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顶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固守抄袭、模仿模式,扼杀了创新的萌动

中国市场从大众化转向小众,是当今的大趋势。这是市场经济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的标志,而推动中国市场往小众市场转变的原动力有两个:一是中产阶层不断扩大;二是“90后”“00后”逐渐进入主流消费群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管是营销体系还是研发设计体系,都要随之改变,从过去关注温饱型和小康型消费者逐渐转变到关注有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可以说,小众市场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是天赐良机,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第二个大机遇。谁能把握住小众市场的精髓,谁能及早做好准备,把握先机,谁就是未来市场上的佼佼者。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必须做出重大转变,以适应小众市场的需要。

从产品的角度看,过去是生产大众化的商品,不同的企业生产同质化的商品,决定胜负的关键是看哪家企业的成本低;从定价的角度看,过去是一味的低价策略,使“中国制造”成了低档产品的代名词,绝大多数中国品牌陷入低端定位的误区;从宣传与沟通的角度看,过去是地毯式轰炸,只要在电视台大做广告,生意自然就来了,品牌自然就起来了,因为温饱型消费者选择品牌的依据就是广告;从渠道的角度看,过去是比哪家企业的渠道数量多,只要有足够的地域覆盖,有足够的店面,就自然成为知名品牌,所以才有“渠道为王”一说。

但是,随着小众市场的出现,企业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和销售方法开始失灵,因为环境变了,消费群体的观点变了。过去是大众化的商品,将来是差异化的商品;过去的消费者是价格导向,未来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价值导向,不再是什么便宜买什么;过去企业在策划人的影响下,总是假定消费者无知,可以随便忽悠,未来一定是面对更理性的消费者,必须以理服人,通过体验营销让消费者自己说服自己;过去是粗犷式跑马圈地建渠道,未来是精耕细作上台阶,提高单店效益,让每一个店铺会说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企业不能预见市场上将会发生哪些革命性变革,危机意识与主动转型就无从谈起,只能是被动应对。很多人都认为预见未来是不可能的,好像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认为自己没有那种前瞻性,根本做不来。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沿着“模仿—跟随”模式惯性发展,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这种惯性思维也阻止了中国企业走向成熟,走向世界,征服世界。

可以说,中国企业要想靠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一是立足中国,把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从模仿到超越,全方位超越世界强企。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论预知未来,知道未来某个行业、某个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始终站在潮头,引领市场,而不是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