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夺命旋梯
听了林教授的话,我内心满是震撼,原来这里真的是一座秦代古墓。回想初见那些文字时,那股熟悉感有了出处,曾经在网上浏览古代文化资料时,确实对秦代文字有过惊鸿一瞥,只是当时走马观花,如今亲眼所见,历史的厚重感才真切地压在心头。
手中灯光昏黄黯淡,在这狭小的墓室里勉强撕开一片昏黄。四周没有灯台,黑暗像一块厚重的幕布,将我们紧紧包裹。这墓室不大,却刚好容纳我们这一行人。墙壁上爬满密密麻麻的秦文,它们像是历史的密语,无奈我却一个字都无法解读。
我下意识地抬头,只见墓顶悬着一排黑乎乎的东西。“这上面挂的是什么?”我满心疑惑,出声问道。林教授闻声望去,嘴角上扬,笑着解释:“上面挂的是腊肉。”“秦朝就有腊肉了?墓主人还爱吃腊肉?”我瞪大双眼,声音不自觉拔高。
林教授推了推眼镜,神色温和,耐心讲解:“腊肉的历史可比秦朝久远得多。相传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他。咱们熟悉的湘西腊肉,更是源远流长。古代湘西地区,人们为长久保存肉类,摸索出独特的腌制熏制方法。先将肉用盐腌制入味,再用烟火慢慢熏烤。这样做出的腊肉,保存时间长,味道还特别好,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醇厚。后来,这种技艺代代传承,成了湘西的特色美食。”听完林教授的话,我对古人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时,领头的大汉满脸不耐烦,扯着嗓子吼道:“老头,别啰嗦了,赶紧过来把下一道门打开!”林教授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走向那扇紧闭的石门。这扇门厚重古朴,上面刻满秦字,也只有林教授能解读其中奥秘。
林教授凑近石门,眼睛紧紧盯着门上的文字和图案,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转头看向冉小军:“小猴子,你来搭把手。”冉小军身形瘦小灵活,得了这个外号,听到招呼,立刻跑过去。林教授指着门上一处隐蔽角落,低声交代几句。冉小军心领神会,手脚并用,像只敏捷的猴子,顺着石门缝隙和凸起处攀爬而上。他在高处摸索一阵,突然用力一按,“咔嚓”一声,石门机关被触发。紧接着,林教授在另一侧转动一个齿轮状装置,伴随着沉闷声响,那道巧夺天工的机关大门缓缓开启。
门刚打开,一股裹挟着尘土和腐气的寒风汹涌袭来,冻得我浑身一颤。我赶忙用手电筒照向门外,可外面漆黑一片,手电筒的光如石沉大海,根本照不到尽头。就在众人疑惑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墓室里的烛台竟瞬间全部点燃。原来是开门后,新鲜空气涌入,与烛台里的特殊物质产生反应,才让烛火瞬间亮起。
刹那间,整个空间亮堂起来,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得合不拢嘴。这里空间极其巨大,目测方圆有500米宽,100米高,宛如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正中央矗立着一座小山,山上郁郁葱葱,在这封闭的古墓中显得格格不入。一条长长的楼梯从山脚蜿蜒盘旋至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宫殿,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在烛火映照下,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终于到最后一步了!”领头的兴奋大喊,随后恶狠狠地看向我、刘子洋和冉小军,“你们三个,在前面探路!”无奈之下,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前行。我留意到那些烛台,竟是人形石像,它们双脚跪地,双手高举过头顶,托着盛满油的碗,姿态虔诚,仿佛在默默守护这座古墓。
我们小心翼翼地朝小山靠近,踏上楼梯。楼梯由巨大石板铺就,每一块都刻满精美的图案,龙纹蜿蜒盘旋,凤纹展翅欲飞,还有神话传说里的场景,生动逼真,让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我们一步一步往上走,每一步都格外小心,生怕触发机关。
当走到楼梯一半时,变故突生。整条楼梯剧烈震动起来,脚下石板摇晃不止,周围空气仿佛也被搅得扭曲变形。我心里暗叫不好,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震动越来越剧烈,像是有一双无形的大手,要把我们甩下楼梯。抬头望去,只见头顶中央倒扣着一个巨大的天锅,直径足有100米。那锅体在震动中摇摇欲坠,一旦掉落,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楼梯两侧墙壁上,也开始浮现奇怪的符号和图案,随着震动闪烁诡异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墓最可怕的秘密。
震动中,刘子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他惊恐地大喊:“这是怎么回事?咱们不会要命丧于此吧!”冉小军脸色惨白,紧紧抓住楼梯扶手,声音颤抖:“太可怕了,这楼梯不会塌了吧!”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喊道:“大家别慌,先站稳脚跟,看看能不能找到停止震动的办法!”
林教授在后面大声提醒:“大家小心,这些震动和符号说不定和古墓机关有关,千万不要轻举妄动!”然而,领头的大汉却不管不顾,在后面催促:“别磨磨蹭蹭的,赶紧往前走,找到宝藏就没事了!”
我们在剧烈震动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充满危险。楼梯的震动让我们站立不稳,只能互相搀扶。周围的符号和图案愈发闪亮,仿佛在发出警告。那巨大天锅的阴影笼罩着我们,像一把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