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
● 时代背景
英宗正统初年,历史上称为“得人之时”,朝政有当时著名的阁臣“三杨”主持,即杨士奇、杨荣、杨溥,六部又有蹇义、夏元吉等老臣,这些人在朝多年,侍奉过几代朱家天子,有着较为丰富的政治经验,深为朝廷倚重;在内廷,又有自永乐以来饱经风霜的太皇太后张氏主持。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朝中安定无事。然而,也就是在这种安定之下,宦官势力作为一股潜流在暗暗滋长着。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代宦官干政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对君权的威胁,自明政权一建立,便制订了一系列限制宦官活动的措施,如:宦官不许与外官互通消息;不准兼外官衔,不准穿外官衣冠;宦官品秩不得过四品;衣食均在宫中,不许读书识字,等等。为了使限制宦官的政策传之后世,永远遵守,朱元璋还特地在宫门立了一块铁牌,刻上“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十一个大字,以期后世永远遵循。然而,就是朱元璋自己,对这些规定也没有完全遵守,他在宫内建立了一套为皇帝服务的完整机构,即二十四衙门,几乎包揽了内廷一切事务,使宦官成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不但如此,明代自朱元璋起,由于皇权高度发展,对臣下极端猜忌,终于发展到任用宦官刺探外廷动静,以及建立“诏狱”“锦衣卫”等,使宦官得以通过这些特务活动,染指朝廷大事。朱元璋还公开破坏自己建立的规制,派宦官出使办事。如洪武八年(1375年),派宦官赵成赴河州市马;二十五年(1792年),宦官聂庆童赴河州办理茶、马事务。但总的说来,终洪武一朝,宦官势力还是受到压制的。据载:一个侍候了朱元璋数十年的老太监,有一次偶然在朱元璋面前谈起朝廷大事,朱元璋大怒,立时下令把他拉出去斩了。
▲金盖、金托碗(明)
到了后世就不同了。永乐时,因宦官在靖难战争中立下大功,对宦官的任用就越来越多,如著名的郑和,就是成祖身边的亲信宦官。此外,出镇地方、典兵、监军等事,也都常常由宦官担任。而且,随着永乐时期特务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宦官干预政务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宣德时期,不许宦官识字的规定也被破坏了。原来,宣宗宠信宦官,常常叫他们办各种事务,但宦官们不识字,办事多不尽人意。而明成祖曾赐给他四名小太监,都是明军远征交趾时的俘虏,能读书识字,文墨精熟,无论行为举止、办事效率,都很令人满意。于是,宣宗下令在宫内开办了内读书堂,专选年幼内侍读书。就这样,为宦官窃权铺平了道路。
正统年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宦官王振窃取朝政大权的局面。
说起王振,他曾是个读书人,由儒士出身并担任过地方教职,后来犯了法,罪当发配。正在这时,遇上朝廷选用宦官,王振乘机自宫,混入宫廷。由于他读过书,一进皇宫就与他人不同,又擅长权谋,在宫中地位上升很快,被人称为“王先生”。他又有在官场混过的经验,很得宣宗信用,后来被派去侍奉皇太子朱祁镇读书,成为太子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一即位,王振就被升为司礼监总管太监。
▲明英宗像
按理,英宗虽然是个十来岁的小孩,但外事有世称贤相的“三杨”主持,内廷有太皇太后张氏掌管,根本不会有王振窃权的机会。但是,永乐以来,宦官不许干政的规矩破坏得差不多了,人们对此失去了警惕,而王振又工于心计,处心积虑地找空子钻,终于渐渐成为左右朝政的力量。起初,王振主要在小皇帝身上下功夫,在“三杨”及张太后面前则毕恭毕敬。每次王振到内阁去传达旨意都很恭敬,站在门外,不敢随意进门落座,倒是“三杨”觉得以他这样地位的大太监还如此恭敬,的确不错,常常招呼他入内就坐。当着阁臣的面,他还跪奏小皇帝,希望他不要太贪玩而应以国事为重,以致杨士奇辈感叹说:“宦官中有这样的人,真是难得呀!”但是在暗中,王振则竭力勾结内外官僚,伺机窃权。他利用较长时间侍奉英宗、深得这位小皇帝倚重的便利条件,暗中对皇帝施加影响。英宗每次临朝之前,王振总是把从各方面探得的消息告诉他,并教他如何应付,要怎样才能使大臣们心悦诚服,一件事后要怎样赏罚,如何在臣下面前树威,等等。由于王振耳目众多,他教皇帝的事往往灵验,使英宗对他非常敬佩。而文武大臣们对于小小年纪的皇帝能够遇事不惊,也十分惊奇,认为是皇上天资聪明,很少有人想到是王振从中作了手脚。
另一方面,王振为了加重英宗对他的倚赖,在宫廷生活中,对于小皇帝的种种要求,都尽可能地予以满足,以至于正统初年,太皇太后张氏就感到他过分放纵皇帝的生活。一次,张太后召大臣及王振,对王振加以警告:“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经过小皇帝的请求及大臣们劝解,王振才得到宽免,并规定他不许干预朝政。
宦官窃权,最常见的手段便是利用自己接近皇帝的地位,赢得皇帝的信任,对皇帝施加影响,以至于最后架空皇帝,自己以皇帝传令者的身份操纵大权。王振也不例外,他讨好皇帝,当然是为了更有力地对他施加影响。为了最终树立自己的权威,他教唆英宗对臣下乱施淫威,以使臣下畏威而不欺。英宗常常在臣下面前施威,也觉得很有意思,在王振教唆下,他常把不顺自己意思的人随便投入监狱。在正统六年(1441年)以前的几年中,六部尚书中竟有四人被投入牢狱,这种牢狱之灾由于张太后的干预而有所减免,有些官员下狱不久,就被张太后以懿旨放出,但英宗这种做法还是有很大震慑作用。随着皇帝年龄渐渐长大,大臣们也日益认真看待他这种作法,明哲保身的大臣往往会因此缄口不言。
王振将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地位稳住后,又伸出手来一步步窃取朝权,他不时在张太后面前进谗。一次,福建省签事廖谟杖死了一个驿丞,地方官将廖逮捕,上奏请示处置。辅臣杨荣、杨溥认为应将廖处死;而杨士奇与廖为同乡,因而设法搭救,说廖应按因公误杀人的条款处理,双方争执不下,请张太后裁定。王振乘机对张太后说,三位大臣所言均出于私意,不是太重就是太轻,按法律应将廖降职为同知,张太后见他如此“秉公无私”,就听从了他的意见。这类事多了以后,王振竟渐渐染指于朝廷大权,地位逐渐重要起来。正统五年(1440年),王振开始向掌政的内阁大臣发动正面攻势,他揭发杨荣接受宗室贿赂,请求复查,这位一世贤名的大臣竟然忧愤而死。王振取得了这一回合的胜利后,加紧培植内外亲信,风头极劲。正统六年,宫中三大殿修建工程竣工,英宗大宴百官以示庆贺,按惯例,宦官是没有资格出席这种宴会的。英宗怕王振不高兴,派人去看王振在干什么,结果看见王振正在大发脾气,英宗忙令开东华门的中门,请王振赴宴,在座的文武官员也都起身迎谒。张太后在世时,王振的势力已有很大发展。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王振更加肆无忌惮了。当时,杨荣已死,杨士奇因儿子杀人被捕而“坚卧不出”,不理政务,只有杨溥一人主持大事,年老势孤,已不是王振敌手。王振操纵年轻皇帝于股掌之上,他毁掉了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大权独揽,广植私党,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稍不如意,便对大臣乱用刑罚,动辄枷锁官员,当时一班正直朝臣贬的贬,杀的杀。畏祸谄媚者趋附王振,甚至有人自认为干儿子,王振更是卖官鬻爵,威福任情。
为了树威和建立边功,王振唆使英宗几次对云南麓川少数民族地区大举用兵。后来,翰林侍讲刘球上疏反对此事,并劝说英宗勿使大权下移,王振见疏大怒。这刘球是当时一个很有影响的文人,门生很多,王振正好借此打击朝臣以树威。在他的主使下,刘球被下狱折磨致死,最后他的家属要安葬他,连一具全尸也找不到了。
正当王振操纵英宗几次大征麓川时,北方蒙古瓦剌部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也先多次率兵对明朝进行骚扰活动。王振不但不加强防范,反而与也先勾结,索要贿赂,赠以兵器。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部2000余人入贡,王振视同儿戏,随意压低马价。也先闻讯大怒,借口明廷曾答应与其联姻又无故反悔,遍集蒙古各部兵马,大举南下,“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 土木堡之战
前线败报不断传来,王振与英宗泄泄视之。在王振怂恿下,英宗决意率明大军亲征。朝臣们纷纷以条件未备劝谏,均不听。在战备极不充分的条件下,正统十四年七月,英宗和王振率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随军大臣、战将虽多,凡事却须经王振同意始行。王振在军中滥施淫威,成国公朱勇是前军主帅,有事请示,也要跪在他面前“膝行向前”,兵部尚书邝、户部尚书王佐触怒王振,竟被罚跪在草中一整天。由于此次出征准备不足,粮草难寻,随行人员甚多,沿途地方疲于供应,士兵乏粮,军心不稳。
八月初一,明军抵大同。也先为诱使明军深入,立即撤退,王振不顾大军实际情况,强令北进,文武大臣纷纷谏止,不听。次日,王振得到前些日子前线明军大败的情况报告,不禁害怕起来,于是下令大军班师回朝。王振是蔚州人(今河北蔚县),起初他想让英宗“驾幸其第”,在故乡显示威风,命令大军从紫荆关退兵。途中,他忽然想到大军行进,会踩坏他在家乡置办的田园庄稼,又下令大军改道转向宣府。初十月,明军抵宣府,蒙古骑兵追袭而至,连派数员大将,统兵数万断后,均因冒险出击,指挥不当而至全军被歼。十三日,英宗大军在沿途不断遭到袭杀的情况下退至距怀来县20余里的土木堡。文武大员纷纷请求皇上急速入怀来城,或速奔居庸关,同时组织精锐断后。王振完全不予理睬,命大军就地扎营。其实,他在土木堡停留的目的,只是为了等待落后的千余辆辎重车。
十四日天明,英宗大军拔营开进,但为时已晚,全军已为蒙古大军包围。土木堡地势虽高,但无水源,为兵家绝境,士兵掘井2丈深仍不见水,军心大乱。十五日,也先佯装退却,并遣使议和,王振对情况不加分析,轻令大军移营就水,行伍大乱。也先乘机转身扑来,蒙古骁骑蹂阵冲入,明军于混乱中纷纷解甲投降,抵抗者被杀无数。混战之中,明廷公侯大臣50余人遇难,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军俘虏,50万大军损失过半,余皆溃散,遗下辎重兵器无数,尸横遍野。王振在混乱中被无比仇恨他的明军将领所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事后人们才知道,也先部回头攻击明军的骑兵,最初只有两万多人,竟使数十万明军顷刻间解体。而皇帝出征被俘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