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时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乾隆帝御书福字

紫禁城平面图

养心殿立体效果图

养心殿殿名取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从雍正帝开始到宣统帝为止,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居住于养心殿,顺治帝、乾隆帝和同治帝三位皇帝逝于此。

养心殿正殿正中为皇帝的宝座,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宝座后设有书架。乾隆帝批阅奏折是在养心殿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这里还是他同军机大臣策划军政活动的要地。一些官员在提拔、调动之前常被领到养心殿觐见,这种仪式叫“引见”。

明间西侧则分隔为数室,其中有乾隆帝读书处三希堂,本书第七章叙述的活动就在这里。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本书第八章叙述的情况就发生在这里。

后殿东侧为体顺堂,西侧燕喜堂即慈禧曾经的住处,由这里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实十分方便。

郎世宁《乾隆皇帝朝服像》

这幅画中的乾隆帝穿戴着参加大典时的礼服,容貌十分年轻。此图作于1735—1736年。全图色彩华丽,富有皇家气派。

郎世宁《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

此图绘于乾隆十三年(1749)。18世纪30年代满洲人确实显现出种种沉溺于城市生活,而背离骑马民族本性的迹象。在乾隆帝心里,这种本性,“如满洲身历行间,随围行猎,素习勤苦,故能服劳,若汉人则不能矣”。

徐扬《乾隆皇帝南巡图》第十卷《江宁阅兵》(局部)

此图描绘的是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在江宁(今南京)大阅驻防八旗满汉军和绿营兵的情形。

《乾隆皇帝普宁寺佛装像》(局部)

此图为唐卡,约作于1755—1758年间。

《乾隆皇帝写字图》

养心殿三希堂内景

《胪欢荟景图册》之《慈宁燕喜》

画面描绘的是乾隆帝为崇庆皇太后庆祝七旬大寿的盛大场面。

《崇庆皇太后朝服像》

作为乾隆帝的生母,康熙帝曾夸她是“有福之人”。画面上的崇庆皇太后端庄富态。母以子贵,她也由此尽享荣华。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

在乾隆帝漫长的人生中,再没有一位后妃能像富察氏这样抚慰他那孤寂、焦躁不安的心。富察氏之后,他有了新的皇后,也不乏年轻美貌的妃嫔,但却再没有了和谐的夫妇情分。

《孝仪纯皇后朝服像》

即嘉庆帝生母魏佳氏。继乌拉纳喇皇后之后,以皇贵妃摄六宫事。此图是她被追封为皇后时,依宫规绘制的朝服像,距她逝世已整整20年。

《乾隆皇帝及妃威弧获鹿图》

图中这位正在为乾隆帝递送箭矢的回装女子可判定为香妃无疑。

《香妃戎装像》

1914年古物陈列所认定此图为《香妃戎装像》,由此引发出关于香妃的种种话题。香妃即容妃和卓氏,约在乾隆二十五年入宫。乾隆三十三年,晋封容妃。

《万国来朝图》(局部)

该图描绘的是藩属及外国使臣前来朝贺的场面。朝贺庆典在隆冬的紫禁城内举行,冬雪将紫禁城覆盖上一层白色的绒毯,恰似正月初八日的皇宫雪景。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此图绘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帝御制《新衙门行宫杂咏书怀》诗云:“大阅戊寅画像斯,据鞍英俊俨须眉。而今下马入斋者,白发相看疑是谁。”与此图背景高度契合。这一年,乾隆帝四十八岁,威武的盔胄之下一副一统寰宇的帝王气度,却也遮掩了鬓边的华发。

《乾隆皇帝朝服像》

此图绘于传位之年。此时乾隆帝已八十六岁高龄,垂暮苍老之态毕现,却还是想向世人展示唯我独尊的帝王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