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几何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亲情,生活的第一根支柱

亲情,通常是支撑生活的第一根支柱。一个人最早建立的关系,是与妈妈的关系,因为生命是在妈妈的身体中孕育,并依赖妈妈的乳汁哺育,所以,母婴关系是一切关系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然后进入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中,以及与爷爷奶奶、姑姑、姨妈、舅舅等一系列关系中……这些关系的总和,叫作亲情。

在所有亲情关系中,母婴关系至关重要。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说:“一个宝宝是无法单独存在的,本质上,宝宝是某种关系的一部分,需要妈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持续在场。”完善、持续的母婴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如果母婴关系变得脆弱,甚至被扯断,婴儿的成长将异常艰辛。

我过去认为,婴儿是没有记忆的,婴儿时期的一切遭遇都不会对未来造成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婴儿时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在我9个月大时,食道癌无情地夺走了妈妈的生命,扯断了我与妈妈的关系。虽然我并不记得那时的具体场景,但在潜意识深处却感受到了无边的恐惧,并且,一直影响到了我日后的性格。我曾总结过自己性格的几个缺陷:

1.急躁易怒,心中总有一股怒气,一点就着。

2.有强烈的控制欲。只有自己能掌控一件事情时,才会感觉安全、踏实,否则就会焦虑、失眠。

3.胆小,内心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具体表现就是害怕坐飞机,尤其是当飞机遇到气流颠簸时,能吓得不停流汗。

4.很可能有分离焦虑症。害怕女儿离开身边,担心妻子的安全,倘若不能及时掌握她们的消息,就坐卧不安,脑海中常出现灾难性思维,想象她们会遇到不测。

经过很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自己急躁易怒的性格,正是来自于母婴关系被扯断后,所产生的强烈愤怒。作为嗷嗷待哺的婴儿,我本来应该有妈妈陪在身边,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喂养给我乳汁,在我害怕时抚摸我、疼爱我。对于婴儿的我来说,妈妈就是我的生命线,但突然之间,妈妈离开,生命线被掐断,我被无情地抛弃,内心自然会感到愤怒。由于这些愤怒隐藏在潜意识深处,没有经过处理和释放,便以急躁易怒的性格保留了下来。

其次,妈妈去世,我纵使再愤怒,也不能让她回来,这又让我陷入无边的恐惧,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在恐惧和不安全感的驱使下,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必须自强,而这种自强则表现为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我对坐飞机的恐惧,很可能也与此有关,坐飞机意味着要把一切都交给别人,而这种无法掌控的局面,就会令我抓狂。

最后,由于妈妈的离开,让我在长大后特别重视亲情,而“特别重视”也意味着特别害怕失去。这种怕深入骨髓,以至于经常产生灾难性思维,患上了分离焦虑症。

我的这种种心理,在一幅油画中得到了极大共鸣。那是画家冷军的作品,名字叫《襁褓》,当我看到那幅画时,浑身的每个毛孔都像被炸裂一般,震撼、悲伤又恐惧。画布上有一只被踩扁的烂铁桶,锈迹斑斑,满布狰狞的裂口,桶身用两根铁丝交叉捆绑起来,上面还搁着几个奶嘴。也只有这几个奶嘴,可以证明这冰冷的桶里曾睡过一个婴儿。

这样的襁褓毫无温度,也毫无生气,而我幼年时的生存环境,和这铁桶没什么两样。没有轻声细语的安抚,我的哭号得不到任何回应;没有温暖软绵的怀抱,只有稚嫩的肉身暴露在寒风中,不断与坚硬冰冷的环境摩擦、碰撞。我在成年后,总是反复做一个梦,梦里我浑身冰冷,尤其是脚,就像浸在冰水里一样,每次从梦里惊醒,我的身体都是蜷曲着的。后来听姐姐们提起,我在婴儿时期曾经冻伤过双脚,那时候父亲不得不用棉花把我的脚裹起来,很长时间才康复。大概是那种感受太深刻了,心中留下的伤疤一直疼到了今天。还有,当我冥想时,时常感到一阵阵不可名状的惊恐,像电流一样,从心中涌出,并传遍全身。

AAA1

“襁褓”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是母婴关系具象化的体现,也是婴儿与世界最初的连接。在破烂漏风的襁褓中,婴儿的身体得不到呵护,求助的哭泣无人问津,他们在试图与世界连接时,感受到的是冰冷和生硬,这会让他们内心充满无边的恐惧,就比如我的童年。

而完好舒适的襁褓,是用洁净、温情和爱编织而成。婴儿被包裹其中,耳朵听着亲切的话语,身体感受着温暖的触碰,喝着带有母亲温度的乳汁,自己的一哭一笑都能得到呼应。在与世界的联通中,他们感受的是光明、安全和快乐,就比如我女儿的童年。

不同的襁褓,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在不舒适的襁褓中,孩子的内心得不到舒展,长大后很容易陷入焦虑与惶恐。我就是个鲜明的例子,我心中难以摆脱的忧惧,成年后微微驼背的习惯,无论盖着多厚的被子依然会被“冻”醒……所有这些,都是幼时襁褓留下的后遗症,那是种文字不足以表述的痛,在这样的襁褓中,浓黑的恐惧成了我生命的底色。

与我相反,女儿的性格直率、活泼阳光,这一点,从她亲手绘制的这幅油画中可以看出。

如一束阳光照耀着海面,又像是宝石发出的光芒,在女儿的画中,我体会到了斑斓梦幻,明快有力,以及无限的可能性。我将这幅画取名为《生命的本色》,这是我从小所不具备的色彩,也是我几十年来不懈努力,想要看到的颜色,而或许,女儿从一出生就拥有了。

生命的本色配图

我无法完全体会她心目中的童年是什么样子,但是,她的一件雕塑作品或许能透露出答案,这件作品的名字就叫《童年》。

童年修边

整个作品的色调清新亮丽,像小孩子手中捧着的棉花糖,又像是少女最爱的马卡龙,洋溢着幸福和甜蜜。可爱的小动物闲适地在里面休息,满是浓浓的童趣。这是一个没有大门与围墙却又无比安全的乐园,很多人说,看完后身心愉悦,感觉得到了治愈。

孩子的童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1岁前,都处于母婴关系中。我们虽然并不记得一岁前的情景,但那些感受却早已驻扎在潜意识的深处,塑造出了我们的性格。我们90%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方式,都来自母婴关系。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母婴关系决定人的一生。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从母婴关系过渡到了亲子关系。1岁到6岁期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被称为亲子关系。在亲子关系中,孩子与世界的连接更加丰富,父亲也参与其中,成为孩子感受世界的重要通道。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经常与孩子互动,跟他们说话、嬉戏,将亲情这条关系建立得更牢靠,冷漠或紧张的亲子关系,都将不利于孩子成长。

我曾在新闻中看到了一位3岁男孩,他一直不能开口说话,这让家里人疑惑又担忧。后来因为一次意外坠楼,他在医院里躺了4个月才得以康复,但让人们意外的是,出院时他竟然也能开口说话了。原来,男孩在病房里的每一天,医生护士都会和男孩说话,而在此之前,他的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交流。语言构成了强有力的关系,让孩子感知到了外部的世界,也找到了自己语言的能力。

事实上,不仅是孩子,包括成年人在内,每个人都是在关系中获取能量的。遇到麻烦时,我们会向父母或朋友征求建议;痛苦时,我们去找知心好友哭泣或倾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说:“亲子关系产生的联结,以及在互动中交换的信息和能量,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而以我的亲身体会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能塑造孩子的大脑,还能打破父母固化的思维模式,让父母与孩子实现共同成长。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人与人的互动,能够让大脑内的神经元实现联结,而其中,直接且真诚的互动,起到的联结效果最好,这样的关系被称为“整合的关系”。因为“整合的关系”,我们的大脑能变得更完善,思维更开阔,情感上会更富有同情心。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能拥有“整合的关系”,很容易培养出开朗、百折不挠的性格,成年后也能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与之相反,如果孩子没有体会过“整合的关系”,性格很可能是压抑且别扭的,他们看不见别人,别人也看不见他们,即使长大成人,依然学不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但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孩子的父母。在亲子关系阶段,父母与孩子是否能建立起“整合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张人际关系网中,而这张网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张能量网。牢固的关系能够给予我们稳定强大的能量,而若即若离的关系则会让能量不济,生活变得黯淡无光。

我曾听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位患了重度抑郁症的女孩,在提起自己对父母的感受时,用了一个有些奇怪的比喻:“一根羽毛。”

这个回答出人意料,仔细想来,却又无比真实。从她记事起,她的父母就都是工作狂,愿意一掷千金给她买来最好的玩具,却不愿意停下脚步和她说话。在她的心中,父母确实就像一根羽毛,飘浮不定,一会儿出现在眼前,一会儿又飘去远方。她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因而长大后才会抑郁难解,丧失了青春本该拥有的活力与光彩。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父母如果无视孩子,孩子会感到无助,而如果父母偏心,那么这种倾斜的爱会让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中医罗大伦博士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原本好好的,突然之间却不会说话了,直到上了小学依然不见改观,家里人带着她到处求医,却都没有效果,就连心理医生也束手无策。

直到家人带着她找到罗博士,罗博士详细询问了女孩的家庭情况后,才明白了问题所在。

女孩的家在农村,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她是家里的老大,老二也是一个女孩,老三是一个儿子。这个女孩初次犯病的时间,恰巧就是在弟弟出生之后。罗大伦博士见过很多类似的家庭,父母执着地想要生出男孩,而女儿们则像是不怎么成功的试验品。这个女孩的情况便是如此,看到父母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弟弟身上,女孩备感冷落,她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于是总会抢着说话,可她一说话,就会招来父母的训斥:“你闭嘴!赶快到一边儿去!”

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责骂后,女孩真的闭上嘴了。可她闭嘴后,家人反倒害怕起来,带着她求医问药。她发现,这竟然成为自己博得父母关爱的方式,于是,身体开始呼应心灵,真的患上了不能说话的病。

智慧的父母,会以爱为圆心,以公平为半径,对每个孩子不偏不倚地画出一个圆,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同样的关爱中。而偏心眼的父母,对于孩子则会有亲疏之分,他们画不出完满的圆,因此也就不会拥有安宁的家。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内心的失落与嫉妒。《圣经》中的该隐和亚伯本是亲兄弟,但因为亚伯总被偏爱,该隐备受冷落,以至于该隐恼羞成怒,杀死了弟弟亚伯。类似的桥段更是广泛出现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便是因为母亲偏爱弟弟、厌恶哥哥所引发出的夺位之战。这些年的电视剧里,这样的形象就更多了,《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安家》里的房似锦,她们都有一个偏心眼的妈,也都是不被偏爱的那一个,而被偏爱的另一个总是懦弱无能。人们之所以会对这些虚构出的人物感同身受、为之气愤不平,是因为在不虚构的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的童年就浸泡在倾斜之爱的苦楚中。

孩子与父母,需要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父母要看得见孩子的需求,并且充分呼应孩子。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对孩子有求必应,放弃对孩子的管教,最难的便在于其中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说过的三句话,对我的帮助很大:

1.不含敌意的坚决。

2.不带诱惑的深情。

3.恰如其分的挫折。

所谓不含敌意的坚决,就是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不表现出生气或愤怒的情绪,而是能以温和的态度,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坚定与不容置疑。

记得女儿上小学时,看到班里很多同学都拿着苹果手机,她很羡慕,一天放学后她问我:“我能不能也有一个那样的手机?”面对她的请求,我本能地冒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同意给她买一个;或者立刻拒绝。但随即,我打消了心中的念头,对女儿说:“孩子,这件事情很重要,你让爸爸想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回答你,好吗?”买,还是不买,我真的想了很久,最后认为她还小,手机对她弊大于利。

第二天早上,我温和而郑重地对女儿说:“孩子,爸爸想了很久,觉得现在给你买手机还太早,等你稍大一点再说。”我原以为女儿会不高兴,谁知她愉快地回答:“好吧,我懂了。”对于她的反应,我当时是有点意外的,为什么我拒绝了她,她却一点也不生气呢?后来我明白了,我那时的拒绝是种“不含敌意的坚决”。

我没有当即拒绝她的请求,而是认认真真地想了一个晚上,由此她知道我并没有敷衍她,而是对她的请求十分重视。这样的拒绝便是不含敌意、不带情绪的,而且,还能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深深的爱意,所以孩子才会欣然接受。很多时候,一个人想获得一件东西,并不是真的要获得这个东西,而是想通过这个东西证明对方是不是爱她。

这件事对我而言,是个宝贵的经验,自此我意识到,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坚决,不是真正的坚决,而是鲁莽和固执,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之后,每次我都会仔细思索后,才会决定是否要拒绝孩子,因为她说得不一定错,而我说得也不一定对,流经内心而给出的拒绝,总好过条件反射地说“不”。

不含诱惑的深情,是指不以物质和情感等为诱饵,去诱惑孩子做某事或不做某事。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出“儿子,如果你考试拿了第一名,爸爸就给你买手机”时,就是在抛出物质诱饵,借此诱惑孩子,类似的还有“如果你如何如何,我就不爱你了”,这是在以情感为诱饵,诱惑孩子顺应父母的要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父母试图像捏一块泥巴一样塑造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那样的话,父母就要为结果负责,没有任何父母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对此我深表赞同,父母不该做工匠,而是应该做太阳,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爱、温暖和关怀,至于孩子是要长成什么树木,开出怎样的花朵,则是他们自己的事。

女儿曾在北京一所很有名的小学就读,学校对外宣扬快乐教育,但实际上,学生之间的竞争却异常激烈,而且,老师还会用很多方法鼓励这种竞争。比如奖励小红花,并为学生们得到的小红花数量排名,为此女儿经常是生着气回家,因为她得到的小红花总不是第一名。

对于这种“驯兽”式的教育方法,我很不理解,也难以接受。可怕的是,我身边至今还有大量家长如此训练着自己的孩子,区别只在于小红花换成了小贴画、小零食或者别的东西。在我看来,我们去做某件事情时,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外在的获取,更多的是内在的一种需求,这便是“内驱力”。内驱力是一个人独立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真正想要达到某种目标,并愿意抛却一切去满足内心的渴望,才能真正实现成长。内驱力对孩子而言尤为重要,他们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需要在有一天物质奖励已经无法让内心激动时,依然明白自己要去做什么。而与之相反,人与人之间一旦存在诱饵,即便是出现在亲子关系中,也只是戴着面具的奴役。

我并不排斥竞争,但是却讨厌有目的的诱惑,于是,在又一次看到女儿生气的脸时,我和她进行了一场谈话。

“你害怕竞争吗?”我问。

“不怕。”

“那你明白竞争的意义吗?”

“不知道。”

“竞争的意义不在于打败对方,而在于强大自己。”

“爸爸,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得小红花并不是你的目的,你不用与别人攀比,只要觉得自己比过去更棒了,就行了。”

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我只能如此简单地表达,但好在女儿听懂了,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把得到小红花当成目标。诱惑无关真情,反而刺激出了人性中最坏的东西——羡慕、嫉妒、恨。而真正的成长没有攀比,也不需要别人评判,是内心的自然花开,是不带诱惑的深情。

而至于恰如其分的挫折,则是指让孩子适当去承受一些打击,但这些打击又是孩子能够承受的,有利于成长,不至于造成伤害。我认为,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孩子的挫折感最好来自外部,而不要来自父母和家庭。一些父母把自己当成了挫折教育的最重要方式,动辄对孩子大喊大叫,孩子犯一点错,父母就严厉批评,上纲上线。这样的做法早就远离了教育的初衷,只能给孩子带来难以忘却的伤害。

日本有档人气节目,叫作《初遣》,已经播出了30年。初遣的意思,就是第一次被父母派遣出门,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帮爸妈跑腿儿”。那些接到初遣任务的孩子,都是2岁到6岁之间的幼儿,在第一次独自出门时,他们有的兴奋,有的忐忑,还有的干脆大哭起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会买错东西,会忘记要办的事,会迷路,甚至会困得在路边坐着睡着了。但所有工作人员都不会出面帮助,而是暗中看着孩子们独立面对这一切,因为,这都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挫折。

我看了网络上对于这档节目的评价,不少人都说,自己在看节目时常会不知不觉就热泪盈眶,看着孩子们勇敢地战胜困难,又哭又笑地完成了人生重要的第一次,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深受感动。而根据节目组后来的回访,那些在初遣任务中表现得格外顽强的孩子,在长大后不仅性格开朗,也都学业有成。

就我本人而言,“恰如其分的挫折”其实也是我的短板。“分离焦虑症”让我十分害怕女儿受到伤害,对她总是忍不住过度保护,但而今,我已经意识到了这样做的影响,并且开始改变。希望我和所有父母都能找到合适的那个点或那条线,让我们的爱成为孩子的屏障,却不会阻挡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