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成效与经验
少先队组织教育专项督导是加强基层队组织建设,凸显基层队组织工作亮点的有效举措,推进了“班队一体化、团队一体化、德育整体化”齐抓共管的少先队工作新格局的形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及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见附录2),学校在加强组织教育建设方面主要成效如下:
1.加强思想引领,制度建设完备
学校少先队在思想引领方面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仪式教育规范、隆重,80%的学校关注家校共育,邀请家长一起见证孩子成长,提升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九年一贯制学校党带团、团带队氛围浓厚,青年党员、团员活跃在少先队活动中,助力团队一体化教育。大多数学校加强了对中华传统节日、节气的重视,如春节、中秋节、冬至等,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学校将少先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部成立学校少工委,主任由校长、书记担任。学校少工委建设有研究,做到开学有部署、过程有指导、期末有总结、年终有评价;在一年一度的少代会上举行学校少工委委员、大、中队辅导员的聘任。学校做到大队辅导员按学校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配备、管理、使用,并参与行政会。大队辅导员工作计入工作量,并相应减少课时。每个中队配备了中队辅导员,由班主任兼任,结合仪式教育进行中队辅导员的聘任仪式,并制定了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学校在规划中纳入了少先队工作的内容,大、中队辅导员的聘任规范,考核有制度,培训落到实处,培训经费有保障。
2.组织机构规范,集体建设扎实
队室作为红领巾活动的主阵地,管理规范,队室内容布置充实,视觉效果美观,凸显队性。大、中、小队实行自主管理,分工细致,大中队委员有详细的竞聘及选举方案和流程,每周有培训、计划,保障活动正常开展。中队干部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中队长对中队情况进行每日记录,形成“中队日记”,每周向大队部反馈。动感中队创建自动化,红领巾五小活动结合学校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选择性开展,形式新颖。小队活动结合暑期“打着队旗去考察”及十分钟队会有计划地落实开展。
3.队伍建设有实招,工作开展有保障
大队辅导员年轻、专业、有活力、金点子多,促进了队活动的健康发展,辅导员积极参加市级、区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学校重视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如民乐学校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辅导员“传、帮、带”的梯队带教;泗泾小学依托校级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主题队会展示和中队辅导员沙龙活动。学校普遍重视队干部的培养,如中山小学注重“队长学校”建设,有计划、有部署,发挥队干部在每月主题活动中的作用,定期开展“队长学校夏令营”等活动;新桥小学小辅导员配备齐全,为低年级的小伙伴服务,每次辅导活动准备充分,并配有精美的PPT,落实到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松江外国语学校国旗班培训、主持人培训有方法、有特色。各校还积极在社区、家长中聘请热心人士担任少先队工作校外志愿者,辅导各类队活动。队伍建设一系列的举措使少先队工作顺利开展得到有力保障。
4.队活动内容丰富,与争章活动有机整合
学校成立少先队活动课教研组,有计划、有研讨、有总结。每学期制订少先队活动课程计划,每周队活动有主题、有内容,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如十分钟队会、建队节庆祝活动、一年级团前教育、感恩教育、暑期少先队寻访活动等,深受队员喜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积极开发校本争章活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如仓桥学校每学期制订校本争章计划,结合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节”的争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他们以少先队活动课为主要实施途径开发了校本德育教材《迈向新征程》《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读本》《走进新时代》。有的学校在开展雏鹰争章的活动中,结合学校的“习惯——评价——成长”德育主线,围绕“十大好习惯”规范内容,在各层面积极开展“好习惯伴成长”队员星级评定活动,评出中队层面的四大基础星和六大特色星,并专门设立了争章园地,形成了校本特色。也有学校通过赚取“乐乐币”,到“乐乐超市”兑现相应奖励,评选“六乐少年”,形成良好的争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