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道”的语义透视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杨伯峻先生按照“道”字出现的语段进行统计,发现《论语》中“道”出现了60次,在孔子的言论中“道”出现了44次。张淑慧博士从词频方面进行统计,发现在《论语》中的“道”出现了90次[2]。
与“道”在论语中的高曝光率伴随而至的,是“道”在不同字句里表现出的相通却并不相同的内容和含义。根据上下文意,“道”字在本章中主要与以下几种语义相关。
道与邦国。对于国家来说,“道”是判断政治清明与否的标准。《论语·宪问》篇载:“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认为国家政治清明时,要正言正行;国家统治昏乱时,还是要正直,但说话要谨慎。这里通过对在“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下言论选择的对比论述,说明“道”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状况的好坏。“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国家有“道”时,应该有“谷”、有“富且贵”,有繁荣昌盛、和谐稳定。对于个人来说,“道”是政治拣择取舍的准则。《论语·公冶长》中说:“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是卫国大夫,孔子说他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国家政治开明时,他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国家政治昏暗时,他就装起糊涂。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装愚之道别人可赶不上。孔子通过对宁武子的评价,传达了政治有“道”与否,是士子出世或入世的选择条件。《公冶长》篇载,孔子说南容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孔子因而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在孔子的心目中,在国家“有道”与“无道”之间,是否拥有进退得宜的用世自处智慧,是评价一名政治人物可靠与否的标准。
道与贫富。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不是不可以求,关键是如何去求,这中间体现出的是灵活变通的思想,所依据的是一个“道”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学而》)依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虽可求,但君子不为。若是通过正当手段得来的,即使去做低贱的工作也可以。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认为他自己设帐授徒,因为付出了劳动,所以收取一定学费,也是理所应当的。而如《论语·学而》篇所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是更高的为人境界。
道与礼乐。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道”是“礼乐”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礼乐”的保证。在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大夫、庶人都自然听命。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和”是礼的旨归和精神,而这种精神是“道”的追求与体现。
“道”指“先王之道”。孔子所说的“道”在许多时候特指“王道”“周道”或“先王之道”。孔子对古代圣王极为推崇,在《论语》中有大量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赞美,并把他们所尊奉的信仰称为“先王之道”。他们共同的人格特点是“内圣而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内心修养好了,达到“仁”的境界,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政策将仁心推广出去,从而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境界[3]。
孔子一生致力于“道”。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清刘宝楠、刘恭冕在《论语正义》中言:“夫子本欲行道于鲁,鲁不能竟其用,乃去而他国。最后乃入楚。则以楚虽蛮夷,而与中国通已久。其时昭王又贤,叶公好士,故遂入楚以冀其用,则是望道之行也。至楚,又不见用,始不得已而欲浮海居九夷。”
孔子仕鲁适齐,周游列国,孜孜于行道,所谓“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正是怀揣这样的理想与抱负,欲“变”而行道于齐、鲁,然则齐、鲁竟不能用,“惜孔子终不得试,遂无人能变此两邦。[4]”孔子没有机会实践“道”的理想,也未能留下“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的具体方案,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