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战前中苏、中德商约与贸易
翁文灏钱昌照呈我淡气
厂与卜内门等合作之利及化学肥料在中国之用途审查意见(1935年1月26日)
委员长钧鉴:
前奉钧座交由南昌行营审核处转发审查各件如左:
中国淡气厂与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合作之利原折一份;
化学肥料在中国之用途原折一份;
审核处呈核表二份。并附后列各件:
审核处签呈一份;
对于我国农业采用化学肥料之意见原折一份。
遵将各件详加审查,拟具意见,理合连同原件一并呈请鉴核。
肃此敬请钧安。
附缴原件六份并呈送意见一份。
职 翁文灏(印)、钱昌照(印)谨上
一月廿六日
附件一 中国淡气厂——与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合作之利
淡气厂之建设为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之一重要步骤,其须殚谋竭虑以求底于成功自属显著之事实。盖就商业之立场言,此举应辟中国财富之泉源;就技术立场言,可以定一化学工程标准,对于中国全部工业裨益实多;再就国家立场言,如属需要时对于国防尤可负担重要之使命也。
如发起淡气企业计划之中国实业家、银行家与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合作,则欲达到上述之目的固轻而易举。盖如两方能磋商而得互相满意之条件,如中国政府能对于资本及捐税允给以必要之保证,则卜内门、德孚两公司间对于淡气事业在技术上及商业上可贡献最大之力量也。
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对于促进淡气计划之成功,所能效力者共有四端:
一、资本之供给;
二、技术之协助;
三、商业上之合作;
四、农学研究上之合作。
以上可简述如左:
一、资本之供给
以充足之资本以作实业之投资为中国最大需要之一。至于淡气工业,不特创办时需要资本,即以后扩充发展以谋最优胜之成绩,亦无不在在需要资本。如卜内门、德孚两公司获得投资之保证,即可供给此种资本,且得彼等之合作,则此项工业之前途对于资本一方面将不足虑矣。
二、技术上之协助
凡有关系之人无不承认,中国淡气事业在创办伊始,绝对需要外国技术上之协助。如机械之设计必求诸国外,其购置也大部分亦必仰给于外国,且承造者无论为谁,待予以技术上最小限度之协助。如建厂发动或管理六个月至二年以后,如该承造者对于该厂并无投资,则关系从此断绝。反之如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合作成为股东,则彼等无比拟之技术,将继续可为中国实业之助而保持其最高效率。
总之,在紧急之际,此种协助之重要,实非言语所能表示。
三、商业上之合作
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在中国销售肥料历有年所,在此时期以内,已树立极称发达之销货组织。此项组织遍于全国,如利用此现成之销货组织,不必另起炉灶、多费劳力,诚大有助于中国之此项企业也。抑尤有进者,在若干时期内,以进口货补充中国出品,亦属必要。卜内门、德孚两公司既为主要之进口商行,则与之密切合作,中国得益必不浅,此显而易见者也。
但更重要可贵者,则为卜内门、德孚两公司与世界各大实业机关之商业关系,盖因此可予中国淡气工业以巩固及其它利益非单独所能获得者。
四、农学研究
卜内门、德孚曾在农学专家指导之下举办广大之计划,以谋决定中国各种农作物或各种泥土最适合之肥料,该两公司在许多其它各国亦曾举办同样之工作,此项工作所得之智识及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在其它各国所得之巨量经验,如再得吾国当局之合作,则有助于中国淡气工业岂不大哉。淡气工业之发达,尤完全与中国农村休戚相关焉。
共同合作以作农学之研究,实为恢复中国繁荣之急务,而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对于此方面当能作最重要之贡献,以谋中国之福利。
附件二 中国淡气厂与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合作之审查意见
查原呈注重之点,在说明我国实业家及银行家欲创办淡气工业时,如与卜内门、德孚两公司合作,经双方商得互相满意之条件,及我国政府对于资本及捐税给予必要之保证后,该两公司愿供给资本及技术上之协助云云。语多空泛,不落边际,其用意专以资本及技术之协助为引诱,刺探我方对于合作之意旨,并无具体办法,可资研究。兹就国内工业之状况及此项工业之本身地位,加以研究略陈意见如左:
就现时国内工业状况而言,永利公司已集资创办硫酸铔厂于浦口,其产量每年为五万吨,约及进口额四分之一。同时上海天利淡气厂亦将开工,虽不制造硫酸铔肥料,而其产品与硫酸铔不无关系。且广东之淡气厂亦正在进行,其产量为每年出硫酸铔四百吨。吾国自办各厂创立伊始成绩如何,未可逆料,倘于此时增一中外合办巨量产额之厂与之并峙,恐所生影响,彼此均蒙不利。故为我国淡气工业计,其不宜合作者一也。
若就此项工业本身而论,用空中淡气制造硫酸铔方法,在今日已无秘密可言,苟能集资举办,则有技术有经验之人才,不难罗致。目下永利硫酸铔厂已在积极进行,天利淡气厂不日即开工制造。按照现在情形,无论在资本上或技术上均无外人协助之必要。且国人自办之厂,权操自我,一切不虞牵制,以视合作之受人拘束,岂不更善。故为此项工业本身计,其不宜合作者二也。
此项淡气工厂及硫酸铔厂,其制造项目,可视时势之需要而变更,万一国际有事,预备动员,立能改造硝酸、硝酸铔及硝酸钠等物,以供制造无烟火药及各种爆药之需,有关于国防至巨。其设备内容、制造能力,对于外人自当保守秘密,更未便使外人参预其间。故为国防上计,其不宜合作者三也。
根据以上种种理由,我国之淡气工业,实不宜于中外合办。似应婉言谢绝,是否有当,伏乞鉴核。
附件三 中央在湘境设立各种工厂最近状况表

〔《工业建设(一)》(1935年2月5日至1937年7月16日): 1120/1032.01-01/199/001112000A001〕
翁文灏为中苏商约草案核定事致外交部函(1936年3月17日)
查贵部呈送中苏商约草案请鉴核一案,现经行政院第二五四次会议决议:“由政务处会同外交、财政、实业三部暨侨务委员会审查。”兹定于本月二十日(星期五)上午九时在本院会议厅开会,除分函外,相应函请贵部部长或次长届时出席审议为荷。此致
外交部
行政院秘书长 翁文灏(印)
〔《关于中苏商约事》(1936年3月17日),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外交部档案:04-02-012-02-013〕
蒋中正电示翁文灏孔祥熙今年对德供给原料约以一千万元货价为度(1936年7月4日)
行政院翁秘书长、财政部孔部长:顷接德国经济专使莱谢劳六月廿九日报告略称:“中国供给原料之规划如何,乞明示之。如何种原料可于最短期间供运及将来各种原料之增加程度如何?俾德国知悉详情后,乃得从事编拟其计划也”等语。中意今年约以一千万元货价为度何如,希与孔部长、翁秘书长切商答复为盼。蒋〇〇。支侍〇京。
并抄送陈主任。
〔《经济措施(六)》(1936年1月至1937年7月25日): 1100.10/2130.01-06/39/001110010A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