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0章 讨论方向是关键
听完了王戈准备突袭的看法,十名百夫长中有人立刻同意,却也有人皱眉不语。
王戈原本是准备让这十位百夫长给突袭出谋划策,见这些人如此,心中很是不高兴。
然而不高兴也只能不高兴。军队是一个对于服从度要求很高的组织,可不是随便抓点壮丁就能整出一支强大军队。
服从度的基础,就是士兵们即便当了逃兵,他本人和家族也会遭到惩罚。这就需要士兵来自王权可以直接触及的家族。至少,率领这些士兵的军官,是能够直接触及这些士兵所在的家族。
这就导致了,周军的军队中,官兵,士卒,都有出身。周军中,贵族出身的叫“士”,普通大族出身的叫“卒”。
周军的骑兵部队,真的是人人有背景,个个有出身。
姬信这样的王室庶子,为大周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将领,只是因为触碰了周国贵族们的利益,独自住在镐京,都会被人趁着夜色袭击。王戈一个千夫长,真的做得很过分,他的下场只会比姬信更惨。
想不过分,那需要得到众人的支持,就得和众人沟通。在商周时代,议事,本就是沟通的最常见模式。
面对那些皱眉的百夫长,王戈只能问道:“诸君为何以为不可?”
好在此时的周军骑兵都接受过姬信的训练,十夫长,百夫长也是如此。有百夫长答道:“信公子曾说过,骑兵不要攻坚。攻掠即可。此地坚也。”
这位百夫长说得并不过分,姬信在骑兵授课中从不讲那些奇诡之道,只是让骑兵们掌握基本原理和最常见的合理内容。
百夫长提出的观点,所有人都知道,也都能理解。哪怕是想拼一把的王戈也认为这个看法没有错。
但是见识过去年姬信展现出的骑兵运用后,王戈是真的认为,只要能够如姬信那样用兵,很多事情真的有机会做到。
王戈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除了不说自己是想学习姬信之外,王戈把想法说给百夫长们听,“突然出击,在上风口纵火烧鹿角。吾等有望突入城下,翻墙入内。”
这些作战也是姬信训练内容的一部分,王戈并没有提出过分要求。而且王戈也是有准备的,他见百夫长们不反对,才继续说道:“先备好退路,若不能破营,立刻退兵。”
听到这里,大多数百夫长们都觉得可以做。却还是有百夫长李桐皱着眉说道:“旅长,信公子出战,其所能者,是改变战局。并不宜擅长强攻。”
这话一出,让很钦佩姬信的王戈心里面大大不高兴。
当然,李桐说得没错。姬信参与的两次大战中,姬信做到的都只是在最危急的关头,改变了周军必败的战局。但是姬信本人并没有表现出破军杀将的能力。
不过王戈一直认为,这是没有给姬信施展破军杀将能力的机会,而不是姬信没有破军杀将的能力。
至于其他百夫长们,也都是与王戈差不多的想法。姬信提供的骑术,以及运用骑兵的基本战术,都让骑兵的战斗力得到了巨大提升。没理由说姬信教授的内容不能破军杀将。
李桐很快感受到了同袍们的反对,他只能赶紧解释,“旅长,诸君,吾并非说信公子不善战。吾只是想说,信公子不会如此作战。”
话虽然这么讲,但李桐自己并非在去年洛地平原大战中的姬信部下,而是和其他骑兵一样,是姬兰的部下。跟随姬信的那3000骑兵现在被编入另外两个旅,这两个旅都在镐京那边。
所以李桐很想说出自己的看法,却没办法表达出来。
王戈也不高兴了,他索性直接说道:“信公子讲的是,一击不中,立即远遁。吾正是如此谋划。”
李桐听王戈这么讲,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说服王戈与其他百夫长,便做了自己最后的建议,“旅长,诸君。吾只是以为,信公子此时就会远遁。又或说,信公子只怕不会如此做。”
议事这种模式,讲的就是大家得在同一层面上讨论。李桐的感觉的确没错,他也不是抱着恶意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单纯的感觉是没办法让众人理解他的意思。很快,议事就有了共识,王戈的方案得到了认同,各个骑兵百人队都开始行动起来。
王戈为了表示对李桐的“尊重”,特意让李桐负责准备撤退路线。
不久后,周军骑兵们就行动起来。就在此时,从商国奴隶营中,几名商军探马离开了营门,开始沿着道路进行起侦查来。
眼见商军如此谨慎,王戈当即下令骑兵旅立刻开始行动。若是被商军探马发现周军动向,奇袭就变成了正面攻击了。
当数百周军骑兵突然杀出,商军奴隶营里面的人的确被吓得不轻。那些在继续加强土墙和鹿角的商国奴隶们放下手里的工具,向着土墙内逃去。
那几名出来巡逻的商军探马也是掉头就走,险而又险地在被截杀之前逃回了营地。
王戈手下的骑兵们很轻松地就包围了营地。确保了包围住商军营地,王戈觉得第一步完成得很完美。接下来的进攻就能轻松不少。
果然,骑兵们扫荡外围障碍物,也很顺利。骑兵下马,用木质勾爪拉住鹿角,然后催马拖动,的确快速破坏了不少鹿角。
直到当骑兵们靠近内层更紧密的鹿角之时,土墙上突然出现了商军弓手,箭矢飞射而来。让几名周军骑兵受了点伤。
不过王戈并不惊慌,他早就料到有可能遭到商军射手的阻碍。修建土墙可不容易,若是没有弓手防御,才是奇怪的事情。
很快,上风头处火头升起,周军使用放火烧鹿角的方式,让火焰去扫荡鹿角。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损失,也能让土墙内的商军因为火焰带来的热量,而被逼下土墙。
一切都如计划中那样展开,直到商军奴隶营内部有狼烟升起。
这种笔直的烟雾非常显眼,远远就可以看到。王戈知道这是商军在向外发出信号。而且姬信培训的时候也说过这种烟火信号的作用,以及用法。
王戈下令加强攻势,尽快破营。
也就在此时,王戈看不到的更西边的奴隶营内,看到其他营地狼烟信号的商军立刻点燃了自己的狼烟信号。
虽然这种信号并不能准备地传递信息。但是营中都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商军士卒。他们的工作就是判断敌人数量。根据这次的规定,如果敌人数量超过500,就点燃狼烟。如果敌人数量不足500,就派出探马到附近求助。
在王戈放的火还没烧到内层拒马之时,三花娘娘的大营就接到了信号。
这些负责探查情报的商军士卒都很可靠,三花娘娘很相信信号的准确性。她叫过小将孔宣,问道:“若是命汝出击,汝要如何做?”
孔宣稍一思索,便答道:“娘娘,战马只能奔行五日。五日后,便再无劲力。臣以为,周军应出兵两日,臣在三日内,缠住敌军即可。”
三花轻笑一声,拿起虎符,“孔宣听令!”
孔宣立刻叉手而立,欣喜地低头应道:“臣在!”
“给汝一旅骑兵,挡住周军骑兵!”
“得令!”孔宣直起身大声应道。说完,他上前接过虎符,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