐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雒阳,里边还有一段故事。

五年前,也就是184年,张角三兄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席卷整个河北。

虽然说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仅仅在一年之内就先后去世,轰轰烈烈的大起义也被官军镇压,但是余波不但没有熄灭,反而愈发动荡。

第二年,张牛角和褚飞燕接过张角的大旗,聚众起义,组建黑山军,部众迅速扩张到十余万,攻城略地。

后来张牛角战死,褚飞燕再次接过大旗,带领黑山军屡次与汉军交战,不但没被消灭,反而愈发壮大,部众一度多达百万人。

褚飞燕在接任首领之后,为了表达自己不辜负张牛角的厚望,于是改名为张燕。

朝廷无力围剿,迫于无奈,汉灵帝只得将张燕任命为平难中郎将,让他管理大河以北各个山谷的大小事务。

这个“大河以北各个山谷”,说白了就是多山的并州地界。

也就是说,张燕成为了获得朝廷认可的,并州名义上的主人。

但是并州这种地方本来就山地多,平原少,张燕这上百万人又没几个专职生产的,平日里的衣食基本都靠劫掠获得。

久而久之,并州本地的百姓也活不下去了,于是便爆发了白波起义。

郭太、杨奉、韩暹、胡才、李乐总共五部兵马,部众十余万,将晋阳、上党等地搅得鸡犬不宁,现在又兵犯河东,距离高渊等人所在的雒阳不过三五百里。

别看白波军闹腾的挺厉害,实际上此时已经几乎陷入了绝境。

还是因为并州这个地方,极度缺粮。

按照原定历史发展,再过几个月,也就是董卓入京之后,白波军才会与南匈奴首领於夫罗勾结在一起,重新打开局面。

现在嘛,白波军正值困顿,内部已经产生了动摇的情绪,有些首领想要投降朝廷了。

毕竟大家拼死拼活的,除了一口饭吃以外,不就是想拿命博个前程吗?

受诏安,不丢人。

也就是郭太这位大首领还没战死,靠着自己巨大的声望,能够勉强维持部众,不至于原地解散。

等到郭太一死,杨奉便带着手下投靠了董卓的部将李傕。

徐晃原本是河东郡的郡吏,白波势大,单靠一点郡兵就想保住城池,无异于痴人说梦,最好的方法就是达成妥协。

当然,这是一段历史空白!

以高渊的推测,在董卓身死后,徐晃之所以能够说动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雒阳,必然是因为二人有一些旧日的情分。

杨奉若是想要投降,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出拥有官身的徐晃。

同样,徐晃若是能顺利见到天子,促成这道诏安,也能立下大功,对未来的仕途自然大有裨益。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高渊在雒阳内外连着逛了几天,一直没有发现有哪个路人自带一身“能人异士”的气质。

今日之所以拉着赵云一起出来,也不过是为了碰碰运气。

“子龙,看看那几人可有武艺傍身?”

高渊指着一处,赵云看了几眼,摇摇头,“虽然身长肩宽,然骨肉松弛,不过一寻常富户罢了。”

“那边那人如何?”

“面目狰狞,袖藏短棒,不过一无赖子而已。”

“那人呢?”

高渊不死心,再次指向一个身着短褐,只顾着低头行走的汉子。

“那人...”

赵云定睛一看,再回过头来时,脸上倒是多了一丝惊异:

“先生果然生就一双慧眼,此人肩宽腰窄,臂膀结实,显然孔武有力,以云看来,应该有一身不俗武艺。”

“果真如此?”

高渊眼睛一亮,赵云果然自带福运啊,今日只是带他出来不到半个时辰,这徐晃,就让自己遇上了?

说着,他便撩起长袍,快步赶到那人面前,拦住对方去路,而后双手抱拳,施了一礼:

“在下冒昧,敢问兄台可是河东人氏,姓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