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假死?那我可登基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5章 妖僧再提醒,朱棣终起疑

北平,燕王府。

宽敞的演武场中央,朱棣正在教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习武。

至于老大朱高炽,因半年多前朱标去世,被朱元璋叫回去奔丧,至今还未北归。

朱高煦虽是洪武十三年生人,但体格魁梧,武艺精湛,已然能在其父手中连接数十招而不败,这番本事,即便放到军中,也是一把好手。

朱高燧招式虽然学的有模有样,但由于年幼才九岁,稚气未蜕,身上尚无半点武将之风。

“父王,如今已然入秋,北元鞑子应该快来了吧,儿子这次要跟您一起上马杀敌。”

练武骤歇,朱高煦满怀期待的向亲爹发出请求。

从小到大,他都是听着朱能叔等人战场杀敌的故事长大,一直以来都非常向往这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生活。

“王妃,你儿子说要跟本王上战场。”

朱棣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转身看向坐在演武场边缘的徐妙云。

“你长得倒是人高马大,可终归只有十二岁,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上战场岂能儿戏,到时候拖累了大军,罪过可就大了。”

徐妙云漫步而来,气场比燕王朱棣还要大一些,朱高燧已经悄悄地后退了几步,颇为怜悯的看了眼二哥,因为他知道对方大概率又要作死了。

果不其然,面对母亲的否定,朱高煦梗着脖子,一脸不服的道:“陛下年仅十四岁便登基称帝,统御万方。

我看老大来信中的描述,那就是个没长大的小不点儿,都得跳起来才能够到我肩膀。

朱能叔都说了,军中一般的武将,都不一定是我的对手,我怎么就不能上战场了,心智不成熟,能有陛下....

哎哎哎,娘,耳朵掉了。”

朱高煦话还未说完,便被徐妙云熟练地揪起耳朵,骂道:“休得胡言,陛下是你能随意评判的吗?你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东西,真以为上战场就是打打杀杀吗?要用脑子的。”

“娘.....”

朱高煦不服,想要继续争辩,可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徐妙云打断道:“还敢犟嘴,舒云,给我把家法取来。”

“娘娘娘,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听到那长满尖刺的家法,朱高煦吓了个趔趄,连连求饶,但徐妙云根本不听,拎着他的耳朵就往演武场外离去。

朱高燧看了眼外面急匆匆而来的兵士,当即一溜烟跟上母亲,去看好戏了。

随着徐妙云揪着次子耳朵离开,演武场的人也快速退散,只剩下朱棣和姚广孝两人,还有一个正在快步靠近的兵士。

“燕王好福气,能有个这么好的王妃,还有三个好儿子。

世子大智若愚,二公子勇猛果敢,三公子聪颖过人,小小年纪便懂得察言观色,皆不凡啊!”

姚广孝慧眼如炬,仅仅只是片刻,便将刚才的情况看了个透彻,徐妙云教训儿子是真,但更重要的是看到士兵匆匆而来,故意找个理由退去罢了。

朱高燧的表现可圈可点。

至于朱高煦,嗯....打仗应该是把好手。

“本王能有今天的一切,全亏了大哥,大师恐怕不知道,当年本王几乎是被大哥按着脑袋跟王妃成的亲。”

朱棣爽朗一笑,打断了道衍和尚继续往下说的可能,这妖僧一找到机会就想要帮他坐实‘真龙之姿’这四个字。

不用猜都知道,夸完妙云和孩子后,后面必接:若燕王为帝,大明必会....巴拉巴拉。

两人说话间,匆匆而来的士兵,已然抵达跟前。

“王爷,南边来的消息。”

“嗯。”

朱棣接过信件后,便抬手挥退士兵,立即打开了密信,上面的内容自然是这段时间应天府发生的事情。

看了几眼后,他会心一笑。

“看来蓝玉这次损失不小啊。”

见朱棣露出笑容,姚广孝便猜出了一二。

“嗯,连定远侯王弼都被迫北上,暂时替老十七他们戍边,五军都督府正二品以上的位置,一下子空出了六个,二品以下的数十个.....”

朱允熥推断的没错,朱棣从始至终都没想过帮宁王朱权等人成功就藩,而是借边关形势危急,弱化蓝玉在朝中的影响力。

密信中,除了简短的总结外,还附了两份名单,一份是北上人员,一份是补位人员。

当朱棣看到补位名单时,表情忽然一变,原本舒展的眉头骤然微蹙。

“看燕王这表情,难不成是有坏消息?”

姚广孝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

“补位名单有点问题。”

朱棣随手将信纸递给了姚广孝,后者看了眼后,矍铄的眸子微微闪烁。

“崇山候李新,永平侯谢成和全宁候孙恪三人竟然不在名单之上,这....”

这回,连向来号称神机妙算的道衍和尚也一阵错愕,不太明白为何会变成这样。

此番针对蓝玉的计谋,是他与燕王一同定下,也曾推断过,若五军都督府出现空位,蓝玉等人会将谁推上去。

李新、谢成、孙恪还有张铨。

两人认为,这四位至少有三人能高升,可如今的结果却只有张铨一人。

“燕王,这江阴侯吴高,宁远侯何福,还有瞿能三人,也是淮西勋贵集团的人吗?”

相较于朱棣,姚广孝对大明武将体系的了解要差了不少。

“三人确实皆淮西出身,但与蓝玉、冯胜还有傅友德的交集并不多,若非要说是谁的人,那便是父皇的忠实拥趸,大明真正的忠臣。”

这便是朱棣蹙眉的原因。

这可是三个正二品以上的实权职位,蓝玉等人竟然放手了?

“燕王,吴高三人在军中的权势如何?”

姚广孝略微思考一番后,看着朱棣问道:“说的直白点,他们三人手里握有兵权几何?”

“何福三人在军中的影响力应该不算大。”

朱棣如实回话,紧随着皱着眉头呢喃道:“看来,应天府发生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放弃李新三人,继而选了何福三人补位,这里面颇有种被逼无奈的味道。”

姚广孝捋着胡子,淡笑道:“看来,除了燕王外,蓝玉还有一个更棘手的敌人需要应付,而他这次明显败了。”

“吴高三人上位,明显是被迫妥协的结果。”

“谁有兵权,谁话语权就大,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实权位置虽然落在了瞿能等人手中,但由于他们手中兵权有限,对蓝玉等人而言,损失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燕王殿下,虽然你不愿意听,但老衲还是要多嘴一句,莫要轻视那位隆泰帝。”

再次听闻这话,朱棣并未第一时间反驳,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因为这次的事情,确实太诡异了。

大侄女在暗中出手?可她真有这种能力吗?

见燕王这次并没第一时间反驳,姚广孝心中微喜,淡笑道:“老衲知晓燕王很难相信,且若是那位隆泰帝有心隐藏,寻常手段也根本无法分辨真假。

毕竟,有那位被太祖皇帝以‘内秀于心,外毓于行’这八个字评价的江都公主在,无论隆泰帝做出什么惊人之举,都可以由她背锅。

恰因如此,蓝玉等人必然被迷惑,继而对隆泰帝放松警惕。

因为女眷不得干政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更何况江都公主已然成年,蓝玉等人想要将她从隆泰帝身边弄走,轻而易举......”

“你想做什么?”

朱棣打断了姚广孝的话。

“当然是提醒一下蓝玉,若老衲的猜测为真,继续这样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这位凉国公就得被玩死。”

道衍和尚那双矍铄的老眼微微眯起,庄重的道:“相比起头脑简单的蓝玉,这位隆泰帝可要难对付多了,到时候,燕王的大业....”

“大师若再说这等大逆不道之言,可就别怪本王与你断交了。”

朱棣横眉冷对,神色肃然的打断道。

“是老衲失言。”

姚广孝当即打住,紧随着又问道:“那还需要提醒蓝玉吗?”

“那是大师自己的事情,与本王无关。”

话罢,朱棣转身离去。

看着燕王离去的背影,姚广孝眼角的褶子缓缓堆叠,他笑了。

这位燕王殿下,终归还是动心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