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概念界定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西亚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在展开论述之前,有必要对“城市”和“西亚”等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一)城市
“城”,主要指防御设施;“市”,主要指交易场所。《墨子·七患》曰:“城者,所以自守也。”《礼记·礼运》云:“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说文解字》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尔雅·释言》称:“贸、贾,市也”。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史学家古朗士对“城市”与“城邦”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城邦与城市在古语中并非同义。城邦是各家及各部落互相结合所形成的宗教与政治团体,城市则是这个团体进行集会、居住和神庙的所在。”[5]古朗士进一步阐述了“城”的概念:“城的周围是神圣的城墙,中央是祭坛,它是一处宗教的处所,接待城邦中的人与神。”[6]我国学者王敦书也认为:“最早的城往往是卫城,供军事防御之用,可以是宗教中心、行政中心,但未必有市,不是经济中心。城市则是城与市相结合的统一整体。最初围绕卫城而建立的早期国家未必已有完整的城市,不如称为邦或邦国。”[7]本书中的“城市”概念,是一个纵贯西亚古今的广义的城市概念。
对于城市的功能,马克思认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8]。恩格斯认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打破了地域差异的束缚,形成一个自然的、有机联系的社会群体,“城市彼此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不久每一个城市都设立一个占优势的工业部门。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9]。列宁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10]。
柴尔德和芒福德等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城市功能理论。柴尔德认为,城市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既是人类居住地的第一次根本性变革,也是畜牧业与农业分工这一新的经济时代的革命的结果和标志。[11]芒福德认为“在城市当中,通过市场、聚会场所等介质的交融手段的浓缩强化,人类的生存方式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乡村根深蒂固的循规蹈矩渐渐不再具有强制性,祖传的生活目标渐渐不再是唯一的满足生存需求;异国他乡传入的新奇事物,闻所未闻的神灵仙子,无不逐渐瓦解着血缘纽带和邻里联系”,而城市功能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正如“由锄耜向犁耕文化的转移一样,是在进行了很久很久之后,方才会有充分发达的城市最终出现”,而且“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集”,“城市把某个历史文化和某个历史时代,对于这座城市的存在这一基本事实都曾经采取过什么态度,通通记录下来:建筑物的穹窿和尖塔、轩敞的大道、幽秘的庭院,都讲述着这样的故事,不仅讲述着城市的各种不同的物质设施,而且讲述着有关人类命运的各种不同观念和思想”。[12]
(二)西亚
“西亚”在19世纪早期是作为一个地理术语来使用的,譬如,在欧洲古典作家的眼中,“西亚”指的是他们当时已知的亚洲部分。[1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亚”成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借用的一个大略的地理时代概念,用以概括肥沃的新月地带中除古代埃及文明之外的早期文明地区,以便在区隔两种文明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前后,“西亚”这一概念开始应用于当代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济领域。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西亚”这一概念与“近东”和“中东”两个概念重合之处甚多。“近东”“中东”“远东”,都是源自欧洲中心论的地缘政治术语。“近东”是指相对“中东”“远东”而言,距离西欧较近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欧洲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亚洲的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以及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般不再把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而是列为东南欧或南欧国家。目前在国际上“近东”一词已不常用。
“中东”最早特指伊朗和阿富汗,意指欧洲以东的介于近东与远东之间的国家和地区。后来“中东”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大大拓展了,指代亚洲西部、非洲东北部、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中东大多数国家居民以阿拉伯人或穆斯林为主,因此“中东”又常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等概念关联。
从地理范围上,“西亚”指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亚非欧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具体包括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小亚、伊朗、亚美尼亚高地、南高加索、阿拉伯半岛和西奈半岛等地区。
从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角度来看,西亚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塞浦路斯[14]、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阿富汗20个国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