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4章 收到木簪

睡前,三郎和四娘将一家人的花灯摆成一排,六盏花灯在床头长凳上闪烁着温暖的光芒。灯影摇曳间,映照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

“阿娘,你看这个像不像天上的星星?”四娘指着自己的花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柳芸轻轻抚摸着幺女的发顶,柔声道:“是啊,像极了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

“我的呢?我的呢?”三郎也凑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夸奖。

“你们的花灯都很漂亮。”柳芸看着六盏花灯,每一盏都承载着不同的心愿与期待。

大郎的花灯庄重稳重,二郎的别出心裁,三郎四娘的天真烂漫,就连韩宇那盏看起来歪歪扭扭的花灯,此刻在她眼中都显得格外可爱。

两个小家伙枕着手背,看着花灯入睡,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意。柳芸轻手轻脚地为他们掖好被角,目光在昏暗的房间里逡巡片刻,这才轻轻带上房门。

清晨,柳芸早早起身活动筋骨。院子里的晨露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她站在天井中央,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每日的晨练。

韩宇却躺在地铺上哼哼唧唧,浑身酸痛得连翻身都困难。昨日的较量让他吃尽了苦头,此刻只能可怜巴巴地望着房梁发呆。“

大郎,二郎。”他有气无力地唤道,“去厨房让穆大娘准备早饭。”

两个儿子乖巧地应声,拿着菜篮往厨房走去。韩宇看着他们的背影,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用过早饭,柳芸坐在铜镜前梳头。镜中倒映出她清秀的面容,眉宇间还带着些许疲惫。

正当她出神之际,大郎二郎蹑手蹑脚地靠近了。两个小家伙手心里各攥着一根木簪,趁她不备,飞快地塞进她手里就跑开了。

动作之快,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柳芸愣了一下,低头细看手中的木簪。这是用上等的酸枝木精心雕刻而成,顶端还用彩线缠绕装饰,从橘到红的渐变色彩,宛如晚霞洒落枝头。

簪身光滑细腻,显然是经过反复打磨,每一道纹路都透着匠心。

“这是给我的?”柳芸朝着天井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喜。

躲在假山后的两个小少年轻轻应了一声,红着脸偷偷观察她的反应。

“谢谢,很漂亮。”柳芸的声音温柔得像春风拂面。

三郎和四娘这时也闻声赶来,四娘一把抱住柳芸的胳膊,撒娇道:“阿娘快戴上,让我瞅瞅合不合适!”三郎也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柳芸刚盘好的发髻,期待之情溢于言表。柳芸莞尔一笑,当着四娘的面,把两支木簪错落有致地别在发髻一侧。

木簪与黑发相得益彰,更衬得她肤若凝脂。

“哇!”四娘惊叹着抱住柳芸,“阿娘像仙女一样美!”柳芸被夸得心里甜滋滋的,转头看向捧着脸的三郎:“真的好看吗?”“阿娘你一定要一直戴着,太好看了!”三郎使劲点头,小脸因为激动而泛红。

柳芸笑着看向天井,大郎二郎也在疯狂点头。她摸了摸头上的簪子,干脆把往日里总戴着的灰蒙蒙头巾收了起来:“好,这玩意我打算一直带上。”

兄弟俩面面相觑,脸都红了。这可是他们在比试中赢来的彩头,没想到会让后娘这么开心。韩宇趴在桌上,幽怨地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他觉得吵闹,可又控制不住地多看了柳芸几眼。不得不承认,这恶妇今天确实美得不像话。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韩宇赶紧闭上眼睛。他还在生气呢,浑身的酸痛可都拜她所赐!

可是那抹倩影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烦躁不已。等他再睁眼时,门前已经空无一人。韩宇气得砸了下桌子,随即因为手上的疼痛龇牙咧嘴,后悔自己的冲动。

柳芸带着四个孩子来到府城书局附近,租了个摊位准备做生意。

春日的阳光温暖宜人,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四个孩子的书箱很快引来不少路人驻足。

大郎的书箱功能齐全,暗匣、雨伞、手炉一应俱全,巧妙的设计令人称奇。

三郎四娘的书箱小巧可爱,上面画满了童趣图案,惹得路过的小孩子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二郎的则是改良版,增加了肩带和折叠桌面,实用性更强。

“咱们整个实践课玩玩,”柳芸笑着说,“晚上就不用写读后感了。”

“好!”四个孩子异口同声地欢呼,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大郎立刻指挥着摆好摊位,把书箱当凳子,支起二郎的折叠桌板,摆上文具。他做事认真仔细,每样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柳芸看着大郎在挑选毛笔,悄悄叫过二郎:“去把四娘书箱里的墨韵匣拿来。”

二郎眼睛一亮,他立刻明白了阿娘的用意。这可是阿娘设计的新式墨韵匣,用门轴代替合页,跟普通的抽拉式笔匣大不相同。

这种设计不仅方便取放,还能防止墨汁洒漏。很快,摊位前就聚集了不少人。

有人对书箱感兴趣,有人被墨韵匣吸引,更有人被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打动。

柳芸耐心地为每个顾客讲解,孩子们也都积极地帮忙。

“这书箱真是巧思,”一位老者赞叹道,“不知道可否定制?”柳芸微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您若有特殊要求,我们都能按照您的想法来做。”

“那墨韵匣呢?”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问道,“这设计很新颖。”二郎立刻拿起墨韵匣,熟练地展示其功能:“这是我阿娘设计的,您看这个门轴...”

柳芸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太阳渐渐升高,街上的人流也越发密集。柳芸的摊位前始终围着不少人,有的是来买东西的,有的只是驻足观看。

四个孩子虽然忙得满头大汗,却都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