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公元1922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缩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2]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一书中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始终是她所缔造的城市。”[3]从文明演进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西亚既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世界城市的起源地之一。从中外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角度来看,西亚城市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系列支点,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西亚城市长逾万年的演进脉络的历时性梳理,将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时性的观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