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心照不宣
谢榕屿的马车停在赵府门前。摇着玉骨扇似已等候多时:“沈大人今日可带了戏台子?小爷我可等着看嫡庶相斗的好戏呢。”
沈知意打着呵欠没搭话,目光落在马车里的香炉上。
香烟袅袅中,赵玉颜已换上茜色襦裙,九珠金簪在晨光中刺得人眼疼。与昨日不同的是,簪尖竟换成了纯银平头。
“二梳梳齐眉”
话音未落,侧门突然传来环佩叮咚。
苏婉柔捧着茶盏冲她挑眉:“听闻沈大人连嫡女簪制都不懂?我青洲贵女向来用九珠...”
“啪!“
《官媒配饰册》拍在香案上,沈知意的指尖划过“青洲下辖县”那页:“本县自三年前便以五珠银簪为制。”
苏婉柔脸色一白,反嗔道:“沈大人昨日不是说要去查及笄礼簿?可查到些什么不对呢?”她笑着看向赵玉瑶。
恰在此时,李承渊带着礼房书吏闯进来:“赵府女眷的及笄礼簿在此...赵府嫡庶女的八字确有改动!”
“不可能!”赵玉颜猛地转身,袖中“叮”地滑落一支银簪,尖端还凝着暗红痕迹。
谢榕屿玉骨扇轻挥,银簪“当啷”坠地:“赵大小姐这是要表演暗器?”
沈知意弯腰拾簪,她忽然扯开赵玉瑶衣袖,腕间红痣在日光下清晰可见:“按洗三礼记录,这是原配夫人的血脉标记。”
“你血口喷人!”赵玉颜抓起金簪扑来,却被谢榕屿用玉骨扇敲中手腕。
沈知意趁机亮出官印,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嗣女身份存疑,婚配权归宗老!赵玉瑶,今日我以官媒之名,行嫡女簪发礼!”
当五珠银簪插入赵玉瑶发间时,主母刘氏冲向供桌,却被李承渊截住去路。他手中契约在火盆上展开,露出吏部私章的朱砂印:“将庶女转卖盐商...夫人好大的胆子。”
此时却早已不见苏婉柔的踪影。
“怎不见赵忠印?”
“回禀大人...老爷尚在朝堂,还未回府...”
“后院着火,躲得真快啊。”
“不!不是我...”刘氏踉跄着后退,撞翻了香炉。
“来人,将主母刘氏与赵玉颜带进大理寺,明日我将亲自审问。”李承渊将卖身契放于木匣,示意手下收好。
沈知意望着满地香灰轻笑出声,许是一夜未睡,眼前突然一黑险些栽倒。
谢榕屿忽然凑近,折扇接住歪倒的身子:“沈大人可需扶持?小爷的肩膀...可比令牌好用。”
他转头看向李承渊,对方也正死死盯着他。
书房里,李承渊案前烛火明明灭灭。沈知意扣门。
“进。”
“看来是记住规矩了?”李承渊抬眼见其端茶而立。
“为何帮我?”她将沾着夜露的披风掷在椅上。
李承渊握笔的手顿了顿,笔尖在宣纸上洇开小团墨渍。不语,却将案头青瓷笔洗往内侧推了推。
“李大人书房中的画像…”沈知意指尖掠过宣纸一角,忽然抬眸,“莫不是哪家姑娘让大人魂牵梦绕?”
“以大人的身份,纵是嫦娥仙子也该踏云而来才是。”她故意将“身份”二字咬得极重,眼尾微挑时看见李承渊握笔的指节骤然收紧。
“你倒聪明。”李承渊起身,墨香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
沈知意后退,却不想撞在博古架上,玉瓶里的孔雀翎扑簌簌掉了两根。
他长臂撑在她耳侧,烛火将他睫毛的影子投在她锁骨处,“沈大人未觉自己僭越了?”
她喉间发紧,望着他紧绷的下颌线:“大人说笑了,民女不敢,只想替大人排忧解难。”
话音未落,“沈大人这般刨根问底...”李承渊突然扣住她腕子抵在博古架上,玉镇纸“当啷”滚落,“莫不是要替本王说媒?”李承渊忽然抬袖扫灭案头烛火,黑暗里只余彼此交错的呼吸。
沈知意后腰抵上冰凉的青瓷花瓶,鼻尖萦满他衣襟上的龙涎香,“若大人真有心上人...”尾音突然被拇指按在唇上。
此时窗外一只夜枭掠过,尖啸声里李承渊的脸越靠越近,温热气息拂过耳垂。沈知意在慌乱中紧闭双眼:“大人若再近半寸...!”却不料肩头一沉,李承渊竟将整个身子压了过来,踉跄着栽倒她肩头,喉间溢出极轻的叹息...
“赵桉!”她红着耳尖去掰腰间铁臂,却听见廊下传来极力压抑的笑声。赵桉憋着笑将李承渊扶走。
官衙飘着新研的松烟墨香,沈知意揉着发酸的手腕跨进门。
才在位子上铺开庚帖,就见温钰抱着一摞婚书摔门而入,檀木珠串在廊下断成一片:“沈知意!你好大的胆子!”
婚书拍在桌上时扬起细尘,“私自退婚?”温钰尖细的嗓音惊飞了檐下燕子,“你可知侯府递来的退婚帖印着四品官媒印?若是传出去说官媒衙棒打鸳鸯...”
“可他们二人本就无意!”沈知意将手里的庚帖重重拍在案上,“二人皆未互生情愫,只是双方父亲酒桌之约,这般捉弄...为何不尊重当事之人,偏要按死规矩来?这便是官媒存在的意义?”
温钰还要争辩,却被媒官咳嗽声打断。
媒官捋着羊角胡走向二人,目光在沈知意腰间玉佩上停留片刻:“圣上赞你破了刘三娘中毒案,水泉镇那对新人还送了谢礼来…”
沈知意刚松口气,却见他猛地一拍惊堂木,“但私改婚书乃官媒大忌!若被御史台参一本,你我都得摘了官帽!莫仗着与王爷和世子爷关系交好就可为所欲为!”
“这一月内,你不许接任何庚帖,重新参加官媒试!回去先将官媒规训抄上三遍。”媒官甩袖离去。
沈知意内心摇摆:从前世就向往已久的官媒,这个决定如今到底是对是错...但若只要身为官媒一日,就要多为女子牵引良缘!
掌灯时分,沈知意伏在案头抄《媒氏典章》,烛花爆了三次。
窗外忽然掠过黑影,她抬头时正见李承渊斜倚在月洞门处,“李大人是来看笑话的?”
他却弯腰捡起她掉落的簪子,在烛火下转出细碎银光:“明日我让赵桉送箱徽墨来,抄起字来省力些。”沈知意正要讥讽,却见其抬手将簪子插入她发间。
墨香混着梨花香在夜色里漫开,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府外更夫敲了三更,李承渊的身影已消失在游廊尽头。
抄完最后一个字时,沈知意摸着发酸的手腕站起来,可这才是第一遍。
官媒衙的铜钟敲过巳时,温钰捏着合婚帖子在廊下来回踱步。沈知意拍了拍袖口墨渍,温钰咬牙切齿,“你随我去侯府认错!这婚…得重新牵。”
沈知意打着呵欠,无奈地摇头:谢榕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