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大城市的特殊性及其建构
关键词:大城市 精英主义 常住人口 属地化
在中国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论的焦点: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到底应该以户籍人口为基础还是以常住人口为基础[1],两者的差别将直接影响外来人口权益的保障。目前,主流的观点仍是以户籍人口来配置公共资源,所以改革的方向仍是通过给外来人口落实户口,实现其市民待遇。但这一理念遭遇的现实困境是,仅在中小城市和小县城开放户籍,比如只开放50万人口以下的二、三线小城市[2],这与目前大量外来人口涌向大城市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大城市普遍通过抬高户籍门槛来缓解公共资源配置的压力(也就是精英主义的外来人口吸纳原则),这导致大量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中的普通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是一个必须直面且日益严峻的问题。
本章希望结合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大城市的特殊地位,探讨大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纳除了抬高户籍门槛这条路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更为灵活和人性化的原则可以结合使用,以便能够在城市人口规模和外来人口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