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神豪系统才到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1章 投资人

此时,霍静云还开着直播呢,弹幕开始刷起。

“花钱多才能做得好啊,没毛病,说的我想去看看了。”

“哈哈,这什么人啊,这不是给竞争对手打广告嘛,本来还不知道这里重金打造,现在都知道了。”

“醋坛子打翻了,每一个字都沾着酸呀!”

……

霍静云倒是比弹幕里想的多一层,看来背后金主不可小觑,之前见到的年轻人肯定是年少多金的土豪了。

至于是不是人傻钱多,霍静云持否定态度。

能请来梁宽大师合作餐厅的人,能是瞎胡闹么?

就凭梁宽大师坐镇的餐厅,再加上儿童乐园和本就有格调的乡村小院,盈利能力应该不错吧?

霍静云不是业内人士,对此不发表什么意见。

“谢谢这位先生的回答。”

她把镜头挪开,觉得还是不要乱采访的好,如果有人吐槽些乱七八糟的,直播内容就搞得太尴尬了,她可没忘了自己的使命。

推广优秀的民宿和酒店。

这是霍静云做这个账号的初心。

一番体验下来,槐石静山院绝对值得夸赞,不但餐厅美食性价比超高,居住环境和外部环境优美,就连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

满脸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不会过度服务,恰到好处。

她一番观察下来,服务人员如果遇上健谈的客人就会话多一些,如果客人不愿意说话,他们就做好基本引导,不会胡乱开口。

还有很多其他细节的地方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

总之,霍静云的体验很好,觉得此行大有收获,又找到一家良心民宿。

直播任务完成之后,她就来了一次沉浸式体验,放松身心,完全享受在这个古老村子里的静谧时光。

古槐树下,时光静静流淌,夜幕降临,灯光亮起,夜晚的氛围更加幽静。

这里绝对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霍静云感叹。

周末告别忙碌,可以来这里放松身心,告别喧闹,享受宁静,此乐何极。

试营业持续三天,三个院子接待的三波客人,除了吐槽成本的同行之外,所有人都觉得这里物超所值。

暴露的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蚊虫问题,这些都不用林庆生说什么,民宿运营的人员就提出了预防措施。

一切都很顺利。

剩下的就是加紧宣传事项和对接旅行社方面的事了,在廖宇的统筹下,心宇公司小伙伴们都加班加点,顺利推行。

林庆生也没亏待他们,工资按业内最高水准,加班三倍加班费,并且全凭自愿,公司内部氛围很好,各种补助和福利也都尽可能多。

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就这样槐石静山院很快就走上正轨,开业大吉。

等槐石静山院开业之后,按理说林庆生应该重视民宿定星的事情。

事前林庆生对此很是重视,此时民宿开业了,反倒没那么在乎了,也许是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什么结果都能接受了。

林庆生做事的态度只遵循六个字:尽人事、听天命。

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了,如果事情不成,那就是老天的意愿,好坏都要学着接受。

一些背后灰色偏门的手段林庆生是不会做的,路偏了早晚会受到反噬。

自己有系统,有托底的,大可不必太过强求。

民宿定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出结果的。

把民宿定星的事情抛开,林庆生的重心就放到了投资公司的事情上,小姑林艺已经把公司的架子搭了起来。

涉及到投资公司的事情,林庆生认为自己没有经验,小姑林艺也是,这就需要找一个有经验的人接触接触了。

林庆生随即就想到了之前西山民宿发展会议开始之前,那个自己打广告的民宿投资人刘猛。

林庆生有所接触的人就是这位刘猛了,不知道他人如何,最好是先了解一下,这个事情要提上日程,有空和小姑一起接触一下对方。

刘猛的名片林庆生还有保存,打定主意,他就照着名片上的电话打了过去。

“喂,刘总好,我是林庆生,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

“哈哈哈,记得记得,林总的槐石静山院刚刚开业,我收到邀请函了,人在外地考察项目,没能赶回来到场恭贺实在是遗憾啊。”

电话那头刘猛的声音听着豪爽,好似真的很遗憾似的。

真真假假的话林庆生当然不会戳穿,他顺势道:“我也想到刘总的樊下听花去看一看呀!听说您那边有京西十八潭的美景,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真是遗憾没有在那边做一个小院子。”

“哈哈哈,不是我自夸,我那边地理位置确实好一些,不过景点周边的村子也多,要做民宿的也不在少数,林总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作合作?”

林庆生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要搭上刘猛的线,通过合作接触来熟悉套路的。

本来想把话题往那边引导一下,没想到两句就说到点上了,自然欣喜。

“可以啊,刘总有什么好的项目么?”

刘猛没想到自己随口一提,这边林庆生还真的有意,他语气也郑重了一些。

“林总真的有意合作?我们可以见面谈一谈,我手上还有好几个项目,靠我个人肯定是吃不下的。”

“好,那咱们就见面聊聊。”

“嗯……那就明天上午?来我这里,正好带林总看一看这里的环境。”

“可以,那我们就明天见了。”

“好好好……明天见。”

电话挂断,林庆生立刻把这个事情通知了小姑林艺,打算明天二人一起去一趟。

接触刘猛不是目的,如果刘猛人不错,那就多一个合作伙伴,如果人不行,那么就只作为一个学习对象也是好的。

需要成长的人不仅仅是小姑林艺,林庆生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

以林庆生多年的工作经历来看,若是想快速了解和进入一个行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接触业内人士,去看、去听、去想、去做。

自己闭门造车,靠空想是没办法进步的。

很多人有时候陷入方法论和外在技巧的陷阱里,殊不知付诸行动才是成长最快的。

所谓做中学嘛,必须先开始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