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当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在美国也要进流水线

“不,我可从来没有打算放弃!”

方澈斩钉截铁般的说道。

虽然要完成汉密尔顿交给自己的任务很困难,但是他已经有了头绪。

30天之内击败英国人开的工厂,这并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管家也对方澈的反应很意外,但他很快反应了过来,说道:“既然这样,那么路易十六先生就跟我来吧。”

跟随管家进了工厂,这里到处堆放着木材和加工好的零件,几个工人正在搬运制造好的纺纱机。

“路易十六先生,我们的工厂有46名熟练工人,他们已经干了好几年了。”

“46名工人一个月只能制造80台的纺纱机吗?”

方澈对这个数字感到意外。

管家解释道:“每台纺纱机从木头变为机器都很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其中有些工序很容易出错,一旦一道工序出错了的话就会浪费掉工人很多时间。”

方澈敏锐的察觉出了问题:“你的意思是说,每个工人都要从头到尾制造一台纺纱机,每个人都要熟悉每一道工序?”

“当然是的,难道工人不就是要这样吗?”

管家没想到方澈竟然会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

方澈走到工厂的高处,从上到下俯视整个工厂,发现果然如管家说的那样,工人都是隔开的,每个人都在单独制造一台纺纱机。

“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效率是多么低下吗?难道没发现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然后再组装才是最高效的方式吗?”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流水线式的工厂,方澈这才意识到流水线生产模式要等到100多年后才被发明出来。

现在的工厂还在使用效率低下的个体生产方式。

“管家!管家!”

“路易十六先生,您有何吩咐?”

“汉密尔顿说让我击败对手的工厂,是不是意味着在这30天里所有人都要听我的?”

“当然。”

方澈说道:“既然这样,那我要求招聘工人。”

“先生,46个工人确实没能让工厂满负荷运转,我们还可以再招聘十个工人,如果再多的话工厂就放不下了。”

管家对方澈的做法并不意外,毕竟增加人手是最简单的提高产能的方式。

但是方澈却摇了摇头说道:“十个不够,我要招一百个!”

“先生,您太胡闹了!这一百名工人可没有待的地方啊!”

管家连忙劝阻方澈,心想我可不能让汉密尔顿先生的工厂被这个路易十六毁掉。

“不,这一百个只是第一批工人,之后我还要招更多。”

管家反驳道:“路易十六先生,您不能这样!”

方澈叹息道:“想不到就连汉密尔顿先生都说话不算话,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既然这样,那我就直接去找汉密尔顿,让他亲自下令。”

“好吧,好吧。”管家最终屈服了,但紧接着说道:“我可以满足先生您的要求,但我会把这里的一切都报告给汉密尔顿先生的。”

“没问题。”

随后,方澈又让管家将制造一架纺纱机的流程写了下来。

“路易十六先生,这可是我们工厂的机密,您可千万不要将它泄露出去啊。”

“知道了。”

方澈心中很是不屑,这个流程很快就要变成老古董了。

回到旅馆以后,方澈立刻开始拆解纺纱机的流程,他要为纺纱机的做一个合理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而在另一边,管家正在向汉密尔顿报告今天发生的事情。

讲完之后,管家哭丧着脸道:“汉密尔顿先生,您可不能让那个路易十六这样胡闹下去啊,要不然这家工厂要不了一个月就会被他给败光了!”

汉密尔顿听完管家的哭诉,安慰他道:“不过是一家工厂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路易十六喜欢胡闹,那就让他随便闹。”

“要不了多久,法国就会派人来引渡他了。相比于损失一家工厂,我们更不能让路易十六待在美国。”

…………

很快,方澈便把流水线的流程设计了出来,一百名工人也已就位。

他下令重新设计工厂的布局,按制造流程进行分区。

每个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原本的熟练工人因为熟悉每一道生产流程,所以被方澈用来教导新来的工人。

“路易十六先生,您这样做真的会比原本更高效吗?”

管家得到了汉密尔顿的命令,已经无条件满足方澈的一切要求,但看到与原来大相径庭的工厂布局,以及工厂中密密麻麻的工人,还是疑问道。

方澈信心满满的说道:“当然。”

但很快,他就被现实打脸了。

看着第一天从流水线上下来的歪七扭八的纺织机,方澈感到很是无语。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管家幸灾乐祸的说道:“路易十六先生,看来事情并非如您想象的那样啊。”

方澈不甘心,亲自到流水线上盯了一天,果然让他找到了原因。

竟然是因为工人不熟练,每一道流程都有些许误差,导致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完全不能用。

方澈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等工人的熟练度上去了再对误差做出更精细的要求。

“托马斯先生,美国政府对您纺纱机工厂的特别拨款已经到位,希望您遵守我们的承诺。”

英国工厂主托马斯面前坐着一名议员,他轻轻抿了口咖啡,向托马斯说道。

“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托马斯摆了摆手说道:“我以前一直出于尊重汉密尔顿先生,尊重美国政府的想法才没有把汉密尔顿先生的纺纱机工厂给挤倒。但是想不到你们美国政府竟然主动要求我把他的那家工厂弄倒闭,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请求。”

“托马斯先生,这件事是国务卿杰斐逊先生亲自下的令,我们哪里能懂他们那些大人物的想法呢?”

“确实是这样的。”托马斯赞同道,“不过我认为不用我出手,过不了一个月那家工厂就会自己倒闭了。”

议员好奇道:“噢,为什么这样说?”

“根据我手下工人的观察,那家工厂已经连续一周都没有生产出新的纺纱机了,或许是他们因为工人太多,导致把工厂给挤坏了也说不定。”

托马斯还开了个玩笑,显示出他的心情确实很不错。

“哈哈哈哈,那样就再好不过了。”

正在这时,一名手下却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不好了,托马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