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跟着知青媳妇一起上北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作家班录取通知书

被师父骂两句是他故意为之,虽然是师父,但他却没有不劳而获的习惯。

但是被小姨子威胁和忠告,就是他所没有想到的结果了。

特别还是让他晚上别那么频繁。

如果他是穿越之前的六十多岁,或许还没有什么,但是他现在是二十岁的小年轻啊!再加上身边躺着一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媳妇,如果他没有什么反应才是真的有问题哪!

可他和小姨子共处在一个屋檐下,即便中间有衣柜和木板格挡,却根本一点都不隔音,一点小动作都能听个清清楚楚。

搬出去租房和媳妇过二人世界?

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恐怕短时间之内根本搬不出去。

买随身听和耳机?

要买就得和给媳妇一起买,一百多块,就算是他努力写文章赚稿费,也得十天半个月。

一时之间,林向东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事又不能和媳妇赵晓婉说,否则晚上就彻底无缘幸福了。

拿着干净衣服去公共水房冲了个凉水澡,将换下来的脏衣服洗洗晾晒上后,这才回到老丈人家一起吃早饭。

早饭依旧是苞米粥、咸菜丝和窝头组合。

已经习惯了的林向东倒也吃的津津有味,如果要是再来个鸡蛋就更好了!

但是鸡蛋也要票,也得花钱买。

还是得赚钱才行啊!

吃饱喝足,林向东坐在客厅沙发上陪着老丈人喝茶看报,等到媳妇赵晓婉帮着丈母娘收拾完碗筷后,才一起去了对面的北大校园。

半道和媳妇分开,一来到图书馆,林向东就开始忙碌起来。

等上课铃声响起,图书馆才清闲下来。

林向东将还的书挨个放回原先所在的书架,在喝了半杯茶水后,拿出昨天未写完的稿子,用钢笔奋笔疾书起来。

静秋无意中说了自己去建筑工地打零工的事,她说的轻描淡写,像开玩笑一般,老三却是实实在在的心疼,苦心劝她再也不要去了。

直到老三亲眼见到静秋为了生活,不仅要辛苦的拉车,还要拼命踩水泥的时候,这一刻的老三不知心里有多么心疼静秋,多么想替静秋受这份罪。

可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根本就不能为静秋分担压力,只能在远处默默的,心疼的看着静秋那皮肤被烧坏的脚。

于是,第二天老三一大清早就拎着新买的胶鞋给静秋送了过去,看着静秋浮肿的脚面,心疼的不知如何安慰她,老三是了解静秋的敏感,也怕静秋会拒绝自己的劝说,于是就低着头说:

“我知道我劝你不打工,你也不会听;我给你钱,你也不会要。但是如果你还有一点同情心,还有一点心疼我的话就把这鞋给穿上吧。”

老三无疑是心疼静秋的,看着她受的苦比自己受苦还要难受,这时的老三为了让静秋多爱护自己,于是就威胁着说:“如果再看到你不穿鞋赤脚打工的话,我就把自己的鞋也脱了,泡石灰水里直到自己的脚也烧烂为止。”

老三从未对静秋狠心过,但这一刻,他宁愿让静秋恨他,也不想看到静秋因为工作而被石灰水烧伤脚,忍受疼痛的模样。

“小林,别写了,刘馆长叫你去一趟他办公室。”

正遨游在老三和静秋世界中的林向东突然被同事张莉叫醒,一时之间没有回过神来。

“那个刘馆长?”

“还能是哪个刘馆长啊!当然是咱们图书馆的副馆长刘建军了,赶紧快点过去,他的办公室在二楼的210。”

同事张莉,还贴心的将刘馆长的办公室给说了出来。

“谢谢张姐了。”

林向东谢过同事张莉,将未写完的稿子放进抽屉后,就一边上了二楼,一边在心中想:

刘馆长找自己一个刚来半个月的临时工是为了什么事?

因为有老丈人的关系,开除不太可能。

有什么好事好像也轮不到他一个临时工头上。

想到了前两天师父曹家宝早晨说的事,心中顿时便有了猜测。

“咚咚咚!”

“请进。”

推门进入210后,就看到了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四十多岁白面中年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

“刘馆长,您找我?”

“你就是赵秉忠赵教授的女婿林向东?”

人虽然是他招进来的,但是手续却是交给下面的人办的,即便是平时在图书馆照面,也不知道谁是谁。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式见林向东。

长得眉清目秀,白白净净的,但刘建军却知道他是一个从农村娃,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所以有些迟疑:手上拿着的东西是不是指的他面前的林向东。

可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不多,叫林向东的人却只有他面前的这一个。

“什么事先不说,你先看看这上面是不是说的你吧!”

不确定之下,刘建军就将手上的挂号信推到了林向东面前。

信封上写的是北大图书馆收,里面是一张巴掌大小的红色硬纸,上面印着“中国作家协会”和“录取通知书”的字样。

之后,便是手写的一段刚劲有力的钢笔字。

林向东学员,你已被录取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首届青年作家班学员,请于九月十一日来院报道。

特此通知。

右下角写着一九七八年九月三日,上面还盖了红章。

“这上面说的人是你吗?”

见林向东看的差不多后,上心的刘建军又问道。

“如果咱们图书馆没有第二个叫林向东的话,应该就是我了!”

“真的是你啊!”

“你怎么进作协办的这个青年作家班的啊?况且你的学历还是小学。”

“我师父认识作协的人,他就把我写的文章给作协看了看,结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进去了。”

“虽然我只上过小学,但是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经常在报纸和杂志上看文章,这才尝试写了写,没想到就被杂志社过稿了。”

林向东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哈哈!咱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出了一个作家,真给咱们长脸了。”

“你写的文章发表在哪个杂志上了?”

“投递的杂志社是《儿童文学》,现在还没有发表,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发售。”

“儿童杂志社啊!”

刘建军闻言,顿时就给他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

文学界的鄙视链是正统文学鄙视通俗文学,通俗文学鄙视儿童文学。

但不管如何,能成为一个写儿童文章的作家,也是普通人所仰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