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术语定义
2.1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
2.2 细菌(bacteria)
细菌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的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
2.3 病毒(virus)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它是由一个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机制,这些简单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进行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2.4 芽孢(spore)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芽孢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2.5 朊病毒(prion)
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传染性病变因子。
2.6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7 内源性医院感染(end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
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院内感染。
2.8 外源性医院感染(ex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
外源性医院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2.9 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的物质;也指由于职业原因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2.10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的措施。
2.11 职业防护(disposable protective gown)
职业防护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护理等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工作者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2.12 防护服(disposable gowns)
防护服是指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
2.13 防水服(liquid-resistant gown)
防水服为清洗操作时穿着的防护用品,应具有良好的阻水性和防渗透作用。
2.14 护目镜(protective glass)
护目镜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的用品。
2.15 手卫生(hand hygiene)
手卫生是医护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16 消毒(disinfection)
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17 消毒剂(disinfectant)
消毒剂是指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2.18 高水平消毒剂(high-level disinfectant)
高水平消毒剂是指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2.19 中水平消毒剂(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ant)
中水平消毒剂是指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2.20 低水平消毒剂(low-level disinfectant)
低水平消毒剂是指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2.21 灭菌(sterilization)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2.22 灭菌剂(sterilant)
灭菌剂是指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2.23 斯波尔丁分类法(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8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时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2.24 高水平消毒(high level disinfection)
高水平消毒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2.25 中水平消毒(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ion)
中水平消毒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2.26 低水平消毒(low level disinfection)
低水平消毒指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2.27 洗眼器(eye washer)
洗眼器是指用来冲洗眼部的设备,其主要组成结构包括冲洗液输送管道、喷头、控制阀及阀门驱动装置。
2.28 手卫生设施(hand hygiene facility)
手卫生设施是指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设备,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2.29 医疗废物(medical waste)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