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东京审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向隆万

东京审判,使发动侵略战争、双手沾满各国人民鲜血的日本罪魁祸首受到应有的惩处,伸张了国际正义,维护了人类尊严。法庭对日本侵略中国罪行的审理,所花时间最长;中国代表在任务重、人手少的艰苦条件下,殚精竭虑,做出了重大贡献。可是,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长时期中,东京审判的研究被边缘化;随着当事人逐渐谢世,人们对于东京审判的了解也渐行渐远。进入21世纪后,情况有所改变。2011年,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其目的就是收集整理和出版东京审判的历史文档,并进行研究,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向公众和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

照片和图示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事件,是最形象的教科书。早在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中心就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商定,尽快编辑出版关于东京审判的图集,一方面请东京审判健在者高文彬先生以及梅汝璈法官、向哲濬检察官、倪征首席顾问和鄂森顾问的后人提供照片、手稿和实物,一方面委托国际关系专家贾浩教授旅美之机,到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和复制当年的老照片。

我们很快发现,编辑出版图集并不容易。照登图片虽然快捷,但是缺少学术含量,与我们研究中心的宗旨不符,对读者也不够负责。从已经收集的图片而言,一是广度不够,例如导引东京审判历史事件的照片奇缺,有的图片辗转相传,过于模糊而不符出版要求;二是深度欠缺,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的照片虽然质量不错,但是说明词过于简洁,很难解读,遑论使用。比如图集必须介绍各国检察官,但是印度检察官麦农的面目始终不清楚;又如照片中虽出现不少东亚人的面孔,但他们是何许人?是否有中国证人?照片说明中多有拍摄的日期,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法庭当天发生的事情。加之中心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全力以赴尽早编辑出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填补国内空白,因而一时难以投入力量编辑图集。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对东京审判的了解逐渐深入。2013年,在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的带领下,石鼎、赵玉蕙、陈爱国、陈丽娜等中心研究人员和乔志勇、孙艺等研究生花了很大力量,编辑了庭审记录的索引和附录,把长达两年半的庭审,做了细致解析,搞清楚了每一次开庭的出席名单和审理内容;所有中外人名、地名和重要事件也有了规范的翻译。此后,中心研究人员先后到东京、我国台北、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洛杉矶、夏威夷、堪培拉、慕尼黑、纽伦堡等地访问交流,收集到更多图像资料。2015年到2018年,中心协助上海电视台,连续三季摄制专题纪录片《东京审判》,解剖了大量当年的纪录片。与此同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斥巨资,购买了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相关照片和纪录片,通过对纪录片的截图技术,又大大丰富了图像库的内容。

2017年程兆奇教授编写的《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问世,其中涉及东京审判之前的重要历史事件、亚洲地区的B、C级日本罪犯审判,以及东京审判之后延续至今的争论,大大扩充了图集的内容范围,同时补充了许多东京审判之前和之后的照片和图示,包括新发现的日本机密档案,以及专门制作的《各国审判日本战犯一览表》等。这项工作中赵玉蕙、龚志伟两位青年研究员和研究生徐持、张素萍、曹鲁晓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心的兼职研究员、画家李斌先生从2015年起酝酿创作历史油画《东京审判》,到2019年6月,已创作了长达172米、高4米的皇皇巨作,画中出现了400多名人物,600多人次。他本人到日本、我国台北和美国搜集素材,并和赵玉蕙、龚志伟以及上海电视台编导紧密配合,搞清楚每一个人物的姓名、背景和形象,连服饰的式样和颜色都力求真实。

2018年是东京审判闭庭70周年。上海市社联和交大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决定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纪念展览,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李斌先生的巨幅油画,另一部分就是图片。为此,在程兆奇的指导下,石鼎、赵玉蕙、龚志伟对图片进行了精心挑选,按照历史脉络进行编辑,并配以中英文解说。

展览从12月13日延续到2019年1月8日,受到学者专家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许多观众表示,希望将展览的图片编辑成册;而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则,70年以前的文档音像资料可向公众开放和自由使用,这样,编辑出版《图说东京审判》便水到渠成了。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0周年之际,我们将这本书奉献给读者。

图集从策划到出版,前后长达8年,从侧面见证了研究中心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除前述研究人员以外,交大出版社很多同志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本人能目睹始终,并能贡献绵力,深感荣幸,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