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1章 竭尽全力的双方

孔宣率领一旅骑兵出了大营,当即命一支百人队全速前往周军攻打的商国奴隶营。百人队出发前,孔宣对百夫长又交代一次,“切不可与周军开战。”

百夫长心中想,一百对一千,傻子才会开打。当即拱手接令,率队而去。

这一亚旅旅长乃是刚晋升的莫礼青,他虽然觉得孔宣不过一个东夷小将,但是三花娘娘治下极严,绝不许犯上之事。而且孔宣发出的第一个命令也没什么问题。便在旁边看着。

孔宣脑海中的洛地地图不断闪现,周军骑兵从小路进入洛地平原,其往来路线已经在孔宣脑海里有了模样。

出营之前,孔宣就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对照记下来的地图,再梳理一下,孔宣便对莫礼青与其他百夫长们讲述了行军路线。

众将皆是讶异。他们追随三花这么久,孔宣的思路倒是一听就能明白。令众将惊讶的是,孔宣一个20岁都不到的年轻人,对战争的安排把控已经非常接近三花的风格。

不过孔宣所命之事无错,众将皆是听令而行。

这边王戈纵火焚烧鹿角阵地,眼看火要烧到土墙边,风却小了。虽然火势不小,烧得却慢了许多。这让王戈心中生出些不安来。

而且王戈原本觉得商国奴隶们看到火烧过来,定然惊惧。只怕就会有些奴隶会逃走,不曾想这帮商国奴隶们竟然都躲在土围子里,任凭火势靠近也不出来。

王戈看向周军骑兵,就见他们并没有四面围住土围子,而是按照王戈从姬信那里学到的办法,围三阙一。王戈又想了想,觉得也许是周军围困得太紧,又将周军的骑兵队列收缩了一些。

刚完成这个调动,却见数名商军骑兵冲出土围子,从缺口处一路逃走了。王戈觉得这是个办法,就继续等了下去。不曾想左等右等都不见有更多敌人逃命。

这下,王戈才明白过来。那些商军骑兵不是逃命,而是求援去了。

王戈回想了一下商军的布置,觉得自己还有一搏的机会。他看向那片已经烧毁了大半的鹿角阵地。命道:“下马,备战!”

此时的土围子里面,200商军和临时组织起来的600奴隶壮丁已经在城内列队。商军百人队长指挥着弓手集中起来,同时让戈手指挥着奴隶壮丁们准备随时上墙头御敌。

三花娘娘进军渑池之前,曾经亲自到了每一个奴隶营,告知奴隶们。只要守住一次敌人进攻,就给奴隶们增加半成分配,而且可以将他们编入到三花的领地上去。若是有奴隶在战场上杀死一名敌军,就可以获得解放,成为一名三花领地上的平民。

从商朝的制度上说,平民和奴隶的最大区别在于,劳动是被强制的。平民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工作,奴隶就不行。

不过对这帮奴隶来说,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能成为三花娘娘手下的奴隶。

三花娘娘虽然严厉,却不仅仅是对奴隶严厉。她治下的官吏什么的都很守规矩。那帮不守规矩的都因为职务犯罪而变奴隶了。所以奴隶们都相信三花娘娘颁布的律令,更不用说是三花娘娘亲自做出的承诺。

此时焚烧鹿角的火已经基本熄灭了,王戈手下5个百人队靠近土围子,开始向里面射箭。一时间,箭雨纷纷,大有遮天蔽日的感觉。等射了三轮,3个百人队下了马,越过狼藉的火场,直奔围墙而去。

商军射手们都躲在土墙后,通过观察孔见到敌军杀来,立刻上了土墙,居高临下开始射击。

300名周军攻击队伍中,有100名张弓搭箭,与那些拿着盾牌的步兵一起前进。眼见商军弓手露出身形,也是开弓便射。

对射中,双方都有损伤,惨叫,怒骂声,在土墙上下响成一片。周军明显受伤得更多。但商军数量不多,很快被周军压制下去。

王戈远远看去,就见周军已经到了土墙下,心中大喜。轻骑兵们都接受了非常完备的训练,绝非一般士卒可比。只要让轻骑兵们登上土墙,定然可以破了这土围子。

轻骑兵们纷纷搭起人梯,转眼就爬上了围墙。王戈只觉得这些轻骑兵们应该可以冲下去大杀四方。却不承想,从土墙下伸上来大量木杆,对着墙头的轻骑兵们一顿乱戳。硬生生将这些轻骑兵们给戳回墙外。

王戈大惊,从刚才那些木杆的密度来看,至少有好几百根。商军奴隶营中竟然有几百士卒,这完全超出王戈意料。

后续的轻骑兵们还在猛攻,只要他们一上墙,要么被射中,要么被戳下墙。不少轻骑兵跌落墙外,摔伤了身体。

此次只有300骑兵下马作战,几轮进攻后,伤兵甚多。只能放弃进攻。

此时负责进攻的百夫长纵马赶到王戈面前,就见百夫长脸上有一大块青紫,明显是被戳下来的。百夫长焦急地禀报:“旅长,城内有数百壮丁把守,吾等攻不上去。还伤亡了近百士卒。”

王戈心中大怒,脏话脱口而出。不过骂了几句,王戈也知道不能再打。

在王戈原本的计划中,周军轻骑兵是要和商军士卒对打。但是听百夫长禀报,对手中虽然有士卒,更多的却是壮丁。

轻骑兵训练不易,说是一个轻骑兵顶10个壮丁都不为过。现在若是将部下都派上去,便是真的屠了这个土围子,伤亡只怕也不会小。这可就是大大不值得了。

死者被抬上马,伤者被扶上马。王戈正准备率领部队开始撤退,就听土围子中传来一阵欢呼声。

转头看去,就见商军以及一群明显是奴隶的家伙们竟然上了土围子墙头,大声欢呼起来。还有些人对着周军大喊大叫,明显是在嘲讽。

狠狠地看了那土围子一眼,王戈心中愤恨,却咬着牙命道:“撤军!”

然而日落之前,却见一队商军骑兵背对夕阳,纵马而来。到了距离王戈所部三箭之地外,商军骑兵们都停下马,并没有进攻的意思。

王戈也知道这支百人左右的商军背后定然有商军骑兵大队,便命令周军骑兵转向南边而去。撤退的道路早就规划好,没必要非得与这支商军骑兵百人队纠缠。

而且王戈也没有一味撤退,他让自己的部下排成了可以随时反击的阵型,如果商军骑兵过分靠近,王戈也准备进行反击。

然而商军骑兵们就这么不远不近地跟在周军骑兵后面,明显是要盯住周军。

双方就这么一走一跟,直到太阳落山,商军依旧如同野狼般始终不肯放弃。

不得已,王戈下令扎营。同时让人将战死的士卒草草掩埋,准备明天凌晨就先行出发。若是商军还是这么追赶,等到了前方丘陵地区,就杀一个回马枪。

商军百夫长此时也很是讶异。虽然孔宣的命令中,并不要求他出战。不过眼见周军骑兵的装备远不如商军,商军百夫长做好了准备,一旦周军派两个百人队拦截商军,百夫长就要放手一战。

然而周军却纪律严明,始终没有轻举妄动,让商军百夫长完全找不到机会。百夫长只能继续派出探马送回消息,同时后撤数里。暂时脱离了与周军的接触。毕竟,万一周军千夫长半夜不顾死活地夜袭,商军也没必要陪着周军玩命。

此时的孔宣已经接到消息,他当即召集众将商议。莫礼青看着这位被三花青睐的小将不急不躁的模样,倒也好奇孔宣有什么打算。便直接问道:“不知孔将军有何计策?”

“并无计策,不过是按娘娘教导行事。”孔宣先谦虚一句,随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周军若想撤回,有三条路。便在这两条路上各派遣一个百人队,恐吓周军。让周军走第三条路。”

说着,孔宣已经在地上画好了大概的地形图。

火光下,众将看着火堆旁的地形图,都是有些不解。莫礼青问道:“吾等要在何处拦截周军?”

“无需拦截,追在周军背后即可。只是要劳累诸君了。”孔宣答道。

“为何?”莫礼青搞不清楚孔宣这位小将为何要如此做。

孔宣也不想解释,有些事情是越解释越说不清。尤其是这种正功法,最容易说不清楚。

莫礼青看着孔宣期待周军走的路,这条路虽然绕得有点远。但是道路却也平坦。商军作为追击的一方,倒也不至于特别辛苦。

唯一问题就在于,周军会不会有什么战术上的动作。譬如伏击。

最终,莫礼青答道:“尊令。”

王戈的确是凌晨就率军行动。行到午后,刚吃过午饭,就有探马前来禀报,后方有商军大队追上来了。

王戈也不惊慌,继续率队行军。傍晚前,探马来报,“旅长,前方道路上有一支商军。”

此次出发前,王戈就准备好了向导。此时并不着急,便绕路而行。

又过一日,却还是如此。王戈虽然心中焦急,面上依旧镇定。他立刻选择了那条远路。

商军大队始终在后面跟着,并没有急着出击。

再过一日,拦截周军的两个百人队都已经归队。孔宣等部下饱餐战饭,当即下令,“今日急进,在何处追上周军,便在何处开战!”

商军追了三日,心情也不是很好,对孔宣这位徐夷出身的小将颇有怀疑。觉得孔宣这厮也不知道怎么就得了三花娘娘喜欢,便可以领兵。

此时听孔宣下令,倒也振奋。

孔宣又说道:“周军奸猾,必虚张声势。若是交战之时,有周军大张旗鼓追来,必然不是周国援军。诸君只管奋勇向前,杀敌建功即可!”

商军也有轻骑兵,深知轻骑兵的迅捷。不过商军自己对比过轻骑兵的战斗力之后,便终止了组建大规模轻骑兵部队的努力。

此时听孔宣说得轻松,不少将领有点不以为然。但三花娘娘治军严谨,若是孔宣指挥有误,战后自然不会放过他。但在战时,若是不听将令,那也定斩不饶。

既然孔宣的命令暂时没有问题,众将便奉命执行。这次商军不惜马力,一路猛追,终于在中午前追上了周军后队。

轻骑兵与骑兵在装备上,尤其是防具上颇有差距。双方一交战,周军立刻落于下风。就这么一路追杀,到了一处岔路口。突然有两百周军从岔路冲出,直插商军大队的中部。前方逃窜的周军也立刻调转马头,杀了回来。

若没有孔宣提前说过,商军不免会有些乱了阵脚。但事前已经听过有可能出这等事。商军将领们虽然依旧怀疑孔宣,却也没有过分惊惧,而是继续奋力迎战。

果然,冲出来的周军不过200轻骑兵,不仅数量不足,装备更不如商军。便是稍微打乱了商军的攻势,却也没能扭转战局。

孔宣立马于高处,就见两山之间的平地,山坡上,商军与周军骑兵们往来纵横,杀作一团。虽然周军也是训练有素,但是周军的马匹明显瘦了一圈。

孔宣心中感叹,娘娘的确知兵。此次出战前,孔宣的思考要点并不复杂,既然周军的轻骑兵具备机动优势,那就不要考虑搞伏击之类的战术。而选择对商军最有利的正面交战。

要如何实现正面交战,孔宣是从周军的马力顶多维持5—7天的角度入手。这些都是三花娘娘教给孔宣的用兵基本要点。这些要点看似平平无奇,然而能围绕这些基本要点组织作战,的确就能掌握主动。

就以这次交战而言,哪怕周军少行军一天,孔宣指挥的骑兵就肯定追不上周军。

然而孔宣对地图非常了解,周军进攻的目标看似远离商军大营,但为了避开商军,周军非得多行军一天。只是这么一天,就给了孔宣机会。

此时商军已经全面占据了优势,杀得周军七零八落。周军骑兵眼看不敌,只能一窝蜂地败退下去。商军骑兵们随即展开了追杀。

战场上的商军骑兵们热血沸腾,追杀得又猛又狠。孔宣此时反倒不想考虑这些事情了,他的思绪已经落在接下来的战斗。

此次至少能消灭500以上的周军骑兵。不过正如之前三花娘娘议事时所说,周军骑兵绝非弱旅。未来的周军骑兵又会成长到何种程度呢。

商军虽然大胜,然而跟着周军骑兵跑了三天,也是人困马乏。追杀了不到一个时辰,商军的马匹也跑不动了,只能返回。

这边刚收兵,远处的林间,被惊飞后又开始返回的鸟群们再次纷纷飞起。孔宣知道这肯定不是虚张声势,也来不及彻底打扫战场。孔宣下令只要收拢周军战马,然后率军退到一处孔宣早已经看到的防御地区,严阵以待。

果然,大队周军骑兵很快沿着道路追了过来。但是眼见孔宣已经占据地利,准备好了应战。

周军骑兵们挑战一番,见孔宣并不出战。最终只能悻悻而去。

莫礼青为首的一众骑兵将领眼见孔宣这20岁都不到的小将,调度有方,应对不乱。虽然嘴上不说,心中皆是佩服三花娘娘有识人之明。

王戈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姬兰这里。此次王戈沿途派遣探马求助,姬兰也派兵接应。却没想到王戈还是大败,损失了宝贵的骑兵。气得姬兰一脚踹翻了桌案。

但姬兰心中却没对王戈有多少不满。从传回来的消息看,姬兰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除了战败这件事本身之外,还不太能找出王戈的失误之处。

姬兰左思右想,发现自己着实没办法应付三花娘娘统帅的商军。若是继续这么下去,只怕还要打败仗。

姬兰也不耽搁,立刻写起了给大周王廷的书信。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请大周司马姬信前来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