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1章 有趣
这座八卦城,实际是一个“大本营”,诸军严格遵守了他的旨意,除出入口外,其余六个方向对应了六座城寨,每一面墙的城门,对应通往他们城寨的路,模拟运输的粮道。
锦衣卫假扮的游骑,劫掠的就是这个粮道。
嘉靖一声令下,六军各自带着两日的口粮开拔,兵部职方监督,确保没有人多带。司礼监也派出了监察太监,每军十人,攻防时候必须都得有司礼监监察太监参与督战,然后双方对照,确保结果真实。
“陛下,这攻防战事要持续五天,您是全程都在,还是晚上回宫啊?”黄锦小心地问道,演武的事情,他不是发起者,也就不知道这里面的尺度。
“朕晚上回宫,白天在这儿看看热闹,晌午就准备烤羊吧,多准备些,留在这里的人人有份。”
“谢陛下恩典。”黄锦谢恩,使了个眼色,自有下属去办这些事。
“陛下,这是六方的主副将名单,从现在开始,演武就算开始了。由于这次没有设置详细的规则,权以抢到军旗为定,所以谁攻谁防,怎么攻,怎么防都是不一定的事情。相距都不远,随时都会有探马回报,有兵部的主簿统计在册,供陛下预览。”
“嗯。”嘉靖翻着名单,中军都督府王守仁为主将,徐延德为副将。而左军都督府是朱晖为主将,神周为副将。右军都督府郭勋为主将,方献夫为副将。前军都督府是安边伯许泰为主将,马昂为副将。后军都督府是李棕为主将,没有副将。御马监主将为高忠,副将竟然是张永。
“这副将是怎么回事?”
“陛下,中军都督府原本是有左都督英国公张仑,右都督定国公徐光祚两人,但张仑在陛下登基之前,被杨廷和清洗,改任南京守备了。所以中军只有一个都督,而定国公又因病请假两个月,所以他请兵部侍郎王守仁作为主将,他的儿子徐延德为副将。”
“右军都督府是因为,原本的左都督是江彬,如今江彬已死,又无补缺,所以右都督郭勋做了主将,请兵部员外郎方献夫做了副将。”
“后军都督府是因为原本的后军左都督是朱寿,所以……”
嘉靖会心一笑,道:“看来朕也该在这名单上,要不朕就改个名字,加入陆炳那边吧。”
“哎呦,这可万万不可。”黄锦吓得跪在地上:“陛下龙体贵重,岂可以身犯险,这次演武虽说兵刃都是不开刃,箭矢都是拔了头的,但打在身上还是疼啊,陛下万万不可,否则臣没法跟两位太后交代啊!”
“瞧给你吓的,朕就随口一说。”
“报——”
这时,一个穿了一身红,背后背着一面黄色令旗的校尉驰马入城,高声喊道:“右军主将郭勋半路分兵,亲率一千骑绕小路,半路截杀前军,前军损失三百,主将许泰奋力搏杀,率军冲入城寨!”
“报——”
“右军主将郭勋返城途中遇中军阻击,损员一百五十!”
“报——”
“游骑(锦衣卫)劫掠左军粮草,左军损员过百,粮草折半!”
“有趣!把舆图拿来!”嘉靖喊了一嗓子,黄锦赶忙把舆图铺开,嘉靖拿起笔,在舆图上记录诸军情况。这刚开打不到一个时辰,各方就互有损失了。
“怪不得先帝如此好武,这太有趣了!”
嘉靖不由得想起自己前世在大学寝室里玩文明6的感觉了,这种开了上帝视角俯视众生的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两个时辰后,通报渐少,嘉靖站在高台上四望,各寨都升起了炊烟,看来是都成功回到了寨中,开始造饭了。
旁边兵部的人在紧锣密鼓地记录“伤亡”和损耗情况,虽说以夺旗为定,但这些数据也是各军能力的体现,非常有参考价值。
嘉靖看了眼名单,道:“各军均有折损,唯御马监安然无恙,莫非是各军看高忠是朕身边的人,不好下手?”
“陛下想知道情况,臣传一个监军来就知道了。”
“传!”
黄锦派人快马出去,羊也烤熟了,御马监那边的监军就回来了。
“回陛下的话,刚出城,主将高忠就命探马分批四出,各携带响箭一枚。左军和后军的攻击意图被提早发现,主将高忠又各命二百人,扮做左右两军遭遇,引起响动引来左右两军主力,随即撤出,仅有十五人受伤。”
“人才!”嘉靖大喜,道:“行了,赐你根羊腿,回去吧。”
监军谢恩告退而去,嘉靖对黄锦道:“你推荐的这个高忠,确实沉稳有才,朕本以为高看他了,没想到还是小看了,若他不是太监,便是做个大将军也可啊。”
黄锦赶忙道:“谢陛下夸奖,臣觉得,相比做大将军,他更希望伺候在陛下身边。”
忽然,远处传来炮声,黄锦吓了一跳,赶紧把嘉靖护在了身后:“护驾!护驾!!”
“叫唤什么,那是神机营的炮,朕不是允许他们各带三百神机营了么,有炮不是正常?再说这炮弹都是没装炸药的,声音大,伤不到人。”
“那也是炮啊,陛下还是回宫吧。”
“朕不走,这么有意思的事儿,再看会儿。”嘉靖站在高台最高点眺望,也瞧不见具体情况,心想要是有个望远镜好了。
欸?那就做个望远镜不就完了,说干就干,嘉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望远镜的轮廓,又画出来“凸凹”两种镜片,他的物理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搞不清楚到底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了。
“把这个送去造办处,让他们用铜作主体,内部涂黑,两端用水晶磨出合适大小的镜片,反复尝试,给朕做一个能放大远处景物的东西来。此事机密,若是传出去了,仔细自己的脑袋。”
“喏,臣这就去办。”黄锦接过图纸,派心腹亲自传旨,刚嘱咐完,又来个通报的校尉:“报——后军城寨被破,主将李棕被俘,中军夺旗三面,右军夺旗一面!两军夺旗后各自退走,后军主将李棕遭右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