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再造:无限度竞争时代品牌制胜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管理已不再成为核心问题

我大学毕业进入企业的时代,是在20世纪90年代。现在是21世纪,看似跨越了一个世纪,其实是20年前的事情。1994年,全国企业学习海尔,我所在的企业组织了百余人的管理层团队到海尔去学习,带回来什么呢?海尔的管理模式:海尔的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又称为OEC管理模式,即每天干完当天的任务,每天比昨天有一点提高。企业专门组织人员,编写了厚厚的管理规范,编制了许多张管理表格,要求每个员工每天下班前填写“日清日毕表”“日清日高表”,忙得不亦乐乎。

还学习了海尔的“赛马不相马”理念,用“竞争上岗”的演讲式选拔方式选拔管理干部,许多年轻人自发上台比赛争取管理岗位;还有6S管理法、大脚印管理法、休克鱼激励法,等等。

20世纪90年代的海尔,真的是靠这些管理法走向中国第一家电品牌宝座的吗?可以肯定地说,这绝不是关键因素。但是,在那个年代,物质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尚不够激烈,企业做好管理对生存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去海尔取经,是因为管理确实是个问题,而且做好管理能够带来更好的市场表现。

结果,当年甘做小弟向海尔大哥学习的家电企业,如今找不到几个了。并不是说海尔的管理理念有问题,而是如此学习,只学来表象而学不来神韵。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背后的逻辑岂是表面上的功夫?

没有对商业模式的逻辑思考,没有对品牌理念的深厚领悟,没有对战略的精准把握,借来的管理方式只是无根之木,注定不能长久存活。

当然,在那个需求高度旺盛,而竞争对手还在沉睡的年代,如果有一点天赋的经营头脑,再加上一点管理手段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在房地产兴旺的十年,钢铁、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等行业,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商业模式、品牌、竞争对手,只管埋头生产,抓好管理,抓好质量,订单就会从全国飞来。我服务过几家做建材、陶瓷的企业,房地产鼎盛的那些年,他们没有业务人员在外面跑市场,都是坐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打款,发货。还有做瓷砖的企业,做钢材的企业,只要管好企业内部的几个人,市场根本不是问题。

那个时代只能成为这些企业美好的回忆。如今,这些企业大部分艰难求生,许多厂区里荒草丛生,人去楼空。是管理出了问题吗?管理已不再是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