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教考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哥德巴赫猜想

见到众人都望向自己,俞伟朝也没有继续低调,而是说道,“他在质疑我们造神,我们就证明给他们看嘛!”

“怎么证明?”汪忠勉下意识问道。

俞伟朝淡然道,“简单,让苏亦提前毕业即可!”

这话一出来,全场震惊。

主要是俞伟朝的话,太有冲击力了。

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抛出这么一个主意。

就连苏亦,也满是意外。

太猝不及防了!

苏秉琦跟宿柏两位主任并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倒是团委的吴领导沉吟片刻,说,“这恐怕不符合程序吧。”

他的话,引来其他人附和。

“确实不符合程序。”

“还没有先例呢。”

“这个想法有点疯狂。”

北大考古教研室的师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然而,汪忠勉听着听着就感觉不对味了。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北大的老师讨论的主题只是围绕这件事的可行性。

似乎没有人去质疑苏亦有没有达到提前毕业的能力,这就耐人寻味了。

显然,在北大考古教研室的一众老师眼中,苏亦的水平,硕士毕业,已经绰绰有余。

能不能提前毕业,限制的不是能力而是规则。

这一刻,他心中感慨不已,北大考古教研室的这帮老师,是真的不怕事啊!

同样,他也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然而,这件事太大,短时间,不可能讨论出一个结果,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汪忠勉来此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很快,他就跟团委的吴领导提出告辞。

不过离开之时,也给出一个阶段性的方案,那就是由中青报出面继续报道苏亦在各大高校做报告的新闻。

苏亦在京城各大高校跟研究机构做报告,大受欢迎。

这件事报纸刊登出去,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应。

众人起身相送,却被汪忠勉谢绝,倒是把苏亦喊到一边,“这件事,不要有心理压力,身正不怕影子斜,剩下的事情,我来处理。”

“汪老师辛苦了。”

“临到退休,还能遇见你,是我的荣幸。刚才你们俞伟朝老师的话,也给我一个思路,也许我应该给你写一篇报告文学了。”

“啥意思?”

“去年,《人民文学》刊登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你看过吧。”

瞬间,苏亦恍然,随即有些惭愧,“您老太看得起我,我何德何能跟陈景润先生相提并论。”

汪忠勉笑道,“以你目前取得的成就,确实不能跟陈景润先生相提并论。但实话实说,你的成就也不小。你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掘出来的万年稻作遗存,成功证明了我国是水稻起源地之一,这个就是世界级的成果。以你的这个年纪,取得这样的成果,确实值得写一篇报告文学。郑忠不是质疑你吗?我就好好给他回应,不仅给他回应,也给国人回应,让他们知道你做出来的贡献有多大,而,你本人又多么的有才华。不然,今天跳出来一个郑忠,明天就可以跳出来一个李忠,后天就可以跳出来一个张忠,咱们不能每一次都跳出来回应吧。”

“可是您老真要写这么一篇报告文学,可就把我捧得太高了。”

“有什么高不高的,我写的是事实,你的成果也是事实,至于影响力如何,那交由人民来评说,我既没有夸大也没有杜撰,有何写不得。再说,你们俞老师还打算让你提前毕业呢。你觉得要是没有外界的推力,你想要提前毕业,会容易吗?”

这话,把苏亦给干沉默了。

因为他知道老先生说的都是实话。

去年才恢复研究生招生,学位都没有确定下来,他就想要提前毕业,这宛如天方夜谭。

然而,凡事都是由人来推动的。

13岁的宁泊可以特招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6岁的他可以考上北大考古研究生,在这个年代,一切都有可能,更不要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主人公陈景润先生也是提前从厦大数学系毕业啊!

不管怎么说,苏亦都心动了。

然后,见到他沉默。

汪忠勉继续问道,“难不成你真不想提前毕业?”

最终,老先生也不需要他回答,而是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这个能力,提前毕业,为祖国的考古事业添砖加瓦,挺好的!”

这一刻,苏亦也感慨万千,老先生是妙人啊!

当然,这一天,要论冲击最大的人,就非梁晓萍莫属。

苏亦16岁考上北大研究生,已经很逆天了。

更加逆天的是,北大的师长竟然让他提前毕业。

这太颠覆她的认知了。

因此,跟随汪忠勉离开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

苏亦见状,关心问道,“梁姐,你脸色有些不好,没事吧?”

梁晓萍才从错愕之中回神,啊了一声,然后,连忙说,“没事,刚才走神了。”

最后,离开的时候,她才鼓起勇气道,“苏亦同学,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这话,倒是让苏亦有些错愕,下意识道,“嗯,天天向上!”

扑哧!

他的话,都把梁晓萍逗乐了。

送走汪忠勉几人,苏亦返回考古教研室。

诸位师长,一个都没有离开。

苏秉琦望着他,“对于俞老师刚才的提议,你是怎么想的?”

“这事太大,我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什么头绪。”

苏亦半真半假道。

苏秉琦见状,笑道,“行了,知道你的想法了,先回去吧,余下的事情,我跟宿主任再商量。”

“苏先生再见,宿先生再见,诸位先生再见!”

苏亦跟诸位师长打招呼之后,也离开办公室。

是否能提前毕业,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他想毕业,北大的师长没有人去推动,也没戏。

当然,如果机会合适的话,他也会去主动争取。

然而,现在俞老师都成为他的嘴替了,他还能说啥。

苏亦离开,办公室却更加热闹起来。

苏秉琦说,“苏亦这小家伙,肯定是希望能够提前毕业的。不然,他也不会直接考取咱们北大的研究生。”

这点,已经算是大家的共识了。

一个从一开始就跳级的学生,有机会让他提前毕业,他怎么可能不愿意呢?

确定了苏亦的意愿,剩下的就是考古教研室的决议。

“趁着今天大家都在,咱们开一个临时的小会吧,主要讨论苏亦的情况是否合适提前毕业,咱们先达成一个内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