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群众的回响
大多亮以职业生涯为赌注,换来的三集之期,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消息传回剧组,片场的气氛,比之前更加压抑。
那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只剩下最后两次机会。
如果接下来的两周,收视率无法完成逆转,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项目的彻底腰斩,和大多亮的黯然离场。
而繁星事务所,这个刚刚诞生的事务所,也将成为整个行业最大的笑话。
……
丸之内,三菱商事总部。
午休时间,OL田中真纪子和她的几个同事,躲在茶水间的角落里,忧心忡忡。
她们人手一份最新的娱乐报刊,头版头条,都是关于《东京爱情故事》收视率惨败的报道。
“14.8%?怎么会这么低?”一个同事的声音里充满了不解和失落,“我身边的每个人,明明都在讨论这部剧啊!”
“是啊,”另一个附和道,“我昨天和客户开会,都忍不住聊起了莉香。大家都觉得她又可爱又让人心疼。”
田中真纪子没有说话,她只是看着报纸上,那张被特意放大的照片,铃木保奈美在剧中的灿烂微笑。
照片的旁边,是充满嘲讽意味的标题。
《无名新人的月九悲剧:大多亮的滑铁卢》。
她感觉,就像自己珍爱的宝物,被一群不懂的人,肆意地践踏和嘲笑。
“不行,”田中真纪子突然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们不能就这么看着。”
“我们能做什么?”同事们茫然地看着她。
“打电话!”真纪子说道,“去电视台的观众热线!还有,给杂志社写信!”
“告诉他们,我们喜欢这部剧!我们喜欢莉香!让他们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支持着他们!”
她的提议,像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这间小小的茶水间。
那一整个下午,三菱商事总部的这部电话,几乎没有停过。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田中真纪子和她同事们的行动,像一种无声的传染病,开始在东京的各个写字楼里蔓延。
她们通过大学时代的校友录、通过工作往来的传真,将自己写的支持信,发给了在其他公司的好友。
“如果你也喜欢莉香,请把这份心情,传递下去。”
一份传真,变成了十份。十份,变成了一百份。
……
富士电视台,总机房。
接线员们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传真机吐出的纸张,已经在地上堆成了小山。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名字。
一位年长的接线主管,看着这从未有过的疯狂景象,喃喃自语:
“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我见过粉丝为偶像包下报纸版面,见过他们为了演唱会门票彻夜排队。”
“但我从未见过有这么多人,会同时为了一部收视率惨败的电视剧,为了一个虚构的角色,投入如此真实的情感。”
……
繁星事务所里,气氛凝重。
铃木保奈美和织田裕二,在得知大多亮赌上一切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把自己关在休息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剧本,揣摩着角色的每一个细节。
自己接下来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表情,都承载着大多亮前辈的,沉甸甸的未来。
工藤静香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心乱如麻。
她见惯了行业的起起落落,也经历过被雪藏的低谷。
但从未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让她感到如此的无力和担忧。
她推开主角工作室的门。
藤原星海正坐在窗边,安静地喝着咖啡,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仿佛外界的风暴,与他毫无关系。
“星海君。”静香的声音带着她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我们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藤原星海回过头,看着她那双写满了不安的眼睛。
他没有立刻回答。
他站起身,走到她的面前,拉起了她的手。
“走,我带你去看样东西。”
他带着她,离开了事务所,乘坐电车,来到了涩谷。
他们站在那个人流量堪称世界之最的,十字路口的中央。
绿灯亮起,汹涌的人潮,从四面八方,向他们涌来,又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
穿着西装,行色匆匆的上班族。
化着精致妆容,结伴说笑的女孩。
背着吉他,眼神迷茫的摇滚青年。
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静香,你看。”
藤原星海在嘈杂的人声中,轻声说道。
“你看他们。”
“那个正在打电话的男人,他可能就是完治。他正在为工作和感情的事,焦头烂额。”
“那个正在和朋友大笑的女孩,她可能就是莉香。她的笑容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刚刚失恋的夜晚。”
“他们,就是我们的观众。”
“渡边秀夫和那些评论家,他们高高在上,他们不认识这些人,也不关心这些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只相信冰冷的数据和过往的经验。”
“但我们不一样。”
他握紧了静香的手。
“我们相信他们。”
“相信他们的感受,相信他们的心。”
“所以,我们不会输。”
工藤静香看着他,看着他那双在涩谷的灯火下,依旧平静而深邃的眼睛。
所有的不安和动摇,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她知道,只要这个男人还在,这艘船,就永远不会沉。
……
《周刊文春》编辑部。
高桥健的办公桌上,也同样摆着那份14.8%的收视率报告。
他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焦虑,只有一种见猎心喜的极度兴奋。
他身旁堆着小山一样高的,是刚刚从电视台内部线人那里,拿到的观众传真和电话记录的复印件。
“高桥桑,所有的数据,都指向《钻石之心》的压倒性胜利。我们下一期的报道,是不是应该……”年轻的助手试探性地问道。
“数据?”高桥健嗤笑一声。
他拿起一份传真,拍在了助手的面前。
那是一个女孩用娟秀的字迹写的,关于她如何从莉香身上看到自己的故事。
“你告诉我,这东西,是数据能分析出来的吗?”
他又拿起一份电话记录。
那是一个中年男人,用哽咽的声音,讲述自己如何被那首主题曲打动。
“这个,也是数据吗?”
高桥健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中闪烁着光芒。
“不,这些都不是数据。”
“这些,是人心。”
“一场数据与人心的战争,已经打响了。”
他知道,自己正处在一个时代的分水岭上。
而他,需要做出选择。
是顺应冰冷的数据,写一篇无关痛痒的跟风报道。
还是相信自己作为记者的直觉,相信那些最真实的人心。
他想起了那个在咖啡馆里,云淡风轻地,对他说“这个时代的电视剧太无聊了”的青年。
他笑了。
他拿起笔,在稿纸上,写下了自己下一篇特稿的标题。
——《不要数据,要爱情:一场观众的起义》。
他决定,站在Seikai这一边。
站在,人心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