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敢为天下先,青山变金山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相对于地球46亿年的自然演化历史,人类文明历史则非常短暂,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并开始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在原始文明时代,由于劳动工具简陋,人类只能被动地依赖自然、顺从自然,与自然没有绝然的界限,人群逐水草而居,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维持着自身极低水平的生存和繁衍。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有较大的进步,主动利用自然、开发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相应地对自然有所破坏,局部地区还比较严重,但总体而言,人与自然维持着以局部性、阶段性不和谐但整体相对平衡为特征的共处关系。到了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大大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资源和超额消费的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人类从自然界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与此同时,人类开始无节制地向地球掠夺资源、倾泻废物,全球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其结果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迅速来临。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处在“斯夔砬与萨瑞波第斯之间”两种不可抗拒的灾难,要么被斯夔砬——生态独裁者吞噬,要么被萨瑞波第斯——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灾难吞噬。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一系列全球环境公害事件频发,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环境灾难。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引发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了我国生态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理论指导,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汲取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最新成果。既体现了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发展的智慧,也成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既成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也使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观点与根本指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标志性以及探索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这一论断内涵丰富,意蕴深远。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包含三层含义:(1)“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阐明了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可持续、可循环的科学发展观,旨在明确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是有机的整体;(2)“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一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决不可再走破坏环境换取金山银山的老路;(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态力”的观点,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关键是要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地阐述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从根本上更新了人们无视生态环境的传统认识,确立了生态生产力的新理念,揭示和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发展生产力、绿色生产与绿色财富等相互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打破了以往简单地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提出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对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实践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2015年4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被正式写进中央文件。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表明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导向的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版本”。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也是践行这一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的十七年半的时间里,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实践性和指导性的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既包含对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又有对重大生态环保项目的批示;既包含生态价值、生态城市等先进理念的思考,又有关于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实践的探索;既从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角度谋划生态环保事业,又有从体制机制改革着手解决农村生产力,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富有远见的前瞻理念,注入了强大动力。
武平是林改的“古田”,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是全国林改的试验田。2001年,富有创新精神的武平人民敢为天下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场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革命”的改革,发轫于武平,逐步推广至全省、全国,开启绿色崛起的新篇章。那时的武平和全国大小林区一样,林业发展面临着造林难、防火难、乱砍滥伐禁止难等诸多问题。由于山林权属不清、界址不明等原因,引发纠纷不断,始终无法推动新林权证换发工作。2001年4月,武平县委、县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要换发证必须先明晰产权”。2001年6月,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在捷文村开展“分山到户”的试点工作。这个做法在当时既没有上级授权更没有经验可借鉴,全县上下压力巨大。在这关键时刻,2002年6月2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到武平调研工作,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并做出“林改的方向是对的,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的重要指示。武平县根据指示大胆探索,探索推进以落实“四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吸收武平林改经验。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福建林改取得的成绩,要求福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深入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上取得更大成绩。同年7月,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要深入总结推广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林业改革再上新台阶。2018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捷文村群众来信做出重要指示:“得知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里的林子变密了,乡亲们的腰包变鼓了,贫困户们也都脱贫了,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继续埋头苦干,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有效地激活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武平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巨大进步,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武平绿色崛起,是闽西人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是福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的成功典范,是全国乡村振兴县域探索的典型样本。2016年,武平造林面积75万亩,超过林改前25年的总和,森林覆盖率达79.7%,被评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1993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3560元,比2001年增加8.8倍。2017年8月,武平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9月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10月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11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系列的荣誉都证明了“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正大步迈进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发展不停步、改革无止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和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面向未来,武平人民要有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作为,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林业改革,促进绿色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目标要求,加快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转变,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转变。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的殷切希望,努力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2001年的“敢为天下先”到此后17年的探索深化,从落实“四权”到“三率先”“两统一”,直至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持续为全国林改探路、拓路,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崛起之路,形成了“经济高质量、生态高颜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武平县由启动林改走向绿色崛起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研究福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生动的案例。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县域发展的基础,是创建宜居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吸引人才、招商引资的重要营商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是武平县域生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多年来,武平坚持生态立县的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六大体系”,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第一,构建绿色低碳的特色产业体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难点。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县域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的根本出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生态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前者要求按照生态化的理念,改造提升三次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后者要求按照社会化和市场化理念,开展生态资本化经营,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健康休闲等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1]多年来,武平县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生态资产存量转变为生态资本增量的具体途径。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依托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的“三大战略”,做强绿色循环产业,做精生态农业,做大现代服务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日益提高,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
第二,构建科学空间布局体系。科学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为基础,科学谋划县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增加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多年来,武平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森林武平”建设为着力点,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乡村空间规划理念,统筹规划县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科学规划布局“主中心(县城)—次中心(岩前、十方)—特色镇—一般乡镇—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和美丽乡村。科学划定空间管制界限,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统领县域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和布局总图。推动景区建设和城区建设、园区建设融合,推动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构建了“梁野山上生态引领,梁野山下产城融合;武平县城里商贸开花,武平县城外农耕文化;山上山下风景如画、城里城外宜居宜业”的新型城乡形态,实现了“含金量”和“含绿量”同步提升,让武平县林改持续释放强大的生产力。
第三,构建精准脱贫与农民增收体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武平曾经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又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饮水思源,勿忘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加快武平等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武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明晰扶贫的主体,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扶贫机制与扶贫举措,精准施策到户,破解贫困乡村增收难题。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围绕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相关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帮助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同时还出台激励性扶贫措施,扶持引导乡镇开展激励性扶贫项目;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实施教育助学帮扶,发展金融扶贫,实施科技帮扶、兜底扶贫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手段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四,构建自然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县域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稳定可持续的乡村田园生态系统。多年来,武平县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为着眼点,着力强化生态质量的提升,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武平县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局面,实现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
第五,构建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乡村文化既赋予了乡村生活丰富多彩的意义,也赋予了乡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因。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要着力发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积极运用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滋养乡村文化。武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年文化给予武平人文化自信的底气,也赋予了武平人文化传承的责任。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武平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铸就了“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武平林改首创精神。林改创举激发了武平人家园建设的热情,也激活了武平人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加快了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武平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步步推进,建设自己的文化高地,迎来全县遍开文明之花,全民共行文明之举。
第六,夯实基层治理体系。乡村治理中,自治是核心,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推进乡村善治,关键在党的领导。习近平说:“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2]这是开展农村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需要有领头羊和带头人,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应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武平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的过程中,基层治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武平构筑坚实的组织堡垒,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构建严密的法治保障,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同联动的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武平基层治理初见成效,展现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原则的有效性。
多年来,武平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既包含武平人民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理念、体制、机制、方法等的初步思考,又包含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协同推进的实践探索。既包含武平各届领导班子精诚团结、不懈追求的梦想,也展示了红土地人民“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良好精神风貌。
本书研究的思路是从武平林改激发发展活力开始,探讨武平绿色崛起与乡村振兴中产业、生态、布局、乡风、治理、生活等各个领域,它们构成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在研究中,我们努力将理论结合实践,历史结合现实,重点阐述了各自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做法、基本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将经验总结、问题导向与发展趋势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同时各章还提供实践案例,以增强本书的可读性。
在武平调研期间,课题组走村入户,与县乡领导、基层干部、村民开展深入访谈,查阅历史档案,我们深切感受到客家儿女对武平这块沃土的深厚感情,感受到奔腾不息的汀江两岸蓬勃昂然的生机,感受到青山绿水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华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闽西人民的艰苦奋斗正在从理念成为现实。
[1] 习近平:《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浙江日报》2005年8月24日。
[2] 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