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跟着知青媳妇一起上北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投稿?

怅然若失的刘振云走出图书馆时两手空空,连来借书的目的也忘了。

而主导这一切发生的林向东却觉得:能在后世名人还没有成名的时候欺负一下,还是很好玩的。

当然,这也只是给他平静的生活带来一些调味剂。

十一点多,张莉就打发他去食堂提前吃饭时,顿时被饭菜的价格惊到了。

素菜一毛,肉菜两毛,大包子一毛钱俩,一碗羊肉汤才一毛五。

肚子里没有油水,吃了两天粗茶淡饭的林向东,毫不客气的就来了三个肉菜,四个大包子和一碗羊肉汤。

总共才花了九毛钱。

便宜是便宜,但他兜里只有十块钱,根本吃不了几顿。

早晚在老丈人家吃,如果只算中午在食堂吃这一顿的话,省着点倒也能花一个多月,撑到发工资的时间。

如此一来,就太委屈自己了。

还是得想办法尽快赚钱啊!

否则不但从老丈人家搬不出去,好好和媳妇过幸福的二人世界,连一件合身的衣服都买不起,现在又加上了伙食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林向东一边打着嗝,一边挺着肚子往回走。

结果一回到图书馆就遇上了学生们放学,借书的高峰期,他在三楼上百个书架前来回奔波,累的他差点将午饭都给吐出来。

以至于,中午媳妇赵晓婉来看他时,都没能和其说上几句话。

独自偷吃的林向东心虚的同时,也和媳妇约好了以后中午提前半个小时来找他一起吃饭。

当然,这是在还没有开学正式上课的前提下。

中午休息过后,学生们都涌入教室里上课,图书馆的工作也随之清闲下来。

将一堆还的书挨个放到原先所在的书架后,百无聊赖的林向东就随手拿起一本杂志翻看起来。

等翻到最后一页,看着上面写着的征稿启示时,林向东不由得心中一动。

“投稿?”

在后世那种网络大爆发和AI盛行的年代,这种投稿赚稿费的方式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染指的。

难度太大。

不是说你文章写的好就行,还要有看点和卖点,迎合市场,读者老爷爱看。

但是在文学百家争鸣的1978年,凭借他脑海中储存的后世大量经典作品,通过投稿来赚取稿费的方式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决定投稿后,林向东就开始收集图书馆中的各种杂志。

《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读者》,《萌芽》,《诗刊》,《山花》,《钟山》,《世界文学》,《京城文艺》和《儿童文学》等等。

一下子找出来十多本之多。

但是...

《收获》、《读者》、《萌芽》、《山花》和《钟山》在外地。

《诗刊》只收诗。

《世界文学》则是翻译的外国文学。

如此一来,就剩下《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京城文艺》和《儿童文学》这几本京城当地的杂志。

想到之前听媳妇说大嫂李娜就在儿童杂志社当编辑,有熟人,林向东便将目光看向了最后那本比成年人巴掌略大的《儿童文学》。

翻了翻,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儿童故事,比其他文学多了些简单的黑白插话,增加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更具象化。

插画暂且不提,先想写什么文章。

后世有了孩子后,林向东看过不少的童话故事,但是大多都是一些短篇的,长篇且比较经典的就是童话大王写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与《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相比双胞胎兄妹的故事,林向东觉得两只老鼠的历险记更有趣。

字数更是多达上百万,如果发布以后反应好的话,光是连载完就能赚取不少的稿费。

图书馆里不缺信纸和钢笔,林向东回忆一番后,就动笔刷刷刷的奋笔疾书起来。

旁边看报纸的同事张莉见此,便开口问道:

“向东,你这是写什么呢?”

“随便写写,打算投稿赚点外快。”

张莉闻言,暗自摇了摇头后就继续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中的报纸上。

会读书识字的人基本上都会写文章,但是写的好不好就得看文学功底了。

而投稿赚稿费的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她身边的不少人都尝试过往各个杂志社投稿,但是能过稿的却屈指可数。

上午给林向东办理入职手续时,张莉知道他只上过小学,所以根本不认为他能写出来让杂志社过稿的文章。

心道:多撞撞南墙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胸有成竹的林向东,刚一开始写作就遇到了问题:

后世都是用电脑或手机写东西,有很多字非常熟悉,但却忘了怎么写。

于是,他只能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字典,一边写,一边时不时的翻看字典。

这一幕落到同事张莉眼中后,暗自摇头的同时,又再次坚定了之前的想法。

当然,这也只是一开始的现象,随着书写字数的增多,查字典的次数也随之下降。

而有了第一印象的同事张莉,却并没有发现这一点。

期间,有几个大一新生来借书时,张莉看林向东正在聚精会神的埋头写作,也没有打扰他。

就这样,半个多下午的时间,两个小时,写出了七八页之多。

一页格子信纸约四百多字的样子,七八页就是三千多字。

有点少,林向东决定明天再写一天后再投稿。

将写完的稿子妥善放进办公桌的抽屉中后,林向东揉了揉有些酸痛发涨的手腕,感慨道:

“这写字太费手腕,如果有台电脑就好了!”

不过,他也只是想一想而已,现在别说是电脑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就是有,凭他现在穷困潦倒的样子也买不起啊!

最终总结成一句话:还是得赚钱啊!

“张姐,走了啊!”

和同事打了声招呼,林向东和媳妇赵晓婉在约定的地点会合后,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被媳妇带着在北大校园中溜达了一圈。

风景秀丽的镜春园,红砖绿瓦的古建筑群,革命先烈李大钊的雕像,鹤鸣园竹林小径和未名湖北岸的临湖轩都留下了两人的足迹。

牵着媳妇那修长嫩滑的小手,两世为人的林向东第一次有了谈恋爱的感觉。

在生产队一起劳作的时候,更多是男女搭配的苦中作乐。

“啵!”

见左右没什么人,趁其不备下,林向东还亲了媳妇一下脸蛋。

顿时惹得赵晓婉脸色羞红,见没有人瞧见,就开口责怪道:

“你疯啦!叫人看见像什么样子!”

“又不是调戏妇女,我亲我自己媳妇怕什么。”

“......”

赵晓婉也没有想到,丈夫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不但敢当众调戏自己,竟然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自从来到京城后,先是通过弄隔板展示了木工手艺,又仅仅凭借塑料布旧床单和铁丝做了简易洗澡间,解决了夏天洗澡难的问题,现在又当众调戏自己...

对于丈夫的变化,赵晓婉心中吃惊的同时,也升起一股从来没有过的甜蜜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