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文史哲研究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1924年以前,国民党的活动基地和党员基础,主要在海外。据1923年前后的粗略统计,国民党共有党员20余万,其中国内党员不到5万;组织机构400余处,亦绝大多数设于海外;国内除广州、湖南设有分支部外,其他省区既无正式的组织机构,亦无显著的活动成绩。李云汉主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上),第2~47页;土田哲夫:《中国国民党的社会构成》,见《南京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哲社版), 1989。

1924年改组后,国民党逐渐建立了从中央党部、省党部、县党部至区党部、区分部的各级机构。1926年10月的统计资料显示,国民党在全国约90%的省区和25%的县份分别建立了省级和县级党组织;李云汉主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上),第100~101页。国民党党员增至54.4万余人,其中国内党员约占82%,海外党员约占18%。陈希豪:《过去三十五年中之中国国民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第147~149页。显然,在改组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由一个偏隅海外的狭隘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以国内民众为基础的革命党。

北伐开始后,随着国民党武力的迅猛推进和民众运动气势如虹的发展,国民党的势力范围由珠江流域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国民党组织的发展亦一日千里。资料显示,1926年10月~1927年4月的半年间,广东、江苏、上海、长沙等省市国民党党势得到了惊人的扩张。到1927年4月,4省市的党员人数总计已达47万余人(见表2-3)。全国国民党党员总数号称超过100万。刘范:《如何才能做一个国民党的党员》, 《现代青年》第7期,1927年1月4日。另见《吴倚伧先生之国民党现状报告》,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15日。这一数字是1924年改组前国民党党员人数的5倍,大约相当于19世纪中国乡绅的总数。

表2-3 北伐期间部分省市国民党党员人数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上海市通志馆编印《上海市年鉴》(上), 1936,第E30~31页;赵如珩编《江苏省鉴》(上), 1934,南京,第55页;《长沙市之党员统计》, 《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1月4日;李云汉主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上),第101页;陈季博:《一年来广东之党务》, 《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1月1日。

党员人数的多寡,是衡量一个政党组织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政党组织实力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其内部组织结构的严密性、协调性与实际运作的有效性。否则如民初之际的国民党,人数虽多达300万之众,实际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党力”可言。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顷刻化为乌有。孙中山重组中华革命党后,以宣誓押手印等办法约束党员,其结果仅塑造了孙中山个人的强权党魁形象,党的组织结构依然散漫如故。1924年国民党改组,引进苏俄列宁主义政党的组党方法,按理应当一改过去松弛散漫的组织习性。然而考察这个时期国民党组织的实际运作情形,发现只是袭用了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形式,却未能很好地吸收其内蕴精髓,衍为新瓶装旧酒。国共两党几乎同时“以俄为师”,而共产党组织之严密性和国民党组织之松懈态,很快形成鲜明的对比。“四一二”政变后不久,蒋介石对国民党组织的“涣散松懈之弊”曾做过如下一番痛切的检讨:


共产党徒寄生本党,以数量言,当不逮本党同志二十分之一,然彼常能以少胜多,操纵如意者,其组织之严密胜于我,其党员之尊重纪律亦过于我也。共产党之阴谋固可诛,共产党之组织则有可采者。本党在民国十三年改组之时,本已采用苏俄共产党之组织,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之总章,自区分部而上,系统井然,其于党员义务,亦有明白之规定,无如本党同志多不耐严格之训练,往往视党章为具文,甚或不知党章之所制定者究为何事,而各级党部乃徒为跨党分子垄断党务之工具,此最可痛心者也。蒋介石:《对于第二期清党之意见》(1927年5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711/5/347。


在蒋介石反思检讨的同时,胡汉民也发表文章指出:


我常常想,中国共产党不过是五六岁的乳臭小儿,中国国民党却正当壮年,经验丰富有作为之年;论份子,中国国民党多他百倍;论势力,中国国民党也大他百倍。为什么倒被这个小鬼捣乱得乱纷纷呢?虽说是人家挑拨离间的手段非常毒辣,然而上当不上当到底也全在乎自己;虽说很多都是敌不过人家的威胁利诱而上当,然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于主义没有彻底的了解,故没有坚决的信仰,所以也生不出一种力量来抵抗引诱和威迫……这样的党如何能不坍台?胡汉民:《清党之意义》, 《中央半月刊》第2期,1927年7月1日。


蒋、胡等人于“清党”反共之际,竞相分析共产党“以少胜多”的原因,反省国民党组织的缺陷和共产党组织的长处,胡汉民甚至发出“这样的党如何能不坍台”的慨叹,足见他们当时已充分体察到国共两党在组织形态上的殊异及其潜在问题的严重性。

区分部

这个时期国民党组织的缺失,最主要表现在重上层、轻下层,基层组织大多有名无实。列宁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的诀窍之一,在于它有着笼罩每一党员的基层组织。国民党改组后,仿照俄共的基层“支部”设立区分部。区分部之上为区党部,区党部之上为县党部或市党部。到1926年10月,全国各地共建有区党部4000余处,区分部近8000处。李云汉主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上),第100~101页。1927年初区分部更增加到1万余处。《吴倚伧先生之国民党现状报告》,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15日。如此庞大的基层组织,若按法理形态良好运作,将100万党员如同军队一样严密组织起来,分布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步调一致,国民党的组织实力自不可估量。但这个时期的有关资料显示,国民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并未得到很好发挥。试看当时一位国民党青年的陈述:


提起本党的区分部的现状,真是禁不住要痛哭流涕!环顾党内同志,试问对于整顿区分部这件工作能够加以相当的注意和努力的,能有几人!大好的区分部,同志们不去打理,变成了有头无足的畸形儿,完全失却分给同志工作的能力……亲先:《“我一年来的回顾”的共鸣》, 《现代青年》第38期,1927年2月21日。


这位国民党青年的陈词并非孤证。1926年1月的国民党“二大”的党务报告亦检讨说,国民党区分部很不坚固,党员多忽略区分部的工作。即使在有“党市”之称的广州,党的基层组织亦呈散漫状况。《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 《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208页。广州中山大学为孙中山所手创,被誉为国民党的“党化大学”,标榜以“革命科学化,科学革命化”为办学方针,即使在这样的高级“党校”,其国民党基层组织亦不健全。当时即有人指出:“兹姑照中大的区分部来看,能认真办理者固多,而敷搪塞责者,亦仍不乏其人。在党化最高学府的中山大学党的区分部,都尚有整理未得臻于完善之处,何况在于乡村偏僻的地方。”王世燕:《对于中山大学的新希望》, 《现代青年》第61期,1927年3月22日。

本来依照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原理,每一名党员都应该归属于一个基层组织。1927年初,国民党中央号召党员“到区分部去!”这个口号的提出,王世燕:《对于中山大学的新希望》, 《现代青年》第61期,1927年3月22日。实际意味着有不少党员游离于基层组织之外。其时国民党人承认:“本党党员自由脱党而逍遥法外的确是不少。”古有成:《本党整理党务决议案》, 《现代青年》第9期,1927年1月6日。基层组织不健全,表现在区分部、区党部有名无实,没有实际活动。在广东的一些县,区分部党员会议很少举行,或举行而党员不愿到会。《党务通告汇录》, 《广州民国日报》1924年4月12日;《全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党务报告决议案》,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5日。甚至连国民党中央党部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区分部也“毫无成绩,即例会亦不举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录》, 《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621页。

在国民党党务已公开的一些地区,党员之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党组织对党员不具约束力。如湖北“各县市党员自公开后,有离开党去自由活动的;委员取得政权,即忘了党;各县市多有借党为升官发财阶梯;执行党律不严,使土豪劣绅混入其间”。湖北阳新县党部自公开后,“各区党员因多不明党义之故,挟意见,分畛域,争权利,前途堪虞。”《武昌市党部全市执监联席会》、《阳新县党部代表大会》,均见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1月28日。

区分部、区党部之上,县市党部也不健全。如江西省各县党部“只知征求党员,不注意于训练,甚至空悬县党部或区党部招牌,而放弃区分部之组织与党员之分配”。《江西省党部严密下级党部组织》,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2月18日。在湖北,据1927年1月该省第4次代表大会的党务报告,各县市执委会对于全县党务没有整个计划;“除了纠纷和要钱以外,很少给省党部以党务的报告”;既不能切实执行上级党部的指示,又疏忽对下级党部的指导;各县市党部对于党员的训练异常缺乏,对于民众的政治指导更为放弃;公开以后,各县市党部同志积极图个人的活动和私人地位的提高,渐渐离开民众,趋于腐化。《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党务之决议案》,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1月12日。1927年1月13日,蒋介石在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对县以下国民党组织的弊端痛加指责:


现在各地党部,都有很多缺点,最重要的是没有基本的训练和严肃的纪律。各级党部虽然规模粗具,事实上仍是一个空架子,平时不能训练党员,使党员服从党纪,徒然有一党部,有什么用处呢?老实说,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党员,就是有了几千百万,也是没有用处的。关于组织方面,党员大多数还不明白党的基本组织是什么,不注意下层的基本工作,弄得党在民众中间不能引起什么影响。蒋介石:《加强党的组训与改善党政关系》,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册,台北,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第524页。


改组以前,国民党只见上层,不见下层;改组以后,孙中山强调要将国民党组织的重心由上层向下层转移。这种下移,需要相当的“组织成本”:一是经费,二是人才。这个时期,国民党基层组织建设所遭遇的最大难题,正是经费困难和人才缺乏。国民党仿照苏俄体制在原有行政系统之外,平行建立一套党务组织系统。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政治控制体制由单轨制向双轨制的重大转变。它意味着要将原有的政权“组织成本”扩大一倍。

“组织成本”的迅速膨胀,难免面临种种难题。以广东为例,按国民党中央规定,广东各县党部的经费,每月由县公署拨270元。而当时广东各县县长的月薪有四五百元。也就是说,一个县党部每月的经费,仅及县长薪金的一半略多。县党部因经费有限,乃规定除书记、干事每人每月发给30元生活费外,县党部委员和各部部长都不支薪。即便如此,每月仅余下十几元党务活动费,尚不够印发一两次传单。县党部委员和各部部长既为义务职,势必另谋生计,也就不能全心全意为党服务。县党部的工作只好交给几个书记、干事去应付。加之县党部委员散居四乡,县党部每周开会一次,意味着一些委员每周要从几十里甚至几百里外赶赴县城一次,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于是乎,一些热心革命的青年党员“终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止好让那些自己有钱的大地主,和占着特殊阶级的土豪劣绅去包办。广东各县的党务,不能尽量发达,大多数是因为这个问题”。刘启能:《各县党部经费问题》, 《现代青年》第5期,1926年12月31日。以打倒土豪劣绅为职责的县党部最终却沦为土豪劣绅手中的工具。

广东的情形自然也是其他国民党控制地区基层党务的写照。据当时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农村的剥削者阶层为了应付国民党当局都相应地进行了伪装,他们中的许多人加入了国民党,常常在县和县以下的国民党机构中占据着领导职位”。《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使团关于对广州政治关系和党派关系调查结果的报告》(1926年9月12日),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第459页。这表明国民党在向基层地域社会渗透的过程中,非但未能动摇旧有地方势力的基础,反而为他们所僭夺。1927年1月广东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即指出:“各地党部之组织殊为松懈,各地党部之执行委员多不健全,且尚多为不明了党义的反动派所盘踞,而一般土豪劣绅、地痞讼棍,尚多混入党籍,曲解党义,以图私利。”武如:《我们对于广东今后的重要工作》,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26日。在这种情形下,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愿望势必付诸东流。

入党

土豪劣绅、地痞讼棍和不良分子混入党内,亦与国民党吸收党员的机制有关。本来,俄共对吸收党员有严格规定:凡志愿入党者,都须经过预备期。预备期长短不一:工人和农民至少2个月,其他人至少6个月。1922年修订的俄共章程,对预备党员的规定更为严格:一是预备期延长,工人和红军战士至少6个月,农民和手工业者至少1年,其他人至少2年;二是入党介绍人,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和红军战士入党,须有3年党龄的党员3人介绍;其他人入党,须有5年党龄的党员5人介绍。参见《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17~218页。预备党员制的作用,主要在于考察要求入党者的个人品质及对党的信仰是否坚定,借以防止思想不纯和投机分子混入党内,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改组时,几乎照抄俄共党章,唯独未采纳这一制度。

另一方面,国民党号称是一个代表全民利益的政党,是一个多阶级的政党,而不是代表某一特定阶级的政党。《吴倚伧先生之国民党现状报告》内称:“现在各位,须知国民党系谋全民利益的党,不是为任何特殊阶级谋利益的党。”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15日。另见黄健生《你不要怀疑》, 《现代青年》第65期,1927年3月28日。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吸收党员几乎来者不拒。据《广州民国日报》1924年3月27日报道:“国民党自改组后,新加入党者已有数万人,现警局教练所员生亦全体加入。”又据同年4月8日该报报道:“广州市公安局长吴铁城热心党务,该局人员加入国民党者,闻已达四千余人。”从这两则报道可知,国民党自改组之初,即滥行集体入党。集体入党的弊端,在于不加甄选,不论优劣,不计信仰,将某一团体的所有成员网罗无遗,其结果,党员数量迅速膨胀而质量日趋杂滥。

除集体入党外,另一种方式是强迫入党。如1924年8月,广州市党部要求市教育局全体职员必须在1月之内加入国民党,不加入者要提出正当理由,否则撤职或停职。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第323页。另据《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10日报道:“凡(广州)市政府所属机关各职工,如有未入党者,限期本月内,一律使之入党,否则将其姓名列册函送区党部办理。”

在国民党势力范围内,党票很快成了一部分人谋求饭碗和晋升的工具。其时,广州市教育局为了推行党化教育,整顿全市私塾。一批私塾被解散。不少塾师为保住饭碗而设法加入国民党。邓华卿:《市教育局为什么要解散许多私塾呢?》, 《现代青年》第42期,1927年2月26日。更有的借党招摇,甚至利用党的招牌壮大宗族势力。在广东增城县,本地人黎氏与客家人吴氏两大族姓之间矛盾甚深,“为捞取选票壮大自己势力,在县党部建立初期,便各自拉人入党,因此,党组织迅速扩大”。深町英夫:《改组前后中国国民党的基层组织》, 《近代中国》第129期,台北,近代中国杂志社,1999。

北伐开始后,国民党吸收党员更趋滥化。起初,“凡同情于本党的即可加入;再过一时期,即对本党不表同情,对于主义未曾了解,为暂时的利用,也就勉强拉入”。魏然:《反动局面的形成及其责任者》, 《民意》第2、3、4期合刊,1929年3月31日。在1926年10月~1927年4月半年间,国民党党员总数翻了一番,猛增50万。马日事变前,仅长沙一市就有国民党党员19万之多,而当时长沙市全市人口不过30万,近占全市人口的2/3。《长沙市之党员统计》, 《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1月4日。这一说法也许不无夸张,但当时国民党吸收党员之滥,确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于北伐后有国民党人自我反省说:“党员的本身如此,即使无共产党、国家主义、无政府党等煽动宣传的侵入,已不难自坠入腐化。”魏然:《反动局面的形成及其责任者》, 《民意》第2、3、4期合刊,1929年3月31日。

从基层组织和吸收党员两个方面,足以窥见北伐时期国民党组织形态之一斑。很显然,改组后的国民党除了党员人数急剧扩充外,其组织内聚功能并未同步增强,其组织形态依然散漫如故。

党人、军人和商人是近代中国崛起的几大新兴社会权势群体。从帝治到党治,人们的上升性社会渠道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改变。1921年中共的成立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为广大中小知识分子提供和开拓了一条新的政治参与渠道。1924~1927年,在国共合作的名义下,国民党吸引和容纳了一大批中小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的纷纷涌入,大大强化了国民党的党势和声威,但随之而起的是对国民党构成新的政治参与压力。

以往学者多以为1924年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组织散漫的党变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党。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背离实际的历史幻象。这种历史幻象的产生,主要由于研究者囿限于制度层面的考察,而未深入细察其实际运作情形。就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初衷而言,党务组织无疑是改组的重心所在,然而正是在这一方面,国民党改组实际并不成功。